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石涛艺术影响.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石涛艺术影响

浅谈石涛艺术影响   摘要:石涛是清初力主革新的艺术大师,他杰出的艺术成就对他所处的时代及其以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除了绘画书法本身的影响之外,主要体现在他的艺术思想上。他的艺术理论《苦瓜和尚画语录》是我国传统美学理论的重要著作,辩证地看待石涛的影响。全面地理解石涛的绘画理论,有助于我们正确地对待传统与创新的关系,从而能够正确指导我们的艺术创作。   关键词:影响 创新 传统 辩证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1)06-0053-02      石涛一生用众多的绘画实践着自己的绘画理论,在实践中他善于思考,长于学习,勇于创新,表现在其绘画中便是奇诡多变、时时出新,其造形、构图、笔墨、皴法、设色等常常出人意料,即使在同一个时期,甚至在同一部册页中的作品也会给人以变幻莫测之感。谢稚柳在《石涛画集》序言中具体分析了石涛的绘画成就,指出“他的绘画,绝不是据守于一种形体,而是配合了多种多样的笔势,如肥的、瘦的、圆的、扁的、光的、毛的、硬的、柔的、破的、烂的、深的、淡的、湿的、干的,以及婉媚的与泼辣的、飞舞的与凝重的等等,凡是笔所能表现的形态,都毫无逃遁的淋漓尽致的描绘出来,同时他网络了先进的技法,丰富了自己的艺术创造。形成了自己不平凡的、多样化的风格。”   石涛在绘画技法上敢于破除成法,似乎笔、墨、水、纸所能呈现的所有效果都出现在他的画中,实际上是因为石涛对古人师法之广博、对造化感悟之深刻,许多技法上的创新是对古法的重新演绎、对造化的真实写照,直触绘画本质。他在中国清代绘画史上的地位是无人可比的,即使放在整个中国绘画史中,像石涛这样在绘画实践和绘画理论上都有巨大建树的大家也是屈指可数的。这些使石涛在他身后三百多年的画坛中有着重大的影响。      1 对当时画坛的影响      石涛是清初画坛“创新派”的领袖人物,其理论和绘画作品在当时影响非常大,与其交往的画家无不受其影响,如梅清的绘画开始影响石涛到后来反受石涛影响。特别是对其后“扬州画派”的影响。“扬州画派”是在石涛去世以后在扬州形成的一个职业画家群体,虽然他们或精于山水、或妙于花卉、或工于人物,笔墨各具面目。在画坛自成一家。但他们在绘画风格和美学倾向上却有相似之处,最突出的是:与画坛主流派摹古追求背道而驰,他们不拘成法,勇于创新,直抒胸臆。这些都直接来源于石涛对他们的影响。   其中郑燮艺术成就最大。他一生画兰竹,书法创“板桥体”,留下大量论画诗跋,这些成就的取得无不师法石涛。他画兰竹,直接取法石涛。曾说:“石涛画竹好野战,略无纪律而纪律自在其中,燮为江君颖长作此大幅,极力仿之。”“石涛和尚客吾扬十年,见其兰幅极多,亦极妙。学一半,撇一半,未尝全学。非不欲全,实不能全,亦不必全。”他写兰竹学石涛求其“法”,而不学其面貌,真正将石涛的绘画和理论精髓参透。高翔直接师从石涛:汪士慎早年写山水“用笔傅色,似与石涛仿佛”(庞元济语);李解工花卉,“在扬州见石涛和尚画,因作破笔破墨画益奇”(《花卉册》郑燮语)。其他诸如金农、罗聘、黄慎、李方膺等等,无不受益于石涛。      2 对近、现代绘画的影响      封建社会末期,社会面临着一场巨大变革,石涛的绘画和理论中恣意纵横、具有生活动力的精神状态受到重视,人们用他去扫荡画坛原有的萎靡柔弱、了无生机的状态,唤醒人们重视生活、大胆创新的激情,石涛在去世二百年后一举成为画坛的旗帜。再至今一百余年的现当代中国画坛中,众多的画家因石涛的影响而卓然成家。山水画大师傅抱石一生推崇石涛,连名字中的“抱石”二字也是因此而改。他喜爱石涛画的奇纵恣肆、生机勃勃,更追慕石涛“我自用我法”“搜尽奇峰打草稿”和“笔墨当随时代”的绘画精神。在画法上并不持守石涛的技法,而是得力于石涛的绘画精神,师其心不师其迹,敢于破除成法,自创“抱石皴”。傅抱石作画状态极似石涛,往往解衣盘礴。放笔直扫,然后小心收拾,于磅礴大气中见精微,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面貌,实为得石涛真传。   齐白石对石涛也极为推崇,他曾说:“青藤、雪个、大涤子之画,能横涂竖抹,余心极服之。恨不能生前三百年。或为诸君磨墨理纸,诸君不纳,余于门之外,俄而不去,亦快事也。”济白石一生的诸多绘画主张与石涛也是一脉相承的。如“师法造化”、“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等等,他同样在绘画中实践着这些理论。   潘天寿曾深入研究《苦瓜和尚画语录》,在潘天寿《听天阁随笔中有他自己对《画语录》的理解:“济山僧《话语录》云:‘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矣。’故无法,画之始,有法,画之立。复融结于自然,忘我于有无间,画之成,三者一以贯之。”“苦瓜和尚云:‘搜尽奇峰打草稿’,‘搜尽奇峰’,是选取多量奇特之峰峦,为山水画布置时作其素材也。‘打草稿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