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自画像中精神
浅谈自画像中精神
【摘 要】 本文透过对艺术家自画像这一人类历史文化现象的研究分析,揭示出艺术家自画像背后的意蕴。艺术家的自画像是艺术史上一处不被后人重视的田园,这里曾流淌过许多艺术家辛勤工作的汗水,也是艺术家们内在的情感、精神、意志的、内心的独白,流露出他们对交流的渴望、对生命的眷恋。
【关键词】 自画像;自我审视;精神品质
一、自画像历史概述
艺术家为自己所绘的肖像作品,称为自画像。
自画像是肖像画中的一种形式,是画家通过对镜子里的影像来观察、刻画自我的形象。美术史上许多画家都喜欢这个题材,艺术家在这一形式上有很多很早就有尝试。在以往学者的研究中我们得知,“以往的艺术家自画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埃及法老艾赫那吞(Akhenaten)的雕塑家巴克(Bak)早于公元前1365年前后已完成雕刻自己与其妻塔和里(Taheri)的作品;法国艺术家让、富凯(Jean Fouquet)于1450前后创作的自画像或为西方传统中现存的最早的自画像。”自画像在文艺复兴时代为人瞩目。当时,艺术家被视为优秀乃至卓越的个体。复兴时期的三位杰出的艺术家,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都为自己做过精美的自画像,从16世纪中起,艺术家们开始选择表现他们自己工作的场景,在画架旁边,手持调色板和画笔,拿着画杖的状态。几个世纪以来,无数画家耕耘于这一题材,文森特凡高、雷诺兹(Joshua Reynolds)、弗里达、卡洛(Frida Kahlo)等尤其留下数量可观的自画像。卡洛竟然画了一辈子的自画像,一个患小儿麻痹残疾人
,她以这种形式记录了自己的一生,顽强的与疾病抗争的一生。艺术史上我们还可以看到出现了更多的画家自画像。艺术家喜欢描绘自己的形象,是自我意识的觉醒,在寻求人的自身价值。艺术家从工匠中独立起来,体现了个人的社会地位。起初,画家是在一幅主题性绘画
[TP;S*2;X*2;Y1,Z,PY]
中把自己的肖像留在某一角落里,就像中国画家完成作品后在画的角落里盖上一枚自己的名章似的。这样的自画像不仅张扬了艺术家独立的意识和个性,并保存了有价值的文献。17世纪荷兰伟大的画家伦勃朗,一生中画过上百张的自画像,19世纪法国古典主义画家安格尔,
浪漫主义先驱德拉克罗瓦,19―20世纪后期印象主义画家凡高、赛尚、高更,以及立体派画家毕加索,许许多多的画家都画过自画像,他们除了记录自身形象的特征外,还如实地反映了艺术家自我的精神面貌。那么是什么原因促使他们对这个题材如此的迷恋呢?
二、自我审视
达芬奇最早的把自己的画像独立起来,把自己画成了一个独立思考的哲人形象,紧绷的嘴角表现一种忍受人类苦难和命运熬煎的精神。达芬奇说:“画家要追求的不仅是人的外貌,还要追求其内在的精神”,观看达芬奇的自画像作品,那深邃的目光仿佛在审视着你,审视着每一个灵魂,他在发问:我是谁?宽阔的额头智慧的象征,嘴角带着一丝不屑,看出他的自尊与傲气。
“我从哪里来?我到那里去?我是谁?”――画家高更先生的发问。法国后期印象主义艺术家高更曾经画过一幅作品,画的名字是:“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我是谁?”表达了他对人生的困惑。我想这不仅仅是高更先生的困惑,也是我们人类自身的困惑――一种对人生的茫然。
这个提问表面上看:是对过去、现在、将来和自身的一种提问,实质上是人类通过大脑的思辨来思考人生――是对自我灵魂的一个审视,这也是一个悠久的、古老的问号。
按通常的说法:是艺术家的自恋情结的反应;二是艺术家找不到模特,只好依靠画自己来磨练技艺。表面上看这两种观点都解释的正确,但实质上却不尽然。
自画像不仅仅是一幅画像,更实质的是一个灵魂精神的写照。是画家对自身生存状态的自我审视,也是人类对自身提出的疑问。
欣赏这些自画像作品,每次我都能从中发现些什么,这些发现给了我许多的动力,既满足了我对艺术家本人的好奇又给我提供了许多对其人生、思想的种种想象。观察它们的轮廓、他们的眼神、嘴角、笔触、线条、色彩和画面的斑痕甚至最微小的细节,我会有许多发现,我看到了什么?我想这不应该只是看,这样太过于简单,应该去凝视。通过凝视我们注意到艺术家的精神与意志的光芒,深邃的目光、那么有穿透力。这是一种对人生的洞察,对自我灵魂的审视,那眼神中仿佛在问?我是谁?找回自己、确认自己的身份,是一件苦恼的事情,人来到世上思考是人类对自然的一种本能地反映,作为个体的人是弱小的、孤零的一个,人生又如此的短暂。确认自己的存在是人类的本能。
纵观艺术史,艺术家们的自画像象一片森林,我们从其中感受到的是生命存在的意义。精神存在的状态、人的灵魂能被描绘么?这就是我们想要研究的一个问题。在我国北方民间就有一种迷信习俗,当地称它是“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