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满清统治特征.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论满清统治特征

浅论满清统治特征      (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河南郑州450001)   中图分类号:G633.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41-1413(2012)01-0000-01   摘要:清朝是以我国少数民族满族上层为主体而建立的封建统治机构,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君主专制王朝。满清作为一个少数民族统治着以汉族为主体的四亿多中国人民,它以自身的民族特色极大的影响了中国当时的政局。其统治者为了巩固统治,不可避免地采取了一系列压制其他民族的政策,加强皇权,禁锢思想,如:圈地、文字狱等。这些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清政府的利益,但也阻碍了中华民族的进步,使清朝由盛而衰。   关键词: 清王朝统治特征封建化   一、历史背景   十七世纪前期,满族崛起于我国东北的白山黑水之间,世界和中国正处在剧烈的革命和动荡之中。随着美洲大陆的发现,世界市场形成,资本主义在全球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与此形成强烈对比的是,明末国家出现了内外交困、民不聊生的混乱局面。各地农民不断组织起义,最终给予了明王朝毁灭性的打击,将其灭亡。在这一历史关头,我国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满清乘虚大举向关内进攻,将李自成刚刚建立的农民政权推翻,随即又占领了全国,终于在经历了明末大动乱以后,于17世纪中叶建立了清王朝,中国开始了一个新的时代。   二、统治特征   (一)封建化、加强皇权   1601年,努尔哈赤在女真人狩猎时实行“牛录“组织的基础上创建旗制,规定三百人为一牛录,五牛录为一甲喇,五甲喇为一固山,设固山厄真一人,固山厄真即旗主。 [1]上(p47-49) 八旗制度是一套完整的军事组织和政权统治机构,它把分散的女真各部都组织在旗下,是兵民一体的社会组织形式,使统治者掌握了后金的最高权力。后努尔哈赤子皇太极创立了汉军八旗和蒙古八旗,汉军八旗和蒙古八旗组成与满洲八旗相同,由固山额真统领,但其固山额真都是由皇太极任命,与满洲八旗旗主世袭制不同。[1]上(p85-86)后皇太极称帝,满清的封建化进一步完成。   1664年,清朝顺治帝进驻北京,清王朝中央政权开始确立。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是最高的权力机构,对建立和巩固以满族为主体、满汉联合统治的政权曾起了重要作用,但是这种体制使权力分散于一小撮王公贵族之手,不适于专制统治的需要,后来议政制度随着王公旗主势力的削弱而趋于衰落。1658年,清王朝仿照明制改内三院为内阁。1677年,康熙选调翰林等官入乾清宫南书房当值,称“南书房行走”,实际上是皇帝处理政务的机要工作班子。雍正时期又开始设立军机处,挑选内阁中谨慎可靠的中书办理机密事务。[1]上(p276-278)军机处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高度发展的产物,它的特点是处理政务迅速而机密,本身没有独立性,但其形式上仍是处理全国政务的中枢,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体制达到了完备的程度。这些中央统治机构的完善和变迁都显示了清王朝封建化的迅速和过程。   (二)实行圈地政策和文字狱   清王朝除了自身的封建化,在经济和思想文化领域也实行了一系列独特的政策,以达到配合政治统治的目的。清政府于顺治元年颁发了“圈地令”,圈占了京城近郊的大部分土地分给诸王兵丁人等。康熙八年圈占张家口、山海关外等地的旷土拨给八旗官兵。[1]上(p201-203)圈地掠夺了百姓利益,造成社会动荡不安,清政府为维护其长远利益,在发出圈地令的同时,也不断发出停止圈地的命令。圈地是极具清朝特色的政策,是一种以法令形式的明目张胆的抢夺百姓私有财产的政策,它使满清贵族迅速获得土地和经济保障,但也极大的损害了人民的利益和感情,最终迫使统治者停止圈地。   满清入关之后,为树立正统王朝的形象,便正视传统“华夷之分”的思想观念,公开尊孔和推崇儒学,“四书”、“五经”仍是科学考试必读课本;仍然沿用以儒学定朝纲、立法纪、建立各种典章制度和乡规民约的习惯。[2](p91-92)同时为了巩固统治,采取更加强有力的措施加强思想控制,即清王朝在销毁、篡改不利于自己统治的书籍之外,还屡兴文字狱,以达到消灭异端,钳制思想的目的。清朝的文字狱就是以文字作品定罪,比较集中于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康熙朝最著名的文字狱当推“明史狱”。“明史狱”是指浙江人庄廷龙购买了明朝大学士朱国祯的一部《明史》遗稿,加以整编增补,为之刊行;康熙二年被人告发,结果庄允诚被杀,家人被发配,该案牵连致死达70多人,此案开了清代利用文字狱陷害他人的恶劣风气之先河。乾隆二十年二月,广西巡抚卫哲治上奏:胡中藻于内阁学士,在出任广西学政时,出的考题中有“乾三女不象龙说”,因“龙”与“隆”谐音,被认为是诋毁乾隆年号。仅凭这些理由,就把品级甚高的大学士胡中藻杀了。[1]下(p237-246)   清朝文字狱是封建专制主义空前强化和封建社会中没有政治民主和言论自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