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画家黄宾虹书法艺术.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画家黄宾虹书法艺术

浅谈画家黄宾虹书法艺术   古人善书者,必善画,以画之墨法,通於书法。――1935年《宾虹画语录》   中国艺术本是无不相通的。先有金石雕刻,后有绢纸笔墨。书与画亦是一本同源,理法一贯。虽音乐、博弈,亦有与图画相通之处。――1935年《宾虹画语录》   被称为中国人民优秀的画家黄宾虹的绘画艺术成就都被大家所熟悉,而他的书法艺术成就往往被他的画名所掩,这里我就简单的谈谈画家黄宾虹的书法艺术,对他的书法艺术作一番分析和研究,从中得到启发,让我们更一步的理解书法的艺术价值无疑是具有意义的。   黄宾虹生于一八六五年一月二十   七日(清同治四年正月初一),卒于一九   五五年三月二十五日。祖籍安徽歙县。   名质,字朴存,亦称朴丞,朴岑,劈琴,   一字予向,又自署滨虹散人,虹若,中   年更字宾虹,晚年署虹叟,黄山山中人   等。因其原籍潭渡村有宾虹亭,故自   题所居曰”宾虹草堂”。   黄宾虹出生在书香门弟,其父黄定   华,虽经商但好吟咏,晚年善写梅竹,黄   宾虹是他的长子,五岁就开始攻读诗文   经史,学习书画及篆刻。他初临欧、褚、   颜诸家楷法,其中尤对褚遂良《孟法师碑》用功最勤。其书法广采博收,所学由钟鼎北碑,至唐宋元明清诸大家无不涉猎。书风高古,沉稳、健拔,气清味厚,与其国画作品浑然一体,相映成彰。所作行书,任笔自然,看似漫不经心,而又内含骨力。篆书很有特色:喜用半干的焦墨写篆,特别是大篆。运笔较慢,笔画时粗时细,有一种散淡而又古拙的味道,饱含金石气。黄宾虹诗文亦清隽疏朗,喜藏秦玺、汉印、心领神会,铸刻尤工。作画之余,勤于著述,四十多年中,他发表的著作和编纂的文字,不下百余万字。著有《古画微》、《虹庐画谈》、《画学通论》、《画法要旨》、《宾虹诗秒》,以及黄山游记等。   黄宾虹致力于书法艺术,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是“临古取法”阶段。他认为:“古人未立法以前,不知古人用何法,古人既立法以后,我又不能离其法。用力于古人之迹,此是上乘。”在这个阶段中,他主要从唐楷入手,进而学习晋,唐诸家行书,与此同时,他还投汪仲俨前辈门下,学习古文字学,亦悉心临写秦篆,汉隶,为日后的深造打下了比较扎实的基础。   第二个是“广采博纳”的阶段。黄宾虹   三十多岁时,由于先进的珂罗版印刷术的   采用,出版了许多金石书画选集,过去不   易见的秘藏,包括金石版本珍本,历代名   人书画墨迹得以公诸于世,大大开阔了眼   界。特别是一八九九年(光绪二十五年)   甲骨文的出土,以及一九零零年(光绪二   十六年)敦煌藏经洞的发现,使人们有   机会接触到大量出土的金石,陶文,简   牍等实物,黄宾虹便如饥似渴地从这   些罕见的古文字和汉魏六朝墨迹中广泛地汲取营养。他在一九二一年致郑履端的信函中谈到:“弟近十余年来颇欲究心篆,泛览载籍,广搜金文,后世见文自当突过前人,可自信也。”这个阶段中,他悉心研究篆书,探本寻源,以商周甲骨文、金文为本,融玺印文字、陶文的笔法和结体入篆书洗去清玉筋篆匀整纤细的陋习,开始新格。   第三个是“自成一格”阶段。民国年间,行书多为世人所爱好,成为时代风尚,黄宾虹开创性地以篆隶笔意作行书,并参以敦煌新出土的唐太宗《温泉铭》笔意,追求“书肇自然”之妙境,他严格要求自己“取古人之长皆为己有,而自存面貌之真不与人同”。这个时期,黄宾虹的书风愈益显明,他所创作的篆书、行书等作品都融会了其独特的性格、理念、情感和才识,形成了一种古拙、俊逸、风骨超迈的书风。   其实,作为画家的黄宾虹,起先对书法练习和临摹的初衷,并不是为了发展书法,而是为了练习笔法,更好地发挥“以书入画”的作用。事实上,他的这个目的得到了实现,“书画相融”必然进入“书画相长”的佳境。在书法创作上,黄宾虹能以绘画的画理来拓展其有限的空间,并赋予其意韵和情趣;在绘画创作上,他能用书法的笔意来维系其气脉的贯通,并构筑起艺术的精魂。在长时间的艺术创作实践中,黄宾虹亦逐步整理并形成了一系列属于自己的绘画理论和书法理论。这里主要列举一些黄宾虹的书法理论概其大要有:   一、 笔法论   “用笔以万毫齐力为淮。笔笔皆从毫   尖扫出,用中锋屈铁之力,由疏而密。两者   虽层叠数十次,仍须笔笔清疏,不可含糊。”   “运笔能留得住,由点连续而成,便   有盘屈蜿蜒之姿,即篆隶法也。”   “落笔应无往不复,无垂不缩。往而复   ,使用笔沉着不浮。”   “用笔之法,全视笔中而出,一笔之中,   有数色之墨,一点墨之中,有干湿互用之笔,   此谓之有笔有墨。”   “笔有顺有逆,法用循环,起承转合,始一笔。由一笔起,积千万笔,仍是一笔”。   “用笔须平,如锥画沙;用笔须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