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莱芜方言中子用法.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议莱芜方言中子用法

浅议莱芜方言中子用法   【摘 要】做为一个极其普通的汉字,“子”在日常生活中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普通话中“子”的含义与莱芜方言中“子”的含义既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点。本文就莱芜方言中“子”的各种不同用法进行了描述与分析。   【关键词】莱芜方言;“子”;用法   莱芜方言属于冀鲁官话,冀鲁官话普遍存在于河北省南部地区以及山东省西部地区。莱芜位于山东省中部地区,莱芜方言一方面受冀鲁官话的影响比较大,另一方面又在长期的使用中形成了自己特点。“子”在莱芜方言中的用法有着比较强的代表性。本文就“子”在莱芜方言中的用法以及其在普通话用法中的差异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描述。   1 在莱芜方言中,“子”做为名词后缀与普通话中的用法基本一致,但是在相关词的组成上却有不同之处   1.1 “子”缀存在于莱芜方言中,而不存在于普通话中,方言与普通话拥有同样的词根。举例如下:   大包子――大包 酒盅子――酒盅 酒瓶子―― 酒瓶   地瓜子―― 地瓜 水杯子――水杯 铁锅子―― 铁锅   茶壶子――茶壶 小刀子――小刀 棒槌子―― 棒槌   鸡冠子―― 鸡冠 鞋带子――鞋带 板凳子 ―― 板凳   有时普通话中会含有“儿”,比如:   树枝子――树枝儿 小狗子――小狗儿 茶碗子―― 茶碗儿   小猪子――小猪儿 前门子―― 前门儿 小狗子―― 小狗儿   洗脸盆子――洗脸盆儿 小米子――小米儿 电脑桌子―― 电脑桌儿   1.2 “子”缀存在于莱芜方言中,而不存在于普通话中,但是他们有部分词根是一样的。   老壶子―― 茶壶 纱门子―― 纱窗门 房屋子――里屋   电棒子―― 手电筒 眼珠子―― 眼球 鼻坑眼子―― 鼻孔   嘴哨子 ―― 口哨 大包子―― 蒸包 豆面子―― 黄豆面   脖了梗子――脖子 指甲剪子―― 指甲刀 钥匙档子――钥匙扣   牙花子―― 牙龈 扎腰带子 ――腰带   1.3 “子”缀存在于莱芜方言中,但是不存在于普通话中,并且词根完全不同。   擦脸布子―― 毛巾 合心眼子 ―― 嗓子 茅斯岚子―― 厕所   口子――乳房 棒槌子―― 玉米 梢前狗子 ――蝉   交叉子――马扎 腚锤子―― 屁股 提溜禁子 ―― 小烟花   褂叉子―― 短袖衬衣 引子 ――酵母 胰子―― 肥皂   汗流子――T恤衫   通过上面的分析与举例,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的结论,在莱芜方言中,名词后面大都可以直接加“子”缀,比如茄盒子,胳膊肘子,裤腿子,光腚蛋子等类似词语大量存在于莱芜方言中。我们在调查研究过程中并没有发现“子”缀在方言中的相关规律性,加“子”缀具有极强的随意性,更多的是为了让语言变得更加流畅,更有节奏感,更加适合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而并没有涉及到相关的语法知识,所以我们可以说,莱芜方言与莱芜人民的生活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2 “子”缀在莱芜方言中的不同意义。   2.1 用 “子”缀代表各种不同的人   2.1.1 将“子”缀用在乳名当中   莱芜方言中对于乳名的称呼也是很有特点的,通常个人的姓名是两个或者三个字,方言中对小孩的称呼还可以在其名的后面加“子”缀。比如:菊子,平子,明子,华子。大人对小孩以及小孩之间都喜欢这样的称呼方式,叫起来不但简单明了,而且又让人倍感亲切。小孩的乳名并不是只有一个,有带子的,也有不带子的。拿我的姓名来说,我大名是石荣海,父母以及亲戚们都叫我“新海”,有的邻居和朋友也叫我“海子”。   2.1.2 加“子”缀用于对家中子女进行大小排行   这一点尤其适用于女孩子多的家庭里,为了对女孩子进行大小区分,可以把她们分布称呼为 “大妮子”“二妮子”“三妮子”甚至可以排到“六妮子”。之所以能排到这么大的数字,主要是因为在中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之前,人们的生育观念与当今中国有明显的区别,父母为了可以传宗接代,就要生儿子,有的还要生好几个儿子,女儿再多也要继续生儿子。相比之下,女孩子的地位肯定不如男孩高,也比不上现在社会上的小公主们,当时很多父母们甚至不给女孩子取名,于是便直接把家中的女孩叫做“妮子”。   当然,也有一些家庭的男孩也可以用“子”来区分大小,比如笔者的家乡有户人家有兄弟三个,老大叫“大华子”,老二叫“二华子”,老三是“三华子”。“华子”是兄弟三个的共同乳名,再加上数字进行大小区分。也有的家庭里只有弟兄两个的,这种情况就不需要用具体的数字了,直接用大小区分就可以了。笔者有一个儿时的玩伴,名叫“小果子”,而他的哥哥名叫“大军子”。这样简单明了的叫法明确的区分了大家的身份。   2.2 加“子”缀来修饰一些物体。一些物体加了“子”之后有让物体变小之意,如果再将名词重复之后,物体就会变得更小。举例如下:   锅――锅子――锅锅子 盆――盆子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