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孢木霉发酵培养基响应面法优化.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棘孢木霉发酵培养基响应面法优化

棘孢木霉发酵培养基响应面法优化   摘要:为了得到棘孢木霉(Trichoderma asperellum)发酵的最佳培养基,应用Plackett-Burman设计法对影响棘孢木霉菌丝体产量的关键因子进行了筛选,并进一步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影响菌丝产量的关键因素最佳水平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影响棘孢木霉菌丝体产量的关键因素为硝酸铵和硫酸镁的浓度。通过响应面分析法的拟合和推算,得到在硝酸铵和硫酸镁浓度分别为1.7 g/L和1.43 g/L时,模型预测发酵最佳产量为0.85 g/mL,验证值为0.905 g/mL,预测值与验证值之间吻合较好,约是原始培养基产量的2倍。   关键词:棘孢木霉(Trichoderma asperellum);Plackett-Burman?O计法;响应面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Q939.96;Q8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7)23-4531-03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7.23.028   Abstract: In order to obtain the optimal medium composition for Trichoderma asperellum production, the Plackett-Burman design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seven variables,and the optimum levels of key factors affecting mycelium yield were conducted by response surface analysis methodolog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the optimal values of the two parameters determined by response surface analysis methodology were ammonium nitrate 1.7 g/L and magnesium sulfate 1.43 g/L. The mycelium production was 0.85 g/mL,and the actual experimental result was 0.905 g/mL, they were in agreement and it is about two folds of the production before optimization.   Key words: Trichoderma asperellum; Plackett-Burman; response surface analysis methodology   棘孢木霉(Trichoderma asperellum)能够抑制多种病原菌,促进植物生长,诱导作物的免疫能力,而且能降解土壤中盐类化合物、农药残留等,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农林业中。早在20世纪80年代,欧洲国家就开始了棘孢木霉制剂的商品化生产,如今棘孢木霉作为生物防治微生物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长期以来,中国登记的棘孢木霉制剂质量较差,货架期很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推广使用,因此,研究高产棘孢木霉的液体发酵条件尤为重要。   试验利用响应面法对棘孢木霉发酵的关键因素进行了优化。从Plackett-Burman试验可以得知,硝酸铵和硫酸镁对棘孢木霉的菌丝产量影响显著,所以利用响应面试验设计以这两个因素为自变量,以棘孢木霉菌丝量为响应值,通过Minitab 15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多项式回归分析,建立多元二次回归方程,利用方差分析模型和各因子的显著性获得棘孢木霉液体发酵工艺的最佳参数,以期为棘孢木霉制剂的开发提供参考[1-6]。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菌株。棘孢木霉由湖北省生物农药工程研究中心生物技术研究室分离保存,能够拮抗多种植物病害,保存于-80 ℃超低温冰箱。   2)培养基。固体培养基:PDA培养基,2%琼脂;种子培养基(g/L):PDA培养基;发酵培养基(g/L):蔗糖5,玉米粉8,硝酸铵2,豆粕3,硫酸镁1,磷酸二氢钾1,后期采用优化后的配方。   1.2 方法   1)发酵培养条件。接种体积分数5%,发酵温度30 ℃,摇床转速200 r/min,发酵96 h。   2)Plackett-Burman试验。采用Minitab的Plackett-Burman两水平法对培养基成分进行考察,筛选影响棘孢木霉生物量的重要因素,确定最佳配方。设计水平和排列方式见表1。   3)最陡爬坡试验。根据Plackett-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