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鲁迅父亲情结与创作心态
浅析鲁迅父亲情结与创作心态
摘 要:“父亲情结”贯穿鲁迅一生,他对父亲既爱又恨,父亲去世等童年遭遇影响到创作心态,坚定了他与传统文化决裂的决心,使得“父亲”这一意象有了更深层次的意义。
关键词:鲁迅;父亲情结;创作心态
在鲁迅的文本中,“父亲”是一个若即若离的话题,他很少在作品中涉及自己父亲,却有意无意塑造出形貌不一的父亲形象,并承担起不同的文化内涵。究竟是怎样的童年历程导致了他言而半隐的叙述策略,影响到他的创作心态?
鲁迅出生于绍兴一个封建大家族,童年时其父周伯宜卧病不起,身为长子的他每天出入于药铺与当铺之间,为父亲的身体操劳,他在《自序》中写道:
药店的柜台正和我一样高,质铺的是比我高一倍,我从一倍高的柜台外送上衣服或首饰去,在污蔑里接了钱,再到一样高的柜台上给我久病的父亲去买药。
然而父亲还是离去了,享年36岁。丧父之后家道衰败让幼小的鲁迅饱受世态炎凉,“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1]于是他决定“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生”。早年丧父的经历对鲁迅后来的创作道路影响很大,成为他观照传统文化的窗口。他的作品中充满对父亲矛盾的情感:既爱也憎,既敬又怕。
鲁迅对父亲的爱主要定位于血缘关系的父子之爱,在《我的种痘》(1933年8月1日上海《文学》月刊)中他就曾写道:
这一天,就举行了种痘的仪式,堂屋中央摆了一张方桌子,系上红桌帷,还点了香和蜡烛,我的父亲抱了我,坐在桌旁边……我所高兴的是父亲送了我两样可爱的玩具……一样玩具是朱熹所谓“持其柄而摇之,则两耳还自击”的鼗鼓,最可爱的是另外的一样,叫作“万花筒”,是一个小小的长圆筒,外糊花纸,两端嵌着玻璃,从孔子较小的一端向明一望,那可真是猗欤休哉……
时隔近50年,鲁迅在回忆起他最初的种痘经历时仍然历历在目,而父亲送他的万花筒也成为他心爱的玩物。在洋文化初传中国,遭受国人抵制的那个时代,敢为风气之先率先为爱子种痘的父亲,思想之开明舐犊之情深,也可见一斑了。《我的第一个师父》也构成了鲁迅对父回忆中相对温暖的场景,“父亲怕我有出息,因此养不大,不到一岁,便须到长庆寺去,拜了一个和尚为师了。”
然而鲁迅表达对父亲喜爱的文字较少,更多的是对父亲的批判。在鲁迅的文化体系中父亲是父权文化的代表,要进行国民性批判就要反抗父亲权威,而这一切是从对自己父亲的批判开始的,收录于《朝花夕拾》中的《五猖会》,写出了鲁迅的父亲专制保守不近人情的一面:
“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逛庙会事件反映出父子态度差异,父亲浸染封建传统文化,他与鲁迅形成了尖锐的“父子冲突”,这种代际文化鸿沟的形成是进入现代以来典型的文化心态,可以说新旧文化的冲突与变革不可避免。当父亲的形象与旧文化相联系起来,就更多的反映出鲁迅对其“父”的憎恶之感,其实鲁迅对父亲的憎,是出于两个立场,两种文化的对立。归根到底,是新文化与旧文化的对抗在家庭中的体现。
父亲的去世还让他看清了中医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弊病,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父亲的病》,似乎用更多的笔墨去暗讽为父亲看病的那些昏庸中医,久治未愈的父亲在聆听庸医阐述之后更多的是无奈:
“我有一种丹,”有一回陈莲河先生说,“点在舌上,我想一定可以见效。因为舌乃心之灵苗……价钱也并不贵,只要两块钱一盒……”
我父亲沉思了一会,摇摇头。
不能医好父亲,甚至不能让他平静地离去,父亲去世就像一个咒语,让鲁迅背负着内疚捱过一生。李欧梵和日本学者竹内好都认为鲁迅的创作是来自某种赎罪感,但鲁迅在事情已过去二十五年以后选取这样一种心理的角度来写,本身就很有意义,说明父亲的病和死一定向青年鲁迅的头脑里带来他儿时世界的全部“黑暗力量”,从而促进了他的心理危机。[2]
鲁迅对父亲的回忆着重在他的疾病上,“久病”和“孱弱”是父亲带给鲁迅最大的印象,而这样的境遇与当时的中国国情不谋而合,封建儒家文化破烂不堪,沦为钳制人们思想的枷锁,积贫积弱的中国早已病入膏肓,回天乏术了。
父亲去世对鲁迅创作心态的影响体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形成冷峻的性格与文风。因为父亲的病死,鲁迅奔走忙碌,饱受冷眼。他成年之后形成的泼辣犀利的文风,对敌人不留情面的嘲讽谩骂,与年少丧父过早接触社会也有关。那时为救治父亲家庭拮据几乎到了举债无门的地步,仰人鼻息艰难度日。正如鲁迅自己所言:“我寄住在一个亲戚家里,有时还被称为乞食者”[3]李长之就看出:“从小康家庭而堕入困顿,当然要受不少的奚落和嘲讽,这也是使鲁迅所受的印象特别深的。在他的作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三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专项训练.pdf VIP
- 现代幼儿教师实用英语口语 (10)字母教学.pptx VIP
- 1.2.3多细胞生物教学设计 (表格式)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docx VIP
- 《生物化学》考研查锡良版2025年配套名校考研真题库.pdf VIP
- 110KV升压站工程施工组织设计.pdf VIP
- 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项目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的探索.docx VIP
- 2025年山东省公安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模拟试卷.docx VIP
- 2025北京师范大学校医院事业编医生岗招聘2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ADA血糖管理指南解读.pptx VIP
- 音乐鉴赏:音乐基础知识PPT教学课件.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