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淮海地区汉画像中袖舞形态之美
浅析淮海地区汉画像中袖舞形态之美
【摘 要】汉代是华夏文化的奠基时代,更是华夏审美精神形成的大一统时代。两汉时期对于美的高度崇尚,所呈现的是整体的民族审美精神。对于美的追求,在汉代乐舞中同样都有突出的反映,袖舞作为汉代主要的舞蹈艺术形式,经过发展形成了特定历史时期下独特的舞蹈形态,并呈现出独特的舞蹈形态之美。因而,本文以袖舞的形态之美作为研究重点,图史为证,通过对袖舞形态种类的归纳,分析淮海地区汉画像中袖舞形态的“和谐典雅”之美、“圆曲温润”之美、“中和共容”之美。
【关键词】袖舞;淮海地区;汉画像;形态之美
中图分类号:J61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11-0143-02
袖舞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不仅是汉代舞蹈艺术的成就,更是民族文化精神的反映。汉代经济文化的繁荣、疆域的开拓和丝绸之路的开通,形成了乐舞文化大繁荣的时代背景。稳定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不仅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保障,同时也为艺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衣袖”在超越了实用性、礼仪性的作用后发生了质的变化,被大量运用于舞蹈服饰上,丰富舞蹈艺术的表达。古文云:“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这些袖舞的舞蹈形态直接体现在大量的汉画像上,为当下汉代袖舞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图像资源。
一、淮海地区汉画像中袖舞图像的概况
淮海之名最早见于《尚书?禹贡》,书中云:“海、岱及淮惟徐州”。现在主要是指以徐州为中心城市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地域,东濒黄海,西连中原,南邻江淮,北接齐鲁。淮海地区作为历史发展所自然形成的经济区,自古以来各区域之间就保持并延续着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的联系。因淮海地区的中心城市徐州是两汉文化的发源地,所以淮海地区便成为汉文化第一辐射地区,遗存下来了大量的文化资源。汉画像作为宝贵的文化遗存资源所呈现的内容包罗万象,是汉代人生活理想和审美崇尚的直接写照。从整体区域来看,各地的袖舞汉画像既有共同的风格和样貌,同时又有些许差异性。在苏鲁豫皖四省广阔的地域中,汉画像石的分布以徐州地区为中心,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呈放射状分布,总体来说多数袖舞的舞人形象均刻画得较为修长,且身姿婀娜。
二、淮海地区汉画像中袖舞的形态种类
袖舞上溯之因承?u楚风,下续汉代丰富发展,既含荆楚巫文化的基因,又具汉儒文化的气象。同时袖舞也是江淮流域文化与黄河流域文化相互交织碰撞所产生的独特艺术表现形式。经过对淮海地区形态丰富的袖舞汉画像的统计与分析,大致可归纳为以下三种类型的舞袖方式。
(一)曲折缱绻的对称型舞袖
曲折缱绻的对称型袖舞,指舞人躯干姿态丰富,衣袖飘然,左右衣袖同时做相同的舞袖动作或技巧。舞人肢体上的动作一般较为婀娜,曲折有致,逶迤蜿蜒。从总体的舞蹈体态和造型上看,舞袖动作与整体动作配合巧妙,舞姿形态和谐对称。如图1,舞人身体成曲折之态,左右两侧手臂同时绕袖划圆,在身体两侧完成对称的舞袖动作,形成曲折缱绻的对称型舞袖之态。
(二)倾倚低昂的同向型舞袖
同向型舞袖在汉画像中极为常见,指舞人在做手袖动作时,两个手臂动作于同一方向。譬如,舞人右臂向右方做舞袖动作时,左手臂也向右做舞袖动作。当衣袖于同一方向作舞袖动作时,身体也会随之舞动,根据舞袖运动方向把握身体重心,形成配合性舞姿,或倾斜,或倚靠,或腾跃,或低跪。如图2,舞人头梳三髻,身姿纤细,右手长袖于右侧做下垂之态,左手臂长袖举过头顶也向右侧抛出,腰部同时向右侧弯曲,配合舞袖动作,形成侧倾同向舞袖的舞姿造型,温婉俏丽。
(三)顾眄多姿的平衡型舞袖
平衡型舞袖,指舞人其中一手臂向某一方向做动作时,而另一手臂所做的动作与其有所差异。例如,舞人左手斜上方举臂抛袖,这时舞人右手会在另一方向做动作,或斜下方,或旁平位等不同位置,整体呈现出的舞袖动作基本左右互补,或一上一下,或一前一后,平衡身体重心和舞姿构图,因动作不同,形成的舞姿风格也不尽相同,或是曼妙之感,或是健丽之感,或是轻盈之感。如图3,舞人左手小臂带动长袖上甩,右手小臂下垂,大臂几乎在同一位置,而小臂做一上一下动作行成互补,做平衡型舞袖动作。
图1 图2
图3
三、淮海地区汉画像中袖舞的形态之美
傅毅在《舞赋》中说道:“与志迁化、明诗表指。”大概意思指舞蹈艺术通过形象、动作的外衣,最终所表达的是内在的精神层面。即以有限的舞蹈动作形态,表现无限的情感精神。虽然舞蹈动作所呈现的形态是多重的而非单一的,但多重的形态并不妨碍对单纯内质的揭示。“因为多重形态中的任意形态,都是对那一内质不同方式的呈现。”①汉代的袖舞就是一种赋予人体和道具以意义,进而以多重的舞蹈形态表现“美”的艺术行为方式。
(一)“和谐典雅”之美
“对称是形式美的法则之一,古希腊认为和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江苏开放大学公文写作与处理050008过程性考核作业三.docx VIP
- 运维规范试题.docx VIP
- 《先进纺织技术》课件.ppt VIP
- 2025秋数学人教二年级(上) 身体上的尺子:第1课时 身体上的长度.pptx VIP
- 保定动力19秋网络运维班知识测试_A.docx VIP
- 高速铁路概论单元四第节高速铁路通信课件.pptx VIP
- HFC网络(光机及以下)调试运维培训试题.docx VIP
- 化学-海南省天一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学业水平诊断(二)带答案.docx VIP
- 高考数学培优---椭圆、双曲线的焦点弦被焦点分成定比.docx VIP
- 福建省电子技术基础应试指南测试卷答案.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