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毕业论文(设计)哈拉沟二矿5.0Mt-a新井设计.docVIP

毕业论文(设计)哈拉沟二矿5.0Mt-a新井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10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齐麟:哈拉沟二矿5.0Mt/a新井设计 PAGE 56 PAGE 1 前言 煤炭是工业的粮食,我国一次能量消费中,煤炭占75%以上。煤炭不仅是我国的基本燃料,而且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从煤中可以提取二百多种产品,这些产品都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所必须的。煤炭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我国人均资源仅为世界人均资源的一半,所以合理、科学的开采煤炭资源尤为重要。 通过此次毕业设计大致掌握矿井初步设计的方法、步骤和内容。学习贯彻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学习国家有关的煤矿方面法律法规;将所学的理论知识掌握,并能系统的综合的应用和巩固所学理论;培养实事求是、吃苦耐劳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为将来的工作打下基础,提高编写技术文件和运算的能力,提高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能力,运用并巩固采矿CAD等软件的运用全面发展多方面能力;提高采矿英语的运用能力,为参考外文文献打下基础。 本次设计是哈拉沟二矿新井设计,地质资料都是在实习矿上搜集的,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并合理运用平时及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查找有关资料和文献,力求设计出一个方案合理、技术决策正确,能够体现出高产、高效、安全特点的现代化矿井。 本设计说明书从矿井的开拓、开采、运输、通风、提升及工作面的采煤工艺等各个环节进行了详细的叙述,设计严格遵守《设计规范》和《煤矿安全规程》,毕业设计要求的全部内容。但由于时间和个人能力有限,书中会有不妥之处,请老师批评指正。对每个方案都做出合理性的论述,有的部分进行了技术和经济比较,基本完成了毕业设计要求的内容。但由于时间和个人能力有限,书中会有不妥之处,请老师批评指正。 1 矿区概况及井田地质特征 1.1 矿区概况 1.1.1 矿区地理位置 哈拉沟煤矿位于陕西省神木县大柳塔镇境内,井田位于陕西省神木县大柳塔镇北约5km处的乌兰木伦河东岸。井田南接大柳塔井田;东以七概沟及蒙、陕两省(区)界为界;北邻石圪台井田;西以乌兰木伦河为界。矿井地理位置:东经110°09′31″~110°17′16″,北纬:39°17′30″~39°24′40″。 图1-1 交通位置图 Fig.1-1 traffic and location 1.1.2 矿区地形、地貌及交通运输 境内地势总体上总体西北部高,中部低,地形起伏较大,最高点在讨素傲包,海拨+1343.6m,最低点在哈拉沟与乌兰木伦河交汇处,海拨+1184.1m,相对高差159.5m。井田地表大部为风沙堆积区,井田西界乌兰木伦河河谷平坦宽阔,为河流侵蚀堆积地貌。矿井交通便利,大石公路南与省道陈杨公路衔接,北与包府公路相连;包神铁路从井田西缘南北通过,作为运煤专线的神朔铁路延长铁路大(大柳塔—瓷窑湾)瓷线已于2004年11月底建成通车,为矿井煤炭外运创造了更加便利的条件。 1.1.3 气候条件及地震情况 区内属中温带大陆性干旱、半干旱季风气候。天气多变,春季多风沙,夏季较炎热,秋季多暴雨,冬季漫长严寒,气温-16.8℃(12~1月份)~36.7℃(7~8月份),平均±8℃。7月份为雨季,10月中旬降雪,翌年2月解冻,无霜期150~180天。最大冻土深度1.71m(1977年2月)。年降水量194.7~531.6mm,年蒸发量2297.4~2833mm,干燥度11.80~5.33,年潮湿系数0.085~0.19,因此本区具干旱~半干旱的温带大陆性高原气候特征。井田内及附近地表主要河流有乌兰木伦河冬季至初夏多风沙,最大风速可达18.7m/s,风向NW。 本区地壳活动相对较弱,基本地震烈度为6度区。据记载公元1621年、1448年,曾在府谷、榆林、横山发生过5级地震,此后再未发生过4级以上地震,小震也很少。邻省虽发生过较大地震,但对本区影响甚微。 1.1.4 电源、水源 本地区地下水地表水均较丰富,其中地表水主要来源于乌兰木伦河。以及矿井周边的水库供水。 矿井供电系统基本情况,哈拉沟煤矿地面设35KV变电所三座,分别为主井广场35KV变电站、风井广场35KV箱变。矿井两回电源线路分别自大柳塔110KV变电站和前石畔110KV变电站引入主井广场35KV变电站,再由主井广场35KV变电站电源母线引出两回线路至风井广场35KV箱变。 1.2 井田及其附近的地质特征 1.2.1 井田地质构造 本井田地层有老到新依次有三叠系永坪组(T3Y);侏罗系中、下统延安组(J1-2Y);侏罗系中统直罗组(J2Z);第三系上新统三趾马红土(N2)及第四系(Q)。地层在总体呈倾向SW,有一些宽缓的起伏。在井田南部有一条由大柳塔井田伸入的小规模断层(F6),该断层走向NWW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