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温胆汤在神经内科疾病治疗中临床体会
温胆汤在神经内科疾病治疗中临床体会
【摘要】 目的 本文分析讨论使用温胆汤对治疗神经内科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接收治疗的典型案例进行回顾分析,探讨使用温胆汤进行加减治疗的方法以及效果和体会。结果 通过对患者进行辨证分型,针对性的开展温胆汤的加减治疗,均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结论 温胆汤是中医方剂中较为配伍合理方剂之一,具有较好的健脾理气好清热化痰作用,在神经内科症状中舌苔厚腻且滑脉的患者,首选温胆汤进行,临床效果较好
【关键词】 温胆汤;加减化裁;神经内科;视神经
温胆汤是一种古方出自《急备千金要方》,其中君臣药分别是半夏和竹茹,佐药主要有枳实和陈皮以及茯苓等,配合使药生姜和大枣以及甘草,总体看温胆汤的配伍较为合理,具有明显的健脾理气和清热化痰作用[1]。其中半夏辛温,燥湿祛痰,竹茹甘微寒,清热化痰;佐药具有理气化痰作用;使药能益脾且和胃。通过对此方进行加减化裁对于治疗神经内科舌苔厚腻并且脉相滑者,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详解案例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接收治疗的5例典型案例进行回顾分析,探讨使用温胆汤进行加减治疗的方法以及效果和体会。其中一例视神经脊髓炎(痿证),患者女性,44岁,视物模糊且双下肢没有力;口述自觉纳差且感觉神疲乏力,时而口干口苦以及腰膝酸软。一例顽固性失眠症(不寐),男性患者,49岁,失眠,患者口述3年前出现失眠。一例脑血栓形成的急性期(中风),男性患者,46岁,右侧肢体无力,入院前一天起床时右侧无力,言语不清。一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症),女性患者,56岁,5年内反复头晕,头晕每次持续一月左右,伴随脘腹痞满和胸闷欲呕症状。一例血管性痴呆(呆症)男性患者,65岁,记忆力。患者脑梗死4次,高血压病10年病史,多食肥甘厚腻物。
1.2 诊断方法
患者一:检查视力,左眼0.1,右眼0.2,上肢肌力为5级,下肢肌力为2级。患者舌质淡红,可留有齿印,表现苔厚腻微黄,且脉滑。通过辅助检查认为视觉的诱发电位延长潜伏期。经过胸椎磁共振显示:胸9处见长T1和T2信号。西医入院诊断视神经脊髓炎;中医诊断为痿证,证属痰湿化热且痰热内扰。
患者二:入院自诉夜寐困难、心烦、胸闷、痰多、口苦。3年内服用安定等药物,未改善睡眠。查体没有明显的神经内科定位的体征,观舌质呈现红色,苦黄腻,脉滑。经过西医诊断为顽固性失眠症;中医的诊断为不寐,证属痰热内扰且热扰心神。
患者三:血压Hg柱分别是160/90mm(0.133kPa=1mmHg),患者心肺腹无异常,神经查体结果为神清,伸舌右偏,言语欠清。淡红舌质,苔厚腻且微黄,脉滑。经过头颅的CT显示:大面积脑梗死。西医入院诊断是脑血栓形成急性期,中医的诊断为中风中经络,中医证属为风痰阻络。
患者四:入院查体内容包括血压:135/85mmHg,且心、肺、腹无异常,经过神经检查结果为神清,颅神无异常,肌张力正常。多普勒超声经颅检查为椎基底的动脉血管出现供血不足,CT检查头颅双侧椎动脉狭窄。患者舌质淡红且苔厚腻稍黄,脉弦滑。西医入院诊断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中医诊断为眩晕症,属痰浊中阻。
患者五:入院查体内容包括血压为170/90mmHg,心、肺、腹无异常。记忆力、计算力、判断力下降,CT头颅颅内多发脑梗死。观察患者舌质淡红且苔厚腻,脉滑。西医诊断为血管性痴呆,为脑梗死的后遗症,2级高血压病;中医诊断为呆症,症属痰浊蒙窍。
1.3 加减方法
患者一:主要进行健脾渗湿并理气化痰治疗,同时佐补肾强筋骨。药用方法:16g法半夏,12g茯苓,8g甘草和枳实以及竹茹,10g陈皮、杜仲和菟丝子,12g大枣,15g怀牛膝。
患者二:主要进行清化热痰并和中安神治疗。药用方法为:15g茯神,10g法半夏,8g甘草何枳实,竹茹和陈皮以及大枣和胆南星各10g,35g夜交藤,15g合欢皮,3g黄连。
患者三:主要进行化痰熄风通络治疗。药用方法为:20g茯苓,10g法半夏,8g甘草,枳实和竹茹以及陈皮、地龙、田七、厚朴各10g,12g大枣,20g鸡血藤和丝瓜络,8g大黄。
患者四:药用方法为:20g茯苓,法半夏和甘草、竹茹、陈皮、天麻各10g,8g枳实,12g大枣,12g白术。
患者五:药用方法为:30g茯苓,12g法半夏,10g甘草,12g陈皮,10g竹茹,8g枳实,15g大枣,30g石菖蒲[2]。
2 结果
患者一:1个月连服后,症状好转明显,查体视力:左眼0.8,右眼0.9。肌力双下肢恢复到4级,柱拐慢行。纳差、口干口苦、神疲乏力、腰膝酸软症状好转明显。逐渐消退厚腻苔。原方连服1个月改为每周服三天,每次加服1包参苓白术颗粒,每日3次。电话随访患者基本生活自理能力,临床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