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州回鹘与周边政权关系及其特点.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甘州回鹘与周边政权关系及其特点

甘州回鹘与周边政权关系及其特点   内容摘要:河西走廊内大黄山(又名焉支山)、黑山、宽台山把狭长的走廊地带分割成三个区域,甘州回鹘地处其中心区域――黑河流域,这里是河西走廊的主要农业区,自古为“胡汉交往”的繁华之地。河西地区相对于中原王朝来说地处边缘地带,在中央王朝强势不足的情况下,辖河西走廊各块绿洲的地方政权,很容易割据自立;而甘州回鹘相对于河西走廊这一弓形狭长带状区域,又处于心脏地带,沙州政权、吐蕃、党项、契丹等政权分列其东西。甘州回鹘落脚于此,要生存和发展,必须建立一套有利于自身强国的政治秩序。从现有史料进行分析,东连西压、南北争锋是其外交措施的主要特点。但由于当时政治格局和其他潜在因素的制约,甘州回鹘与周边政权的各种关系又呈现出更为复杂的情形,并最终灭亡。   关键词:回鹘;历史;民族关系;河西走廊;敦煌文献   中图分类号:G256.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106(2007)01―0079-08   甘州回鹘是9世纪晚期至1028年间由河西地区的回鹘人以甘州为中心建立的民族政权。这一时期,正是我国历史上大动荡、大分裂的时期。先是五代十国的对峙,继之又是辽、宋、西夏的争锋。中原如此,西北地区亦是如此,各藩镇、各民族,乃至各州县都自有政权,俨然独立王国,互不统属。甘州回鹘于9世纪40年代迁入河西走廊时,先归吐蕃所属,转而又受到归义军政权的统治。9世纪晚期,甘州回鹘的势力得到迅速发展,终于摆脱了归义军政权的统治,以独立的姿态登上了历史舞台。   甘州回鹘地狭人少,国力不足,但所处的位置却正在丝绸之路的咽喉要地,四面为各大强势所绕,故自其成立的那天起,就一直面临着生存危机,西面的沙州归义军――金山国政权及来自东北方的西夏为吞并河西走廊,进而控制中西交通要道――丝绸之路,一直对甘州回鹘虎视眈眈。故对身处夹缝中求生存的甘州回鹘来说,充分利用自身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政治空间的有利因素处理与周边民族、周边政权的关系,在其基本国策中起着主导作用。本文拟在前贤研究的研究上,从历史区域地理的角度,探讨甘州回鹘的地缘政治特征,不当之处,祈请识者指正。      一 甘州回鹘辖区的战略地位      河西走廊是一片特殊的地域,由于其特殊的地理概貌,使它既是东西方连接的桥梁和南北两大高原的交汇地带,又是一块相对独立的整体。其自然和交通条件较之走廊以北的漠北高原与以南的青藏高原,无疑要优越得多。河西走廊北部流入沙漠中的石羊河,经黑河下游的民勤和居延泽(今额济纳旗)再折向东行,是通往宁夏、河套以至蒙古草原的要径,南部穿越祁连山脉诸山口,又可通往青藏高原。河西走廊内部,大黄山(又名焉支山)、黑山、宽台山把河西走廊分为三个主要区域,每个区域又有一条较大的内陆河流,成为相对独立的小区域,它们自东向西分别是石羊河流域的武威、永昌平原;黑河流域的张掖、酒泉平原;疏勒河流域的玉门、敦煌平原。这三个流域是河西走廊的主要农业区。历史上大一统时期,中央政府在这里设置郡县“以隔绝胡与羌通之路”,并往往发展成为“胡汉交往”繁荣一时的国际性大城市,而在中央强势不足的情况下,河西走廊各块绿洲则能够割据自立,独霸一方。   甘州的位置正处在这三个主要区域中间的张掖地区,这里,相对于中原王朝来说,地处边缘地带,而相对于河西走廊这一弓型狭长带状区域,它又处于心脏地带,沙州、吐蕃、党项、契丹等政权分列其东西。可见,据有甘州之地,于东西向上,一方面可以控扼其以西的沙州政权以及西域诸族与中原的往来,另一方面可以与中原王朝合力以犄角之势对二者之间的地方政权构成威胁,达到弱敌壮己的目的。南北向正掌控着两条最主要的通道,一条是向北沿张掖河(今黑河、弱水)经居延海(今嘎顺诺尔)入北方蒙古高原的大道,另一条是向南经今民乐、祁连、峨堡穿越祁连山进入青藏高原的大道,这条道路至今仍为张掖至西宁的主干道。不难看出,甘州区域的地理位置有着重要的战略地缘地位,充分利用这一有利位置,是制衡诸政权,图谋自身发展的有利依托。   入居河西的这部分回鹘人,恰恰就找到了这个依托,得以在河西立足一个多世纪,与诸侯争锋。首先,建牙甘州城是其第一个依托点,一方面早期移居这里的回鹘人所构成的群落基础是其落脚于此的一个原因,另一方面,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是其控扼河西走廊东西的有利条件,这也是甘州回鹘无论是建牙前还是一度被打散之后,仍就要努力在甘州建牙,而没有向南纵深没入南山纵谷。其次,寻求中原王朝的承认是第二个重要依托。当然,在与周边地方、民族政权旗鼓相当的态势下,这不仅是甘州回鹘,也是其他各政权试图加以利用以制衡对手的必要措施,这可谓之“东连”。再则,利用其在交通路线上的有利位置,以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也是做为一个新定居的游牧民族所追求的目标。   甘州回鹘相对于其西侧的沙州政权来说,地理位置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