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鲁迅笔下病态人物
浅析鲁迅笔下病态人物
摘 要 鲁迅作为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他用医者的眼光去观察、思考这个世界,同时用犀利的笔触塑造了一批“病态”的人物形象,通过“病态”人物形象的悲剧命运向人们展现当时中国纷乱的社会现象。
关键词 鲁迅 病态人物 悲剧命运 社会现象
中图分类号:I21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5.01.075
Abstract Lu Xun as the Chinese Cultural Revolution of the Lord, he is not only a great writer, but also a great thinker. He healer vision to observe, think about the world, but with a sharp writing style and a number of sick of the characters, to show people the Chinese chaotic social phenomenon through the sick of the tragic fate of the characters.
Key words Lu Xun; morbid character; tragic fate; social phenomenon
1 旧文化的中孔乙己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直沿用科举考试的选官制度。读书人只要参加科考,其社会地位就会发生巨大的改变。“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成为旧时代的主流意识,走上仕途成为封建文人的唯一出路。于是他们闭门读圣贤之道、习八股文章,有的文人变成了“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人。科举考试废除之后,旧式读书人除了读书又无谋生技能,他们没有了出路,彷徨无计,对生活失去信心又不愿放下读书人的身份,因此造成了一部分人心理发生扭曲的病态现象。孔乙己无疑是这种文化现象的代表人物。
如果说鲁迅笔下的人物谁受封建考试制度的影响比较深,孔乙己无疑是代表之一。可以说,正是由于受到封建科举选官制度的影响,孔乙己的一生无疑是带有悲剧性色彩的,但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作为文化符号,他的悲剧又是历史必然的。出生在辛亥革命以前的孔乙己是农村里读过书的人,虽然他“原来也读过书,但终于没有进学”,封建社会读书人的读书、当官的观念已经深深地融入到孔乙己的骨子里。孔乙己“不会营生;于是愈过愈穷,弄到将要讨饭了”。由于不事生产,生活没有办法维持下去。即便如此,但是为了维护作为读书人的尊严,每次去咸亨酒店时,他都要穿着他那又破又旧的长衫。于是孔乙己变成了酒店里穿长衫而站着喝酒的第一人。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在孔乙己的文化认知里,长衫是一个读书人的标志,身份地位的显现。只要他穿着长衫,自然就会将他与那些农人区别开来。可是在那些农民看来,孔乙己家徒四壁又没有功名在身,应该和自己是一类的人,甚至还不如农民。于是便拿孔乙己取笑:“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这种取笑其实透露出来的正是封建社会体系下严格的等级制度。
在当时大多数人的认识中,读书人就应该做官,就应该高人一等。所以,“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 。而孔乙己的出现违背了当时社会的认知,这也揭示孔乙己悲剧的原因。孔乙己虽然接受了封建文化的教育,有了知识,却因为时代的原因不能像范进一般考取功名,因为科举已经被废止。面对社会的改变,在旧的教育中思想已经僵化了的孔乙己,又做不出什么改变,他只能顽固地坚守着自己所剩不多的自尊,所以孔乙己的命运结局便注定了是一场必然的人生悲剧。
鲁迅塑造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的意义在于启发读者对照孔乙己的生活道路和当时的旧文化现状,思考当时的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和科举制度。同时鲁迅通过《孔乙己》也向我们讲述了一种文化现象即文化的殉葬。孔乙己由于守着旧文化制度下的那些思想不肯改变,所以在新的文化制度下难以为继又格格不入。当物质生活的贫寒与精神上彷徨交织在一起时,苦闷、惆怅便随之产生。如现实中的王国维先生一般,支撑自己生存的文化不在了,生存的意义也就自然的消失了。所以,这是个人的悲哀,同样也是一种文化的悲哀。
2 虚无下的狂人
尼采提出“虚无主义”的观点。他认为虚无是价值和理想崩溃的必然结果。世界,特别是人类的存在没有意义、目的以及可理解的真相及最本质价值。它表现在惶惶不安的紧张,也可表现为无所用心的麻木。与此对应的是,在当时的中国,由于价值的贬值,已经将国人推向了从未经历过的虚无之中。由于相对封闭的社会环境受到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pptx VIP
- 超星学习通网课《从爱因斯坦到霍金的宇宙》尔雅答案2025题目及答案.docx
- 证监会行业分类指引 2012版 (2).xls VIP
- 通信中级整理-终端与业务.pdf VIP
- 【初中数学】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单元测试+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docx VIP
- 快乐日记(三上日记范文).docx VIP
- 4.1 《喜看稻菽千重浪》课件(共46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x VIP
- 群众安全满意度培训课件.pptx VIP
- 石材厂15万吨年砂石料加工项目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2024年第一版.docx VIP
- 道德与法治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教案.doc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