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水力排砂采油技术在稠油开发中应用
浅谈水力排砂采油技术在稠油开发中应用
[摘 要]在王庄油田的开发中,油井出砂严重、套损一直是制约开发中期热采井提效的主要因素。由于稠油井经过多轮次吞吐后,位于储层边部的井因受地层细粉砂和粘土颗粒堵塞严重影响,防砂有效期短、周期产能递减大。同时,油层套管受热胀冷缩和地应力的挤压影响,也易造成套管不同程度的损坏。通过改变思路和工艺技术攻关,采用水力排砂采油治理热采出砂及油层段套损井,在王庄油田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下步其它热采出砂及套损井的治理提供了有效手段。
[关键词]水力排砂采油;出砂井;套损井
中图分类号:TE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30-0350-01
一、水力排砂采油机理
水力排砂采油是指在油井举升工艺上采用水力排砂泵,以喷射水动力混合液为驱动力的采油方式,主要目的是为了把近井地带及地层出砂,用动力液携带出井筒,达到排砂采油的目的。水力排砂泵具有较强的排砂能力,在油井产出液含砂量小于10%的条件下能够正常生产;混合液可大幅度降低原油粘度,不用采取辅助降粘措施;携砂采油可防止生产过程中砂埋油层。
二、水力排砂采油治理热采出砂井
位于储层边部的热采井经过多轮次吞吐后,因受地层细粉砂和粘土颗粒堵塞严重影响,防砂有效期短、周期产能递减大。而传统的治理方式以防砂为主,一般采用机械防砂、化学防砂和复合防砂,这三种防砂方式对于一些易出砂油藏往往均不适用。于是我们转变思路,采用水力排砂采油技?g,由“防砂”转向“排砂”,把近井地带及地层砂排出井筒,实现效益化开发。目前,应用水力排砂采油治理热采出砂井在王庄油田郑41-斜2井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郑41-斜2井区现状
王庄油田郑41-斜2井区位于山东省利津县王庄乡王庄油田南部,构造上处于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西段,为凸起边缘地层超覆油藏。郑41-斜2井区油层为沙一段1组,含油面积2.2km2,地质储量100×104t,油藏埋深-1210~1250米,地层倾角1°-2°。主力含油层系为河流相沉积。岩性以浅灰色含砾、砾状砂岩及粉细砂为主。储层高孔、高渗,孔隙度20.9-42.9%,平均34.4%,渗透率610-3200×10-3m2,平均1780×10-3m2,其中主力小层物性较好,渗透率为1970×10-3m2,非主力小层物性较差,渗透率平均800×10-3m2。储层非均质性严重,渗透率变异系数0.6-2.3。层内物性夹层发育,多为油干间互层。综合来说,郑41-斜2井区沙一段油层受岩性与构造控制,油藏类型为常温、常压、中高渗透、薄层层状强水敏特稠油油藏。
郑41-斜2井区于2009年投入开发,一直采用一套层系283×200m的反九点井网蒸汽吞吐开发模式。该区块因储层出砂严重、防砂后近井地带容易堵塞等问题,造成开井数少,日产油能力低。
影响该块开发的主要问题是地层出砂严重,防砂有效期短,造成低效井和长停井多。经过对比两次防砂油井的生产情况,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出现了油井防砂后第一周期生产情况最好,周期产油最多,周期平均单井日油和油汽比最高,经济效益最好。二是油井每次防砂后,随着吞吐周期的增加生产效果越来越差,生产天数、周期产油、周期平均日产油能力和油汽比逐渐下降。由于油井出砂严重,直接制约了该井区的效益开发。
(二)造成郑41-斜2井区低效的主要原因
1、地层砂粒度细,且出砂量大。因此对防砂工艺要求高,防砂难度大,同时也很易造成粉细砂岩的聚集导致地层堵塞。
2、油层胶结疏松。由于油层埋藏浅,结构疏松,原油粘度高,携砂能力强,导致生产过程中细粉砂运移,并堆积镶嵌在防砂滤管上造成堵塞。
3、粘土含量高。由于该块粘土含量较高,并且粘土矿物中蒙脱石呈膜状或片状充填,遇水膨胀破坏后对储层孔渗的伤害最大。
4、高温高压蒸汽对地层出砂的影响。
5、二次运移。在注汽过程中地层砂的二次运移也增加了地层出砂的程度。
(三)水力排砂采油治理出砂井效果
针对郑41-斜2井区地层细粉砂运移堵塞严重特点,采用水力排砂采油技术将近井地带的粉细砂排出,增加近井地带的渗透率,提高效益。
该项措施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具有较强的排砂能力,在不进行机械防砂的油井产出液含砂量小于10%的条件下能够保障其正常生产。二是混合液可大幅度降低原油粘度,不用采取辅助降粘措施。三是携砂采油可防止生产过程中砂埋油层,生产周期内能实现携砂采油生产,并能显著提高生产效益。
在郑41-斜2井区,已实施水力排砂泵采油治理出砂井8井次,目前已结束周期井共4口。对比治理前后效果,阶段增油4294吨,平均单井周期增油1074吨,使低效、无效井转化为高效井,提高了区块整体开发效益。
三、水力排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迅达3300AP电气原理图(中文精简版).pdf VIP
- (精品)《雨人》中英文台词剧本完整版.docx VIP
- 2025-2026学年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2024)岭南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上市公司应对证券民事索赔100问.pdf VIP
- 【继续教育】水质PH(每日一练).pdf VIP
- Lenovo联想 服务器 ThinkServer TS560 说明书.pdf
- Q/GDW 364-2009《单相智能电能表技术规范》及编制说明.doc VIP
- 社会保障学 高教版 第16章--扶贫开发.ppt VIP
- 《2和5的倍数的特征》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PPT课件.pptx VIP
- 甜梦口服液与丁螺环酮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疗效对比.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