框架结构黏滞阻尼器最佳布置层数研究.docVIP

框架结构黏滞阻尼器最佳布置层数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框架结构黏滞阻尼器最佳布置层数研究

框架结构黏滞阻尼器最佳布置层数研究   摘要:增强自身性能是传统抗震结构抵御地震作用的方式,通过结构附设的消能减震装置耗散地震能量是消能减震结构的抗震方式。本文采用黏滞阻尼器,在SAP2000有限元软件中建立一个六层框架结构模型,在结构不同层布置黏滞阻尼器,对比原结构和消能减震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最大层间位移角和最大层间位移,结果表明黏滞阻尼器可以提高结构抗震能力,且每层布置阻尼器抗震效果最好。   Abstract: To enhance their own performance is the way of traditional anti-seismic structure to resist the earthquake. The way that the seismic energy is dissipated through the energy dissipation system is used for energy dissipation. In this paper, the viscous damper will be disposed in the different structure layer which belongs to a six story frame structure model that is established in the SAP2000 finite element software. Comparing the maximum inter story displacement angle and maximum inter story displacement of the original structure and energy dissipation damping structure under earthquake ac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viscous dampers can improve the seismic resistance capacity of structure, and if each layer is disposed damper seismic, that effect is the best.   关键词:框架结构;黏滞阻尼器;最大层间位移角;最大层间位移   Key words: RC frame structure;viscous damper;maximum story drift angle;maximum story drift   中图分类号:TU3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11-0232-02   0 引言   地壳运动过程中会快速释放能量产生强烈振动,这种自然现象即地震。[1]地震释放的能量巨大,往往会造成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因此抗震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直以来工程师都是通过构造措施或在结构设计时增强结构的抗震性能来抵御地震作用,但是这种方法在历次地震中表现欠佳,且价格相对昂贵。日本学者近年来在减震阻尼器方面进行了研究,发现在建筑的特定部位布置阻尼器,可以减轻结构地震反应[2]。总体来说,减震消能从原理上是将地震输入结构的能量引导至特别设置的机构和元件进行吸收和耗散,从而保护主体结构的安全[3],这相对于传统的依靠结构本身的延性耗散地震能量显然有进步。目前主流的减震装置是黏??阻尼器,作为速度相关型的耗能装置,黏滞阻尼器利用液体粘性提供的阻尼来耗散振动能量,其归纳起来可分为两类[4]:第一类通过液体在封闭容器中以一定的速度流动而耗散能量,第二类则是使粘滞液体在开口容器中产生一定的位移来进行耗能。   为了找出黏滞阻尼器的最佳布置位置,本文采用SAP2000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模型进行分析,将阻尼器布置在框架结构的不同楼层,对黏滞阻尼器在某框架结构中的最佳布置层数进行研究。   1 工程概况   模型取自文献[5],具体参数如下:结构首层层高3.6m,其他层高3.0m,总高18.6m。柱与柱的间距均为6m。柱截面尺寸500mm×500mm,梁截面尺寸为300mm×450mm,屋面板及标准层板厚均取120mm。框架为现绕结构,节点的接触方式为固结。梁和板采用C25混凝土,柱?用C30。屋面恒荷载取6.5kN/m2,活荷载取2.0kN/m2,标准层楼面恒荷载取4.5kN/m2,活荷载取2.0kN/m2,地震荷载:场地类别为二类,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加速度值为0.20g,抗震设计等级为二级。   2 无控结构分析计算   2.1 无控结构的动力特性   在SAP2000中建立模型后对结构进行动力分析计算,主要计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