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剪纸动画发展历程及各时期艺术特色.docVIP

浅谈中国剪纸动画发展历程及各时期艺术特色.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中国剪纸动画发展历程及各时期艺术特色

浅谈中国剪纸动画发展历程及各时期艺术特色   摘要 中国剪纸动画是中国动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4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通过无数艺术家的不断探索,以其鲜明的艺术特色创作出多部剪纸动画作品,为中国动画赢得多项荣誉。回顾中国剪纸动画片的发展历程,大体可以概括为:探索期、成熟期、停滞期、繁荣期,衰退期这五个阶段。   关键词 中国剪纸动画 发展时期 艺术特色      中国动画自产生之日期,动画艺术家就以其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努力探索动画制作的技术技巧,积极借鉴外国动画制作的先进经验,主动尝试运用中国民族文化给养,开拓中国动画艺术表现风格,产生一大批优秀的动画作品,形成具有鲜明艺术特色的。中国学派”。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剪纸动画片,以其独特的民族特色以及与众不同的艺术风格,成为中国动画民族化的典范,并为中国动画赢得巨大声誉。回顾中国剪纸动画片的发展历程,大体可以概括为五个阶段。      一、探索期(20世纪50年代末)      剪纸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千百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广大劳动妇女世代相传,形成相对稳定,深深扎根于民间,与人类生活紧密相连的一种民间美术形式。剪纸艺术集剪、刻、绘于一体,具有强烈的装饰性,其表现内容丰富多彩,又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因此,剪纸成为其他视觉艺术在探索民族化道路中借鉴的主要艺术形式之一。   1957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成立,标志着中国动画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1958年4月28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了在艺术创作上“百花齐放”和在学术理论上“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为中国动画发展提供了动力。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探索中国动画的民族化发展之路,成为动画创作的主要任务。剪纸集剪、刻、绘于一体。与皮影的制作有许多相通之处。皮影戏又是动画的雏形,运用剪纸与皮影的艺术形式创作动画。也就成为一件理所应当的事情。   1956年。由万古蟾为导演,并由胡进庆、陈正鸿、钱家骏等创作人员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他们汲取了中国皮影戏和民间窗花、剪纸等艺术特色,经过多次试验,终于在1958年成功拍摄出了中国第一部彩色动画片《猪八戒吃西瓜》。   如果说《猪八戒吃西瓜》的问世是中国剪纸动画的探索与尝试,那么1959年由万古蟾导演的《渔童》则是中国剪纸动画走向成功的标志。与《猪八戒吃西瓜》旧比,《渔童》无论是动画形象的塑造还是拍摄技巧。都有了很大进步。在人物动作的设计上,强化了神话人物的特点。将渔童的动作设计成具有平面化的舞蹈性动作,使其具有强烈的装饰美感。突出了剪纸特有的艺术魅力。在场景设计中。通过各种景别的交替运用,极大的丰富了动画视觉效果。在拍摄技巧上,使用多层景的移动,突破了《猪八戒吃西瓜》以全景为主的单一局面。使其在一定程度上摆脱皮影戏单纯的平面效果。      二、成熟期(20世纪60年代上半叶)      进2k60年代,中国剪纸动画在探索民族化道路上有了更大的进步。1961年完成的《人参娃娃》。标志着剪纸动画走向成熟。这部影片曾获民主德国第四届莱比锡国际短篇和纪录片电影节“荣誉奖”,埃及第一届亚历山大国际电影节最佳儿童片“银质美人鱼奖”,这也是中国剪纸动画第一次在国际获奖。   1963年由万古蟾、钱运达导演的《金色的海螺》应该是成熟期最优秀的剪纸动画。这部影片无论在人物造型上还是动作设计上都具有了成熟化的艺术特色。首先在人物形象塑造上,融合了陕西皮影与北方剪纸造型方法。同时又将绘画技巧运用到形象刻画之中。主体形象不再是简单的平面剪纸形式,而是在剪纸风格下具有色彩晕染的效果,使人物形象更加俏丽动人。在影片动作设计上,借用传统戏曲的表演程式,同时运用皮影、木偶表演之所长,采用舞蹈化动作,使其内容与形式达到完美统一。在背景设计上,注重色彩的表现,同时运用特技拍摄,既增强了影片的装饰效果又烘托出神话气氛。这部影片成功地表现出剪纸动画的民族风格和高超艺术技巧,在1964年6月获得印度尼西亚第三届亚非国际电影节“卢蒙巴奖”。      三、停滞期(20世纪60年代中叶到70年代中叶)      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在全国范围内轰轰烈烈地开展。在这一特殊历史时期,所有的文艺作品都表现出了强烈的政治倾向。剪纸动画也坚定的同政治联系起来。如这一时期的《红领巾》(1965年)《东海小哨兵》(1973年)《带响的弓箭》(1973年)《金色的大雁》(1976年)等剪纸动画就以鲜明的政治倾向表现各种斗争,揭示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另外还有《支持人民反美斗争》(1965年)、《揭穿美帝“和谈”阴谋》(1966年)等政治宣传剪纸动画片。这一时期的剪纸动画,仅仅是借用剪纸动画这一表现形式去刻意表达作品的政治观点,作品无论在形式上还是技法上都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