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景德镇明清彩瓷传承性
浅谈景德镇明清彩瓷传承性
“彩瓷”的概念,在不同的文献里有着不太一致的定义,在古陶瓷研究专家冯先铭先生编著的《中国古陶瓷图典》中对彩瓷概念作了阐释:彩瓷是区别于素瓷的称谓,即带彩绘装饰的瓷器。一般而言,彩瓷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概念,包含了釉下彩的青花、青花釉里红、釉里红,釉上彩的五彩、珐琅彩、粉彩,还有釉下青花与釉上彩共同构成的斗彩。狭义的概念,则专指釉上彩的斗彩、五彩、珐琅彩、粉彩等釉上五彩的表现。本文探讨范围所涉及的“彩瓷”概念属于后者。因为后者的概念虽狭义,却在中国陶瓷史上的意义很深远,自从这些彩瓷出现以后,不仅使以往的颜色釉退居次要地位,即使青花也要逊让三分,正如江浦寂园叟说:“康窑青花亦虽颇有天趣,而笔意老辣,终不如彩画之奇” [1]。彩瓷在元代以后开始盛行,明清彩瓷发展到了顶峰,新品种不断涌现,艺术审美更趋多元。
一、明代彩瓷的发展演变
明太祖朱元璋在位 31年,在江西景德镇设立了御窑厂,这也是明代早期的官窑。洪武时期的彩瓷在继承元代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创新,形成了洪武时期独具魅力的彩瓷新时代。彩瓷在明代的发展首先见诸于洪武朝的红彩,明初洪武时期,釉里红瓷盛极一时,与元代相比较,洪武时期釉里红对其工艺、烧制、烧成技术方面均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其整体风格处于元代和明永乐、宣德之间,但在一些细节方面依然保留了元代釉里红的特征,如红色晕散,不太鲜艳,受当时烧制技术等因素的制约,多呈现较淡或偏灰的色泽,个别器物上还有飞红的痕迹,或呈现暗红色,或为褐色,在当时就有“釉里黑”或“釉里褐”的别称。此外,在装饰风格来看,沿袭了元代的一些装饰风格,如红地白花、白地红花这两种工艺运用得非常普遍,形成了画风简练、布局舒展的艺术风格。
明永乐时期,政局相对稳定,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制瓷工艺取得长足的进步,使得大明瓷器在继承元代和明初洪武时期的基础上,又不断创新,此时的青花瓷器、釉里红瓷器,以及其它彩瓷的创烧,在中国陶瓷史上独树一帜,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
到了宣德朝,社会经济发展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阶段,在瓷器烧制方面,宣德时期有了明显的变化,再是因为废除了“匠户制”,发展和解放生产力,制瓷水平大为提高,这一时期烧制的青花瓷与五彩瓷,冠绝于世,成为我国彩瓷发展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成化斗彩是令人瞩目的成就,嘉靖至万历的青花五彩是运用斗彩工艺的又一种风格面貌,嘉、万时期有运用了黑彩的完全釉上彩出现,而明末时期有更多的表现。这一系列品种的发展,是明代彩瓷从简单釉上彩向完全釉上彩的趋于成熟过程,而各时期的彩瓷品种,乃各阶段性的产物。因为明代的这一发展过程似乎有向完全釉上彩发展的目标性而形成一种系列性,故我们可以把明代彩瓷统称为“大明五彩”。
自从宋代磁州窑红绿彩之后,作为对比色的釉上彩发展曾有长期停留。这主要来自于上层社会审美时尚的制约,例如明人曹昭《格古要论》说:“五色花者且俗甚矣”;正统宫廷也曾严令“禁江西饶州府私造黄、紫、红、绿、青、蓝、白地青花等瓷器”。[2]但到了成化一朝,皇室命景德镇御窑厂不惜工本大量烧造的御用瓷器中,斗彩尤盛。斗彩的特点,是高温的釉下青花与低温的釉上红、绿、紫、黄等颜色上下相 “斗”而生趣,清纯的釉下青花色泽为主,釉上色起点缀作用,利用烧造工艺得清雅之美。成化这种彩瓷风格被称为“成化斗彩”。
工艺,但装饰纹样趋于繁复,这使釉下青花往往只作为一种蓝色使用于画面,而发色浓艳的青花色与五彩中的各色形成满密繁丽而艳美的格调;与清淡雅致格调的成化斗彩相比,特别显出“浓艳”的视觉效果,这种风格被称为“青花五彩”。
嘉靖、万历以后,釉上彩基本成形。运用其工艺材质进行写意性彩瓷表现,颇有可观。
二、清代彩瓷的发展演变
清代康熙朝在提高了瓷质白度的基础上发明了釉上蓝彩,完善了釉上黑彩,而进入了釉上彩的高度成熟阶段。釉上蓝彩的发明,能够取代原先釉下青花的蓝色;釉上黑彩的完善,能够在瓷面上烧出光亮如漆的黑线。这两项标志了康熙五彩的工艺水平。而瓷质白度的增强,能充分展现釉上彩的颜色美。由于釉上彩陶瓷工艺各方面条件的完全成熟,使之能烧造出明清彩色版画那样的传统绘画效果,其用色之美深受社会欢迎。
也是在康熙时期,宫廷里发展了“珐琅彩”。这是专门为宫中烧制的御用瓷。开始时珐琅彩为清宫秘藏,品种少,产量少,质地精,传世品一般人很难见到。其特点,一是彩料的化学成分中含有大量的硼;二是色彩凝厚、鲜艳、油亮,能追求油画效果;三是胎体轻薄。
珐琅彩原来是画在金属上的,金属珐琅器大约在一世纪末由阿拉伯地区传入中
嘉靖、万历年间,继续运用斗彩烧成国,而画珐琅据传是明朝弘治年间由西方
传人中国的。因清代康熙皇帝喜欢,专门邀请了法国的画珐琅艺人进入清内廷珐琅作;并且,选拔了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视频同步文稿】梁冬对话倪海厦七讲合集(可打印).pdf VIP
- 线控器 使用安装说明书 适用型号:KJR-90WBK.pdf VIP
- 《保卫管理员》(基础知识)有答案.docx
- _万有引力定律.ppt VIP
- 6.1.3+离差平方和、方差与标准差+课件+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pptx VIP
- DB34_T 4379-2023 农村房地一体不动产确权登记技术规程.docx
- 苯中毒多学科决策模式中国专家共识(2025版).pptx
- 2024新人教版初中英语单词表汇总(七~九年级)中考复习必背 .pdf VIP
- 高级值班机工(值班机工)见习记录簿(案例参考)专题二.pdf VIP
- 医院临床路径管理简介课件.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