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故事(五).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红色故事(五)

红色故事(五) 一切为了前线: 解放战争时期黑龙江人民的支前运动 曲晓溪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不顾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向解放区展开大规模进攻,全面内战爆发。为痛击国民党的进攻,保卫抗战的胜利果实,黑龙江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放手发动群众、肃清日伪残余及国民党土匪武装、进行土地改革、创建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同时,积极展开参军参战、组织战勤、保证军需、拥军拥属,全力支援前线的运动,义不容辞地担负起支援解放东北、支援全国解放的重任。   一、参军参战   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前锋推进至第二松花江南岸,为反击国民党军的进攻,我军主力部队急需补充大量兵员。为此,黑龙江地区各省的人民群众紧急行动起来,积极动员翻身青年参军参战,支援前线,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军事进攻。   8月,东北局发出《关于补充主力加紧作战准备的指示》,要求各省在短时间内从兵团抽调兵力补充主力部队。在大敌当前的严峻形势下,黑龙江地区各省市相继举行了党、政、军机关和群众性的紧急战备动员大会,要求全体军民紧急动员,全力支援前线,保证自卫战争的胜利。同时,发展和健全地方武装,发展和训练民兵,以保证在自卫战争中源源不断地补充兵员。   黑龙江地区的广大群众,经过反奸清算斗争、分配敌伪土地、建立政权和地方武装等实践过程,开始懂得,没有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前线的胜利,就不能得到彻底的翻身解放,胜利的果实就不能得到保障。在各级党和政府的动员号召下,为了保卫已经得到的胜利果实,保卫家乡,积极要求入伍参军。松江省在珠河县农工代表大会上建立了一个赵尚志团,半个月内就有1100多人参加;方正县三天就有七百人参军。各省军区纷纷抽调精兵强将充实前线主力。黑龙江地区剿匪基本结束后,各省军区部队,编成5个师,加入主力部队。另外,各省还集中县、区武装,经过整训后,直接补充到各主力部队。   据统计,1946年底到1947年夏季攻势之前,松江省补充主力部队2.55万人,合江省补充主力部队1.3万人,牡丹江补充主力部队近万人,嫩江省3个月内补充主力部队8000人。   1947年5月5日,东北局发出了《关于东北目前形势与任务的决议》(即《五五决议》)指出,目前东北在军事上已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要求后方党政军积极组织力量,保证前方兵员的补充,全力准备大反攻。黑龙江地区各省根据《五五决议》,迅速展开了大规模的参军动员工作。   同年7月,由于前线急需补充主力,而兵员主要依靠地方政府临时动员和抽调大批地方武装完成,但这些队伍未经严格审查和系统训练,战斗力有限,因此东北局决定在扩军工作中采取组建二线兵团的办法,即动员大批翻身农民和工人入伍,同时抽调一批主力部队和地方部队干部及老干部作为骨干,在实施短期训练后,补充主力或编成独立师。此后,各省委和军区都进行了二线兵团的组建和训练。仅黑龙江省11月份就建立了3个独立团,l948年5月又建成6个独立团;嫩江省组建4个独立团,1948年上半年又建5个独立团。 1948年11月,东北全境解放后,黑龙江地区各省继续动员人民参军,以支援全国解放战争。1949年3月至4月,松江、黑龙江、合江和嫩江省委分别作出动员参军指示,共扩兵13?600人。   据不完全统计,从1946年—1948年黑龙江地区先后有41万翻身农民参军,连同地方武装“升级”和“二线兵团”统计在内,共动员约69万兵员,补充了东北野战军,从而有力地保障了东北和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进行。   二、组织战勤   黑龙江广大人民群众,在热烈参军上前线的同时,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踊跃地参加战勤支前活动,并做出巨大贡献。   1947年1月至3月,靠近前线的松江省、嫩江省和哈尔滨市首先承担起为“三下江南”作战提供战勤服务的任务。在“三下江南”战役中,翻身后的农民积极响应党的号召,纷纷要求参加担架队上前线,把好车好马用于战勤。他们顶着严寒,冒着敌人的炮火,勇敢地抢运伤员,输送军需物资,有力地保证了前线20万军民的食粮、弹药及5万头牲畜草料的供应,并使伤病员能够迅速、安全地转运到后方,充分显示了人民战争的巨大力量。   同年4月,东北行政委员会颁布了《东北解放区人民爱国自卫战争勤务暂行规定》。黑龙江地区各省委、省政府据此相继制订了有关战勤工作的具体法令和办法,建立健全了各级战勤动员组织。为适应战略反攻的需要,各省组成战勤支队,县组成战勤大队,区以下组成战勤中队、分队等,分别由各级干部担任队长、政委和教导员。据统计,在1947年5月至1948年3月的夏、秋、冬三季攻势中,松江省共出民工130?979人,担架14?844副,大车21?433辆,马15?723匹;嫩江省出民工23?688人,大车1?793辆,马7?323匹;合江省出民工9?638人,大车734辆,马2?286匹;黑龙江省出民工16?6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