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白居易览镜诗.doc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论白居易览镜诗

浅论白居易览镜诗   摘 要: 镜子是中国古代文学中常见的意象,在白居易现存诗作中,约有60首是与镜子有关系的,这些诗真实地反映和记录了诗人在多年诗歌创作中特定时间的心理状态,应当得到一定程度的重视和研究,以便我们更深入地了解白居易其人与创作全貌。   关键词: 白居易 镜子 览镜诗      铜镜是古人整容照面用的生活用品,镜背大多铸有钮和花纹,花纹构图设计精巧,体现着当时的习俗和匠师们的技艺,因而不仅是实用器物,而且是一种艺术品。相传盛唐时期定八月初五玄宗生日为“千秋节”。据《唐书?礼乐志》记载,这一天群臣献甘露寿酒,并以制作的铜镜作为礼物,故“千秋节”又称为“千秋金鉴节”,唐玄宗本人还撰有《千秋节赠群臣镜》诗:“铸得千秋镜,光生百炼金,分将赐群臣,遇象见清心……”同期文士的咏镜诗也因此奇巧争胜,如杜牧的《破镜》诗:“佳人失手镜初分,何日团圆再会君?今朝万里秋风起,山北山南一片云。”镜初分,比喻夫妻离别,此诗以镜破喻夫妻因征战分离,从而引起绵绵相思;长孙佐辅的《对镜吟》:“忆昔逢君新纳娉,青铜铸出千年镜。意怜光彩固无瑕,又比恩情永相映。每将鉴面兼鉴心,鉴来不辍情愈深。”此诗以镜衬托夫妻深情;李益亦有一首《立秋前一日览镜》:“万事销身外,生涯在镜中。唯将满鬓雪,明日对秋风。”此诗则以镜显忆满腹辛酸的坎坷生涯。   在众多咏镜诗作者中,白居易是作品最多的一位。他不仅有专门歌咏镜子的诗歌,如《百炼镜》、《新磨镜》、《以镜赠别》等,而且有很多诗是歌咏览镜所见的,如《览镜喜老》、《秋思》、《白发》等,对于这些诗,我们不能简单地以咏镜诗来统一称之,为以下行文方便起见,在此将白居易的所有和镜子意象有关的诗歌统称为览镜诗。白居易的览镜诗据统计约有60首,虽然在白居易现存2800余首诗歌中数量并不占绝对多数,但这些诗中投射出作者的情感,是白居易思想的载体,对于这些诗的研究有利于我们客观、深入地了解白居易的思想和创作全貌。   一   根据诗中的思想内容,白居易的览镜诗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以劝谏和自省为目的的,另一种是以叹老惜时为主题的,两种类型分属于白居易诗歌创作的两个创作阶段。以劝谏和自省为目的的代表作是他的新乐府诗《百炼镜》:   百炼镜,熔?非常规。日辰处所灵且只,江心波上舟中铸,五月五日日午时,琼粉金膏磨莹已,化为一片秋潭水。镜成将献蓬莱宫,扬州长史手自封,人间臣妾不合照,背有九五飞天龙。人人呼为天子镜,我有一言闻太宗。太宗常以人为镜,鉴古鉴今不鉴容。四海安危居掌内,百王治乱悬心中。乃知天子别有镜,不是扬州百炼铜。   唐代扬州铜镜制造手工业极负盛名,历来有关记载颇多,其较早者如《国史补》卷下云:“扬州旧贡江心镜,五月五日扬子江中所铸也。或言无有百炼者,或至六七十炼则已,易破难成。”白居易此处所咏当即此镜。《元白诗笺证稿》云:“此篇疑亦是乐天番检《贞观政要》及《太宗实录》以作《七德舞》时,采其余义而成者也。”表面上看此篇是歌颂唐太宗“以人为镜”的美德,实际上是讽喻宪宗应向唐太宗学习,希望宪宗能够以古为镜,以人为镜,正如在《新乐府》序中所言,此篇乃是“为君而作”。   在作于宪宗元和十年(公元815年)的《赠友五首》其一中,白居易写道:“一年十二月,每月有常令。君出臣奉行,谓之握金镜。由兹六气顺,以遂万物性。……”在该诗的序中白居易说明:“吾友有王佐之才者,以致君济人为己任,识者深许之。因赠是诗,以广其志云。”从中可以看出,他期望友人能够像魏征那样,敢于直言恳谏,能够成为君王明鉴的臣子。另一首《以镜赠别》亦是借镜子来表达对友人的劝惩:   人言似明月,我道胜明月,明月非不明,一年十二缺。岂如玉匣里,如水常清澈,月破天暗时,圆明独不歇。我惭貌丑老,绕鬓班班雪。不如赠少年,回照青丝发。因君千里去,持此将为别。   当时男女情侣之间互赠铜镜之事也时有所载,李白《代美人愁镜二首》中“美人赠此盘龙之宝镜,烛我金缕之罗衣”即是一例。白居易此诗作于宪宗元和七年(公元812年),表面看来此诗是以明镜永远明亮不缺比喻友情万古长青,但在送别之时以镜子为赠物,其含义是不同于前引李白诗中青年男女之间的以镜为赠的,其中所包含的亦是白居易对友人的殷切希望,他不仅自己力图成为君王优秀的“镜子”,匡扶天子,救民水火,而且热情勉励友人,希望友人不论世事如何都以明镜自期。   在当时诗歌中的镜子主要是女性闺怨象征的观念流行之际,白居易独出流俗,在诗歌中赋予镜子以政治的意义,用诗歌来阐发以往诸子散文和史书中的道理,一方面可以说是白居易诗歌趋于通俗的表现,另一方面也使我们从中看到白居易自励自强、坚明劲削的思想品格。元和初年在担任左拾遗期间,恰逢宪宗有心求治,白居易正躬直词,临事不挠,以兼济天下为己任,大胆上书,评议朝政得失,谏诤之外又与元稹一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