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论蒲华清注音童诗100首
浅论蒲华清注音童诗100首
蒲华清,重庆万县人。现为重庆出版社的副总编。他从小热爱文学,在就读师范专业时,涉猎了大量的文学书籍,尤其是儿童文学作品,并把儿童文学作为自己的文学兴奋点。而毕业后的教育工作又为他与儿童亲密接触和对话提供了契机。蒲华清走进了儿童文学的创作园地里,成为了一位出色的园工。他开始用他的笔培植各种各样的花草,如散文、儿童诗歌、儿童小说、童话、寓言等等。其中以儿童诗歌这朵奇葩最为光彩艳丽。他的第一本诗集《校园朗诵诗》出版以后,获得了各界人士的好评,同时也深得孩子们的喜爱,而紧接着他又推出了另一本诗集《注音童诗100首》,试图从各个方面实现着对自我的超越和突破,而这种努力把儿童诗歌创作又推向了一个高峰。当我们手捧这部诗集时,会惊异地发现我们又走进了永无岛(Never Island)--一个用诗歌潜心构筑的充满生机的儿童世界。但这是一个以生活实体为依托和表现对象的世界,在这里没有海盗与大船,没有美人鱼和浪涛,没有森林与地洞……它拥有的只是一个普通孩子的真实的生活图景:上学、游玩、看书、滑冰……不过,唯其如此永无岛(Never Island)才由幻想走向了现实。
如果我们对蒲华清的这个永无岛(Never Island)的建筑过程进行剖析和研究的话,会发现作者在“浅显与深度”这对深层悖论上的煞费苦心和匠心独运。
众所周知,儿童的思维和心智发展并不完善,因而在文学的接受层面上具有很大的限制性。儿童的这一特点给儿童文学作家的创作带来了挑战。它要求作家们在创作时必须兼顾儿童自身的特殊性,要以儿童的思维特点和接受能力为创作的底线,以他们固有的视角和心理来看待整个外部世界。而这就不得不使儿童文学作品呈现出浅的外壳。但儿童的心理又总是积极向上的,他们渴望摆脱儿童的身份,拥有成人的能力。在阅读需求上又拒绝着浅显,渴望走向深度。在这样的矛盾心理下,作家似乎进入了一个永恒的悖论怪圈--浅与深,能否解决这个矛盾成为了他们创作不可回避的难点,而作品本身也就是他们寻找接受者与文本本身之间的契合点,对这个怪圈进行突围的一次努力和尝试。自然,受到小读者欢迎的作品就是一次成功的突围,以及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心灵交汇。
蒲华清的诗歌获得了众多小读者的青睐,也正在于他捕捉到了儿童心灵的瞬息变换和微妙差异。在多年的教师生涯中,他积聚了大量的经验,对儿童各个方面也都有了相当的了解。正缘于此,他的作品充分体现了他的儿童本位意识,他总是把儿童作为叙述主体,以儿童的所知所感、所思所虑来构建文本内容,从而凸显了儿童的心灵世界。在题材上,他抓住儿童的真实生活片段,如放风筝、看花、赏月等等来进行抒情和叙事;在语言上,他追求朴实清新,简洁有力,以求符合儿童的思维能力和语言习惯。而这些努力使他的作品拥有了“浅”的美感。如《银蓬船》“云朵象银蓬船儿,/在晶蓝的天海滑行。/有的装一弯月牙,/有的装一舱星星。”它以儿童视角为写作出发点,在他们空灵、纯洁而又大胆瑰丽的想象中构筑着童话般的梦幻世界。从这首诗歌中我们体会到了这种浅的美的力度。但这种浅,正如儿童文学理论家彭斯所说的那样,是“浅显明朗而非浅露直白,是浅近流畅而非浅薄幼稚。因而这种浅实际已通向思想内涵和艺术表现的特有深度”[1],由浅走向了深。
对于“深”,另一位儿童文学理论家方卫平是这样谈的:“儿童文学的深度不是故作艰深,不是玩弄玄奥,而是在单纯中寄寓着无限,于稚拙里透露出深刻,在质朴平易中就悄悄地带出了真理,传递了那份深重、永恒的情感。”[2]方卫平的这种认识正是蒲华清在诗歌中所孜孜追求的美学高度。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分析。
一、幽默
幽默作为一种文体风格,表现出的是积极的美学追求,它常利用夸张、戏仿、反用等方式来传达一种与常态的巨大反差性,从而造成喜剧效果,产生幽默。对儿童文学作品而言,幽默常与游戏精神联袂,表现出特有的童真童趣。在本书中,蒲华清捕捉到了孩子特有的幽默,如《男孩谈红楼梦》中“我们男生一致提议,/开除他的男籍。……男籍”这个词是戏仿国籍、籍贯,作者在这里简单明了而又准确生动地表达了男孩对贾宝玉性格呈阴柔状态的不屑和反感。而在《北海滑冰》中有“姐姐在冰上飞来飞去,/象闪亮的星星。/我跟着姐姐飞来飞去,/像她的卫星。……卫星”一词本是科学术语,是成人在特定场合所使用的词汇,但作者把它借用在孩子的溜冰场上,无疑使这个词拥有了一抹戏谑的色彩。儿童幽默的发现使作者向儿童的本真又迈进了一步。
二、性别角色意识
根据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所观察的结果,男孩和女孩在认识到自己与他者的性别差异后,他们的兴趣指向、爱好习惯都相应地会出现差异。而在这个时候,他们的心理正介于对自我设计的模糊和清晰的中间阶段,他们往往有意甚至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