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教育发展应遵循原则.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高职教育发展应遵循原则

浅谈高职教育发展应遵循原则   高职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简称,1999年6月13日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将高职教育明确为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任务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具备如下特点:(1)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2)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3)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并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重;(4)“双师型”(既是教师,又是工程师、会计师等)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5)学校与社会用人部门结合、师生与实际劳动者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是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6)以人为本。   从以上概念不难看出,高职教育更多培养的是实践性人才,这注定其在师资选择、课程设计上都应该与市场接轨,这才有本文讨论的观点,从经济的角度来看高职教育。   按照马克思的观点,商品本身具有使用价值,只有成功让渡其使用价值才能实现价值,商品之所以具有价值,是因为其凝聚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可以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商品(抛开道德而言,学生的成才凝聚了老师的劳动付出,老师之所以能够得到工资也正是基于此原理),那么你的学生能否成功推销自己,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将成为自己教学工作成果好坏的重要衡量标准之一;从个人角度而言,教育是为了更好的提升作为商品的自己,获得社会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尤其是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现代社会(通过调研发现,即便是最保守的估计,还是至少有40%的2010届毕业生没有找到工作,2011年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所以,作为一个理性人,接受高职教育的首要目的是能够在毕业后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综上所述,高职教育的直接目的是让其接受教育的人能够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学生的就业率也直接成为考核老师业绩的基本指标。基于此,本文认为,高职教育在定位、师资选择及课程设计上应遵循如下原则。   一、高职教育应摆正自己的位置   我们正处于高速发展期,劳动密集型产业仍占GDP很大比重,更多企业需要的也是劳动密集型人才,显然,服装产业还是处于劳动密集型产业。   近几年,很多企业出现了用工荒,缺乏高素质的蓝领工人,国务院要求加大高职教育的建设力度,这是从中国国情出发的。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方面应该摆正自己的位置,即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而不是创新型人才。   (一)社会需要一个合理的人才结构   目前,很多人找不到工作,并不是这个社会不需要人才,而是出现了人才结构失衡。普遍认为高学历能够带来较高工资的工作,而我们社会的现实是,因为近年来高校扩招,很多本科教育或者研究生教育都出现人才过剩或者说是不符合用人单位用工标准的现象,这成为直接导致就业问题的主要原因。企业需要更多的是技术工人,所以,从企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就目前阶段而言,高职教育比本科甚至是研究生教育更符合中国发展的实际。   (二)高职学生更适合从事技能能工作岗位   在中国现行的教育体系中,高职属于大专范畴,如果以高考分数作为衡量标准,那么高职的学生并不具备创新及研究的能力。然而,考试分数不高并不意味着这个人的其他能力差,据有关数据显示,中国很多考试分数不高的学生,动手能力极强。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高职教育应充分发挥高职学生的这一特点,从实践中去对其进行引导,在稳固其基本职业技能的基础上,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以适应企业的用工需求。   二、老师应具备教学和企业工作的双重背景   (一)双重背景老师本身具有较强实践动手能力   我国大多课程的教材基本上是从理论出发的,服装制版也不例外,教材对于制版的全过程进行了阐述,理论和实践相当,很多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使用的教材是一样的。而对于高职的学生来说,高考已经将其分层,他们的侧重点应该放在实践应用上,虽然高职院校在课程实践教学中,将课程分为了讲课和实践课,这在客观上有利于高职学生的动手能力,然而,这同时也要求了教师具备很好的动手能力。无疑,具备一定企业工作背景的老师在客观上具备了这种条件。具备实践动手能力的老师能够很好的将书本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给学生带来良好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双重背景老师更会站在市场或者企业角度来引导学生   目前,大学生就业关系到国计民生,是党中央国务院的头等大事。高职院校的定位是培养社会实践型人才,这就要求授课老师具备一定的市场敏锐性,即知道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而不是照本宣科的讲授,这有利于引导和促进学生的就业。   服装设计属于艺术类的专业,大部分学生都具有美术功底,对色彩有着一种敏感,然而我们培养的人才必须适应企业的发展,有一定企业背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