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沈从文诗论.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沈从文诗论

浅谈沈从文诗论   摘要:学术界目前对沈从文的研究主要注目于小说和散文这两个领域,很少有人专门研究过他的诗论。事实上,沈从文虽然没有直接进行过诗歌创作,但他在部分通信和杂文中却显现出丰富的诗学观念:坚持诗的艺术性,以诗情的“真”、诗人的“善”和诗体的“美”为标准评诗。   关键词:沈从文 诗歌情感 艺术性 创作目的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沈从文用清新妙笔塑造出了梦幻般的“湘西世界”,赋予了他本人及其小说珍贵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纵观现代文坛,沈从文是新文学史上极少的未进行过新诗创作的文学大师,这也是现代新诗研究中很少有论及沈从文的原因。但从他的小说或游记散文中分明能感受到浓浓诗意;更为重要的是,像沈从文这样一位“局外人”对新诗的独到见解,值得我们去认真研究。   沈从文谈及新诗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其文论的《废邮存底》、《新废邮存底》等篇章中,大致可以划分为内外两个方面。      一      首先,沈从文从新诗的本体出发谈新诗。   (一)沈从文认为诗是诗人对现实生活真实的、个人化的感情抒写。在《谈朗诵诗》一文中,沈从文提到当时的自由无韵诗在朗诵过程让旁人有些犯困,但是由诗人“自己读来,轻重缓急之间见出情感,自然很好听。”①(P193)唯作者才最能了解诗作的内在节奏,也最能准确把握朗诵的语气、节奏,让听众更明白诗情所指,可见个人情感对于诗歌的重要。在《习作选集代序》一文中,沈谈及文学创作时指出“一切作品都需要个性,都必须浸透作者人格和感情,想达到这个目的,写作时要独断,要彻底地独断!”①(P228)诗人的个人情感抒发才是诗的生命,沈从文在《论闻一多的》中再次强调“带着惊讶,恐怖,愤怒,欢悦,任情的歌唱,或谨慎的小心的低诉,才成为一般所认可的诗。纤细的敏感的神经,从小小人事上,作小小的接触,于是微带夸张,或微带忧郁,写成诗歌,这样诗歌才是合乎1920年来中国读者的心情的诗歌。”①(P312)诗歌是内视点文学,“内视点就是心灵视点,精神视点。”②(P20)其重在体验世界,以对世界的情感反应来证明自己的优势,披露心灵世界的精微。这就要求诗人付出真情,一味地“为赋新词强说愁”或无病呻吟不仅不能创作出佳作,反而会败坏诗歌受众的审美能力。   (二)诗的情感并非简单直白地表现,其高度精神化和审美化的文体特征决定了诗歌创作并非传递信息和“达意”,而是诗人艺术能力、文化素养和生活体验的展现。沈从文在《给一个写诗的》中提到“胡乱写一点感想,不能算诗,思想混杂信手挥洒写来更不成诗。好诗同你说的那种天才并无关系,却极与生活的体验和功夫有关系。因为要组织,文字在一种组织上才会有光有色。你莫‘随便’写诗,诗不能随便写。应当节制精力,蓄养锐气,谨慎认真的写。”①(P7)“单是文字同思想,不加雕琢同配置,正如其他材料一样,不能成为艺术。”①(P8)好诗并非随意表达一下感情就可以,有好的思想,并不能等同于一部伟大作品,那还离不开好的表现形式。“一个作家不注意文字,不懂得文字的魔力,有好思想也表达不出这种好思想。我意思是一个作家应了解文字的‘性质’,这方面知识越渊博,越容易写作品。”①(P50-51)诗是文字的舞蹈,诗人所能展示给读者的是文字的安排组合,诗人的感情全部都寄托在诗的外在形式上。诗的语言并不同于一般语言,它是“不接受通常‘文理’的管束。”②(P107)对于早期新诗中的大白话,沈从文也是不赞赏的。正是因为诗歌语言的特殊性,所以它并不是能简单随意写出的,诗的语言是诗人经过锤炼方得出的。在《中国现代作家论》中,沈从文多处赞叹诗人的技巧,比如在《论闻一多的》中他曾说:“使我们从那手段安排超人力的完全中低首,为那超拔技巧而倾心,为那由于诗人做作手艺熟练而赞叹。”①(P316)在《论焦菊隐的》中又说:“焦先生比一般人皆为小心的把那些文字攫到,而又谨慎又天真的安置到诗歌中的。比一般作品的风格要求皆低,比一般作品表现皆自由,文字却比一般作品皆雕琢堆砌。”①(P317-318)   诗的技巧具有特殊性,“把写诗当成比写创作小说容易的,把写诗当成同写杂感一样草率的,都不容易攀到艺术高处去。”①(P8)诗与小说、杂感(散文)具有明显的区别,其价值并不在小说、散文所擅长的叙事,完整地情节叙述和物象描绘反而会破坏诗情的表露。   写诗的技巧首先表现在诗人对自我感情的把握上,沈从文认为写诗应该戒除太热情,“这种热情除了使自己头晕以外,没有一点好处可以使你作品高于一切作品。”①(P8)失控的情感爆发,容易使诗情散乱,做口号式的呼叫,失去了诗本身的审美性。诗情是需要沉淀的,在度过情绪的最高峰后再进行创作,“那些写得出充满了热情的作品的人,都并不是自己头晕的人。一个作家必需使思想澄清,观察一切体会一切方不至于十分差误。”①(P8)“诗是歌唱生活的最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