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窥望在观看语义场历时演变.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窥望在观看语义场历时演变

浅谈窥望在观看语义场历时演变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的14本文献中的“窥”“望”进行调查,大致梳理了这两个词在两千年的历时演变中的语义和构词能力的变化情况。希望通过它们的变化管窥整个“观看”语义场词汇的变化。“窥”“望”两个词的语义在历时演变过程中游走于上位义场和下位义场之间,语义的衍生呈现出了由具体到抽象的趋势,两个词独立成词的能力逐渐减弱。   关键词:窥 望 语义场 历时演变   “观看”语义场是一个跨越时间和空间的语义场,其历时演变能够让我们窥探出一些词语历时演变的特征,本文选取演变方向略有区别的“窥”和“望”两个单音词作为研究对象,以便对“观看”语义场的历时演变研究做个案的积累。   汉语中“观看”语义场里的成员比较多,有“视、见、观、察、审、窥、望、眺、瞻、临、觑、睇、眄、睥、睨、盼、睐、览、看、瞧、盯、瞅”等等,从语义的角度可分为表示上位语义“一般性观看”的“视、瞧、瞅、看”,以及表示下位语义“具体方式观看”的其它词语。本文所探究的“窥”“望”即属于“观看”语义场的下位义场,基本语义为“偷看”和“向远看”。   1、窥   《说文》中“?Q”、“?N”均收,“?Q,小视也。”徐锴《说文系传》:“?Q,小?,?难ㄒ??,曰?之于隙穴也。”而《说文》中释“?N”为“闪也。”“闪”又为“?N?^?T中也”。可见,除了“?N”强调“从门缝”偷看之外,两字在字义上并无差别,因此两字可以同用。《重修玉篇》:“?N,丘规切,相视也,与‘?Q’同。”“窥”来自方言,但至少在西汉末期以前就已经成为广泛使用的通语,《方言》:“窥,伺视也。凡相窃视,南楚谓之窥。窥,其通语也。”   “窥”在我们所调查的先秦文献中用例不多,《尚书》、《诗经》、《左传》中未见,《论语》、《孟子》中各1见,《韩非子》中12见。所表示的语义为下位义“从暗处或小处偷看”,如:   1).不窥密,不旁狎,不道旧故。――《礼记 少仪》   2). 颜回端拱,还目而窥之。――《庄子 山木》   表示“从暗处或小处看”的如:   3). 不窥于??可以知天道。――《韩非子 喻老》   4). (孟)昶于篱间窥之,叹曰:“此真神仙中人。”――《世说新语 企羡》   在这个时期,事实上已经出现了用于表示上位义“观看”的用例:   5). 是以凤在列树,麟在郊野,乌鹊之巢可俯而窥也。――《荀子 哀公》   但在我们所调查的文献中没有发现这样的用例,可见,这一时期表示“观看”的用例很少,“窥”所表示的语义主要是“从暗处或小处偷看”,并抽象用于表示“暗中研究”、“暗中探察”等意思。   6). 以韩利窥陛下。――《韩非子 存韩》   两汉到魏晋六朝时期,表示上位义“观看”的用例仍然很少,《史记》中未见表示“观看”的用例,《论衡》中有4例。《抱朴子》中未见,《世说新语》中2例。   《全唐诗》中表示上位义“观看”的用例明显增多,一跃占到所有用例的76%,《朱子语类》、《全元曲》、《金瓶梅》、《红楼梦》中比例有所回落,分别是39%,44%,56%,33%。其余的用例则主要表示“探看”、“从小处或暗处偷看”。   表示上位义“观看”的用例:   7). 下瞰峨眉岭,上窥华岳?o。――李?c《幸秦川上梓童山》   8). 老子窥见天下之事,却讨便宜,置身于安闲之地。――《朱子语类 卷六十》   表示“从小处或暗处偷看”的用例:   9). 片石孤?o窥色相,清池皓月照禅心――李颀《题璇公山池》   10). 挺签破窗寮上纸,往里窥觑。――《金瓶梅 第十三回》   表示“探看”的用例有:   11). 引烛窥洞穴。――顾况《游子吟》   12). 君不见夸父逐日窥虞渊。――柳宗元《行路难》   随着“探看”、“偷看”等语义的抽象化,“窥”覆盖“观看”语义场的比例有所下降,但“观看”类语义仍是“窥”的主流语义。《韩非子》中的比例是92%,《论衡》中为75%,《抱朴子》为85%,《全唐诗》中为80%,而在近古时期的《朱子语类》、《全元曲》、《金瓶梅》、《红楼梦》中也都在70%以上。   在我们所调查的文献中,总体上“窥”单独使用的能力较强,从先秦的七部文献到《全唐诗》,“窥”基本上都是单用,只有很少的用例来自于复音组合。在《朱子语类》、《全元曲》、《金瓶梅》、《红楼梦》四部文献中,我们才看到较多的由“窥”构成的复音组合。主要有“窥视”、“窥望”、“窥探”、“窥觑”、“观窥”、“窥宋”、“管窥”、“以管窥豹”、“偷窥”、“窥见”、“管窥蠡测”、“窥测”、“四目相窥”、“窥伺”等等。而来自这些复音组合的用例也迅速增多,这些用例在《朱子语类》、《全元曲》、《金瓶梅》、《红楼梦》中的比例分别是53%,61%,67%、77%。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