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深圳客家文化非遗项目存续状况及保护意义
深圳客家文化非遗项目存续状况及保护意义
[摘 要]客家人是汉族独有的一支民系。千百年来,客家先民历经五次大迁徙,由中原故土走向南方各地及至世界。识别客家的根本标准在于文化。因此,深圳客家文化“非遗”项目的存续状况及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客家文化
深圳客家是清初形成的新客家地区的代表,是客家第四次大迁徙运动中的典型。他们在来深垦殖的三百年间,有过一个相当长的经济繁荣、文化发达时期。深圳本土的客家人可以说是深圳这座城市现代化的最早见证者,同时也是建设的参与者。分析深圳客家文化“非遗”的存续现状与保护意义,将有助于创新客家文化保护、研究的方向和思路,构建世界客家交流平台,呼应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助推深圳成为国内客家文化研究的重镇。
一、深圳客家文化“非遗”项目的分类及存续现状
(一)传统舞蹈
在深圳客家人聚居区流传的传统舞蹈形式较多,多与动物(或想象中的动物)有关,如麒麟舞、龙舞等。具体为:
1.麒麟舞
麒麟舞是深圳客家人迁徙和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物证,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它长期以来象征着客家人的精神和希望,寄托了劳动人民对五谷丰登、人丁兴旺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而与舞麒麟活动相配套的武术表演,也体现出客家人护卫家乡,壮大族群的强悍个性。深圳的麒麟舞非遗项目较多,主要分布在龙岗、宝安、龙华、罗湖、坪山等区域。包括国家级名录:《坂田永胜堂舞麒麟》、《大船坑舞麒麟》;省级名录:《龙城舞麒麟》、《黎围舞麒麟》、《观澜舞麒麟》、《坪山舞麒麟》等。
2.龙舞
龙岗区平湖村的《平湖纸龙舞》:据史料记载,原本生活在中原地区的刘氏先祖精通“养龙”之术,并曾在夏朝被封为“御龙氏”。刘氏族人对先祖的崇敬和对龙图腾的信仰,逐渐演变为舞龙习俗。刘氏先民七百多年前自江西迁来平湖建村定居,也将舞龙这种传统舞蹈带到此地。随着与当地原有的民间狮舞、麒麟舞、鱼灯舞交流、借鉴,至少在三百年之前,刘氏村民即已将内陆常见的长龙舞演变为由龙头与数段龙身组合的纸龙舞,其表演形式与内容与上古神话相对应,为国内所罕见。该项目已被列入省级非遗名录。
此外,深圳客家传统舞蹈的非遗项目还有国家级名录《沙头角鱼灯舞》和省级名录《龙岗舞龙》。
(二)传统音乐
深圳客家文化入选非遗保护名录的项目中,“传统音乐”实际上是由深圳客家原住民演唱的、体现了客家话语音及语言特性的山歌、民歌,而无经典的器乐作品或综合性音乐作品,但在几个世纪的时光中,客家山歌、民歌仍由一代代客家人传唱下来,可见其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与恒久的生命力。
省级名录《石岩客家山歌》在两百多年前即已流传于宝安区石岩街道有客家人居住的各个社区,用客家话唱,演唱形式多样。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及多样文化娱乐种类的发展,山歌这片园地已渐渐变得无人问津,只有极少数老年人会唱些山歌自娱自乐。
深圳较有代表性的客家山歌、民歌非遗项目还有《观澜客家山歌》、《盐田山歌》及《龙岗皆歌》。以上3个项目均已被列入市级非遗名录。
(三)传统技艺
客家人在深圳落脚时,也将中原地区的各类技艺带到了这里,但他们往往将技艺与深圳所产原材料相结合,使得传统技艺得以在深圳绽放异彩。
1.如省级名录《甘坑客家凉帽制作技艺》:深圳客家妇女戴凉帽的历史可上溯至宋代。制作客家凉帽最负盛名的是龙岗区布吉甘坑村,编织凉帽所用竹材是在邻近山丘中特有的“单竹”。上世纪50年代始,该村凉帽生产进入鼎盛期,甘坑村被广东省外贸部门指定为唯一生产出口凉帽的基地。深圳建市后,甘坑村被正式命名为“凉帽村”,这是广东省唯一以传统工艺产品名称命名的村落。改革开放后,随着各种价廉物美的旅游帽出现,凉帽逐渐被人冷落,甘坑村50多岁以上会织凉帽的人,仅剩下十来人,客家凉帽制作技艺的传承处于濒危状态。
2.再如省级名录《深圳云片糕制作技艺》:上世纪初,宝安楼村人陈水添曾参与深圳东门百年食品老店“合成号”的生产、经营,该店的主打小吃云片糕一度闻名中外,而生产云片糕的“主材”,则是深圳本地出产的纯白大糯。陈水添之孙陈淦忠掌握云片糕制作技艺时正值改革开放,云片糕因人们生活观念、饮食习俗的变化和洋食品的冲击,已逐渐在市场上难觅踪迹。陈淦忠决心让云片糕重现往日的光彩,他计划在充分?\用传统制作技艺的基础上扩大产能,使深圳云片糕能够成为体现深圳历史和传统文化印记的代表性特色产品。
深圳客家文化非遗项目被列入各级保护名录的还有一些,如:民间文学类的《应人石的传说》、《望烟楼的传说》;传统技艺类的《凉帽围裙带编织技艺》、《深圳传统小食制作技艺》等,限于篇幅,其存续状况从略。
(四)对所论及非遗项目存续状况的整体评估
1.传统舞蹈。传承人数较多,如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15走向辉煌2011高考语文阅读飞跃与写作_g3-cn11h.pdf VIP
- 农村环境整治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 VIP
- 02J611-1钢钢木大门图集(OCR).pdf VIP
- 婴幼儿动作技能训练 标准课件.pptx VIP
- 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吉林省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解析版).docx VIP
- 情景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pptx VIP
- 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含答案).docx VIP
- 婚纱影视拍摄基地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VIP
- 小学情景教学课件.ppt VIP
-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最全、最完整范文).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