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猕猴桃黄腐病研究
猕猴桃黄腐病研究
摘 要 我们于2003―2005年对福建省建宁县新发现的猕猴桃果实病害黄腐病进行了研究,从病果上分离到拟茎点霉(Phomopsis sp.),通过柯赫氏法则验证其为该病的病原菌;明确了该病的侵染循环和发生流行规律;筛选出异菌脲、世高等几个较好的化学防治药剂和防治方法。??
关键词 猕猴桃 黄腐病 研究
我国南方发展猕猴桃的最大障碍因子就是病害问题。福建省建宁县是猕猴桃主产区,栽培面积1 330 hm2,年产量1.8万t 。随着栽培面积的扩大,猕猴桃发生的病害种类也越来越多,近几年新发现一种农民称之“黄熟腐病”的猕猴桃果实病害,在果实成熟期间和贮藏期该病害造成果实局部先期变软、果肉发黄、腐烂,严重的发病率高达60%。为防该病害,2003―2005年建宁县猕猴桃实验站和福建农林大学植保学院合作开展了研究,并于2006年12月通过福建省科技厅鉴定。??
1 材料与方法??
1.1 症状观察??
2003―2004年在福建省建宁县大南、马元、茶亭等猕猴桃果园采摘病果,观察果实外部症状用肉眼,观察病果内部发病情况,则解剖病果,并挑取病组织用压片染色法观察组织内的病原物。??
1.2 病原鉴定??
镜检观察病原物切片,再并将病菌分离培养和纯化,通过培养性状观察和病菌的形态鉴定、显微观察,确定病原物的属或种。??
1.3 致病性鉴定??
鉴定采用针刺接种法。选硬度一致的无病果,在超净工作台上进行针刺接种。供试品种为米良1号和金魁。每个品种选30个无病果,分2组处理。接种完毕,将接种果实放在灭菌的瓷盘中,置于室温下观察,记录发病时间、症状。从表现症状的果实上再分离培养病原菌,以鉴定是否与原接种菌一致。??
1.4 侵染循环和发生流行条件??
2004―2005年在高圳官福泉猕猴桃园对米良1号进行田间定株观察和定期镜检病原孢子形成和孢子萌发情况,开展越冬场所调查。通过套袋试验鉴定病害侵染时期,套袋从谢花后开始至采收前20天止,每隔1星期套1次、每次套20个果,经自然后熟、检查病果数。开展不同品种、不同果园地势、不同年份的病害调查,掌握病害的发生流行条件。??
1.5 综合防治试验??
防治试验2005年在高圳官福泉猕猴桃园(面积3.3 hm2),2006年分别在高圳官福泉猕猴桃园(面积3.3 hm2)、杨林赵宝生猕猴桃园(面积4.0 hm2)进行。防治措施为:结合冬剪,剪除病枝蔓,彻底清园并在修剪后喷1次3~5波美度石硫合剂;花蕾期喷1∶0.5∶200倍式波尔多液1次;谢花后交替喷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或10%世高可湿性粉剂4 000倍液,每隔10~15天喷1次,连喷3~4次,近成熟期再喷1次;幼果期结合喷药喷施0.3%钙肥2~3次。在果实成熟期随机采收200~330个果并在常温下分别贮放,每星期调查1次,调查时对后熟果剥开果皮观察果肉是否有黄腐症状,有则为病果,无则为正常后熟果,并统计各发病果率。??
2 结果与分析??
2.1 发病症状??
病害主要发生于猕猴桃采收期和贮藏期,发病初期果实外表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发展,果皮呈现暗色,后期受害果病斑微微凹陷,褐色病斑呈酒窝状,直径大约5 cm,发生在果实的一侧。凹陷病斑表面不破裂,在凹陷层以内的果肉呈淡黄色,当果实后熟时,部分病斑发展成为腐烂斑,在腐烂处有气泡产生,散发出酒精味。解剖病果可以看到病变组织从表皮逐渐向果肉深部扩展,观察病果肉压片可见大量菌丝,由于病害发生于果实成熟期,病果果肉变黄,当地农民称之为“黄熟腐病”。??
2.2 病原菌分析??
对病组织中的分离物经鉴定,确认为拟茎点霉(Phomopsis sp.)。在PSA培养基平板上,于25~26 ℃黑暗条件下培养4 天,菌落直径约为5.2 cm,初期菌落为白色,气生菌丝稀疏,呈羽毛状、绒状,7 天左右菌落表面略呈黄色,在培养基表面和底部形成黑色颗粒状物,即为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器为球形或扁球形,直径0.7~1.5 mm,成熟时具突起的孔;分生孢子两型,甲型分生孢子无色,单胞,椭圆形,通常两端各有1个油滴,5.6~8.8 μm×2~3 μm,乙型分生孢子钩状或丝状,12.5~20 μm×1.25~1.3 μm。??
2.3 致病性测定??
果实接种后第3 天,接种部位微软,第4 天腐烂,有气泡产生且散发出酒精味,第5 天接种部位表皮有较大的黄色晕圈,第6天病斑凹陷,剥开其表皮可见果肉变黄色,呈软腐状。从接种诱发的病果组织中重新分离到的病原物,其培养性状的形态特征与接种的病原相一致。通过柯赫氏法则可以初步确定,猕猴桃黄腐病的病原为拟茎点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独立制作与新好莱坞模式殊途同归.doc
- 独立医学院校基于师资来源教师分类管理研究.doc
- 独立后印度基础教育改革特点及启示.doc
- 独立坐标系统改造技术方案研究.doc
- 独立学院211人才培养模式构建.doc
- 独立学院1X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和教学改革探索.doc
- 独立学院90后大学新生适应能力浅析.doc
- 独立学院31办学模式下学生管理对策研究.doc
- 独立学院ERP沙盘模拟实验教学应用研究.doc
- 独立学院VHDL与可编程器件课程一体化教学探索.doc
- 专题04 天气与气候(期末真题汇编,广东专用)(解析版).docx
- 专题04 中国的经济发展(百题精选)(期末真题汇编)(原卷版).docx
- 专题05 建设美丽中国(专项训练)(原卷版).docx
- 专题05 建设美丽中国(专项训练)(解析版).docx
- 专题05 居民与文化 发展与合作(百题精选)(期末真题汇编)(解析版).docx
-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含答案和解析).docx
- 专题05 居民与文化 发展与合作(百题精选)(期末真题汇编)(原卷版).docx
- 专题05 居民与文化 发展与合作(期末真题汇编,广东专用)(解析版).docx
- 专题05 居民与文化 发展与合作(期末真题汇编,广东专用)(原卷版).docx
-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件《雨的四季》.ppt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