樗蚕生物学特性与科学防治措施.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樗蚕生物学特性与科学防治措施

樗蚕生物学特性与科学防治措施   摘要介绍了樗蚕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为其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樗蚕;形态特性;生活习性;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763.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01-0206-02      樗蚕(Philosamia cynthia Walker et Felder)属鳞翅目大蚕蛾科,主要寄主有核桃(Juglans regia)、石榴(Punica gran-atum)、柑桔(Citrus reticulata)、蓖麻(Ricinus communis)、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乌桕(Sapium sebiferum)、银杏(Ginkgo biloba)、马褂木(Lirioden-dron chinense)、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白兰花(Mich-elia alba)、槐(Sophora sp.)、柳(Salix sp.)等。近年来,樗蚕对天柱山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檫木(Sassafras tzumu)危害较为严重,幼虫食叶和嫩芽,轻者食叶成缺刻或孔洞,严重时把叶片吃光。   1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25~30 mm,翅展110~130 mm。体青褐色。头部四周、颈板前端、前胸后缘、腹部背面、侧线及末端都为白色。腹部背面各节有白色斑纹6对,其中间有断续的白纵线。前翅褐色,前翅顶角后缘呈钝钩状,顶角圆而突出,粉紫色,具黑色眼状斑,斑的上边为白色弧形[1]。前后翅中央各有1个较大的新月形斑,新月形斑上缘深褐色,中间半透明,下缘土黄色;外侧具1条纵贯全翅的宽带,宽带中间粉红色、外侧白色、内侧深褐色、基角褐色,其边缘有1条白色曲纹。幼龄幼虫淡黄色,有黑色斑点。中龄后全体被白粉,青绿色。老熟幼虫体长55~75 mm。体粗大,头部、前胸、中胸对称蓝绿色棘状突起,此突起略向后倾斜。亚背线上的比其他2排更大,突起之间有黑色小点。气门筛淡黄色,围气门偏黑色。胸足黄色,腹足青绿色,端部黄色。蛹呈口袋状或橄榄形,长约50 mm,上端开口,两头小中间粗,用丝缀叶而成,土黄色或灰白色[2]。茧柄长40~130 mm,常以1张寄主的叶包着半边茧。蛹棕褐色,长26~30 mm,宽14 mm。椭圆形,体上多横皱纹。卵灰白色或淡黄白色,有少数暗斑点,扁椭圆形,长约1.5 mm。   2生活习性   在天柱山1年发生2代,以蛹越冬。越冬蛹于4月下旬开始羽化为成虫,成虫寿命5~10 d。成虫羽化高峰期在5月25―31日,而以10:00至次日2:00为盛。羽化凌晨时从茧柄基部孔洞中爬出停息于茧或枝条上,此时翅柔软,并排出灰褐色体液,经30~60 min,翅硬化后方开始飞翔,并有远距离飞行能力,飞行可达3 km以上[3]。成虫具有趋光性,飞翔力较强。雌蛾性引诱力甚强,羽化出的成虫当即进行交配,交尾、产卵也多在23:00至次日2:00进行,交尾时间可持续10~18 h。未交配过的雌蛾置于室内笼中连续引诱雄蛾,雌蛾剪去双翅后能促进交配,而室内饲养出的蛾子不易交配。交尾后的雌虫产卵于寄主叶背,聚集成堆,产卵量为(276.0±50.5)粒,抱卵量为(281.40±98.47)粒,遗卵量为(142.00±51.13)粒。成虫寿命:雌成虫(8.79±3.96)d,雄成虫(2.36±1.24)d。大多数雌蛾不经交配也能产卵,但产下的为未受精卵。卵产在寄主的叶背和叶面上,聚集成堆或成块状,每雌产卵300粒左右,卵历期10~15 d。室内观察,卵期为7.875~8.750 d,以6:00―8:00为孵化高峰,12:00―14:00时也有少量孵化,其余时间极少孵化,孵化率为97.15%。同一虫所产的卵,孵化十分整齐,仅差1.2 h,而不同雌虫同一天所产的卵,孵化相差l~2 d。   初孵幼虫有群集习性,3~4龄后逐渐分散危害。在枝叶上由下而上,昼夜取食,并可迁移。幼虫从咬破卵壳到爬出,约30 min,四处爬行,有的继续取食卵壳。1龄幼虫白天不取食,夜间方开始取食。1~2龄幼虫有群集性。幼虫共经4次脱皮为5龄,各龄头宽、体长随着虫龄的增长而呈几何级数增长,幼虫取食量亦随虫龄的增长呈几何增长。1~3龄因龄期较短,虫体小,取食量较少。4龄后,取食量明显上升,蚕体迅速增长,4龄、5龄期较长,占全幼虫期的57.8%,此时幼虫取食量为幼虫全期总食叶量的93.76%。幼虫取食过程中,每次蜕皮前后因暂时不取食,所以取食速率呈波浪式。老熟幼虫吐丝缀叶结茧成蛹,越冬代则首先吐丝将叶柄牢固缠于枝上,后吐丝缀叶结茧成蛹。第1代幼虫在5月为害,幼虫历期30 d左右。幼虫蜕皮后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