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李逵负荆与水浒传中李逵形象异同
浅谈李逵负荆与水浒传中李逵形象异同
摘要:《水浒传》流传至今并经久不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应该是成功塑造了形象各异、性格互殊的众多人物,李逵是最有代表性的一个。而著名水浒戏――康进之的《李逵负荆》,同样以李逵作为绝对主角。那么在元杂剧和小说中,这一人物形象到底有何异同呢?比较分析这些异同,有助于我们理解李逵这一人物,也有利于我们赏析这部杂剧和这篇小说。
关键词:元杂剧;小说;李逵;人物形象
引言
杂剧在元代蔚为大观,成为元代代表性文学样式。众多题材纷纷成为作家们的选择,在怀古伤今、春闺幽情题材之外,民间一直流传的水浒题材也被作家看中,由此出现一系列水浒戏。其中,康进之的《李逵负荆》特别耀眼,至今还惹人喜爱。同时,作为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的地位毋庸置疑。目前我们能看到的《水浒传》有好几个版本,其中最有文学价值的当属最早成书的一百回本,即标准本,这是本文研究的底本。《李逵负荆》的中心事件即为李逵与宋江为辨明宋江是否真的抢了民女而发生的纠葛,这在《水浒传》中也有相应章节,即第七十三回。本文比较李逵形象的异同,在《水浒传》中并不局限于这一章节,而是统观全篇,做整体性认知和把握。在比较形象异同的同时,也会尝试探索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1.异曲同工的性格特色
作为一部著名水浒戏,元杂剧《李逵负荆》历来为人称赞,精华部分必然会被后世文人借鉴仿照。不出意外,李逵性格中的鲁直、天真、莽憨、细腻的部分被小说《水浒传》吸收演化,构成李逵这一人物性格的主要特色,为人记颂。
2.鲁直而又天真
在《李逵负荆》中,写李逵鲁莽个性的细节不少。比如他喜爱梁山风景,便不允许别人说不好,“人道我梁山无有景致,俺打那厮的嘴!”①问王留何处有酒家,王留没有回答,便“一把揪住,张口毛恰便要打”。这都将他鲁莽冲动的性格刻画的入木三分。
另外,剧作家也刻画了其他方面,比如天真可爱的一面。如李逵看到桃花瓣落入水中,便用手指绰起来看,又发现红花越发映衬得自己手黑,便自己笑起自己来:“好黑指头也!”孟称舜评价道:“描写黑厮一派天趣。妙,妙。”②之后,不忍心花瓣被冷落、践踏,特意将它放入流水中,“我与你赶,与你赶,贪赶桃花瓣”,“使人觉得可笑可爱,反而更显得人物形象生动逼真。”③
在《水浒传》中,李逵的这两个性格侧面也屡屡可见。李逵是个中看不中用的黑大汉,总是用粗鲁的方式解决问题。他赶走扈成,杀死韩伯龙,力斗张顺、焦挺,都是其粗鲁、莽撞的性格所致。当然,《水浒传》无疑也褒赞了李逵孝顺、单纯、直率的性格。如第七十五回中,李逵说:“你那皇帝正不知我这里众好汉,我的哥哥也姓宋,你做得皇帝,偏我哥哥做不得!你莫要来恼犯着黑爹爹,好歹把你那写诏的官员尽都杀了!”④这样天真、率性的话,一百单八将中估计只有李逵才能说得出。
3.莽憨却又不失细腻
在《李逵负荆》中,李逵的憨傻、莽撞随处可见。李逵问王林为何烦恼时,王林不敢明说,说是因为“自嫁女儿”着恼,他便信以为真。在宋江、鲁智深前去对质后,王林说出不是这两人时,李逵竟然揪住就要打。这都展现了他的憨傻和莽撞。但他并不是简单的脸谱化的一个人物,而是有着丰富性和深刻性的,这可以从他粗中有细的性格中看出来。当他让王林指认宋江、鲁智深时,表现了他性格中很精细的那部分,孟称舜评价说“数语嘱咐王林,又见黑厮细腻处。”⑤
同样的,在《水浒传》中,李逵的这些性格特征也有所展现。初次遇见宋江时,李逵一心想要与哥哥相交,竟然去赌,输了钱还拿着就跑,这虽然有点违背常理,但也从侧面看出了他的憨傻。另外,跟随吴用去赚取卢俊义上梁山时,扮作哑子的表现也是憨傻至极。但他也有粗中有细的一面。譬如第七十四回中,李逵乔装做衙,要两个吏典来相见,又令两个人自行装作告状,还要他们说出事由,最后判定打了人的是好汉,过了把瘾才扬长而去。这种充满戏剧性的情节,李逵能想出来,足见他有细致的一面。
4.截然不同的特征展现
虽然元杂剧《李逵负荆》和小说《水浒传》中李逵形象的相同之处很多,但也不排除两者之间存在相异的部分。其中,最突出的不同应该是《李逵负荆》中的李逵更偏重于粗中有细,有点文武双全的感觉。他不再是一个标准的大老粗,很多细节展示了他的细。他也懂得欣赏桃花瓣的美,道出:“好红的桃花瓣儿”,也会自我调侃:“你看我好黑指头也”。这些动作,在《水浒传》中,恐怕宋江可能做出,柴进可能做出,吴用可能做出,甚至武松都可能做出,但李逵是断然做不出的。因为在小说中,虽然李逵的总体形象脱胎于元杂剧,但也有一定的变化,从元杂剧中的“文”“武”兼重转为只重“武”,使得形象更具有典型性。
在《水浒传》中,各个人物都具有鲜明特征,容易分辨,李逵也一样。他的总体特征,无外乎粗鲁、爽直、勇猛、嫉恶如仇等等。他的行为处处彰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