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儒家思想与中国社会.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单元儒家思想与中国社会.doc

PAGE \* MERGEFORMAT PAGE \* MERGEFORMAT 14 第一單元 儒家思想與中國社會 專題一 孔孟思想與儒家的發展 一、孔子生平及其思想 (一) 孔子的生平: 1.孔子精通禮、樂、射、御、書、數六藝,以好學知禮而聞名國內外 2.任官: ?51歲任中都宰(相當於今日縣長),因政績卓越,升任司空(掌水利、營 建)、大司寇,掌理魯國刑法和治安?因對魯國政治失望,周遊列國 ?68歲時回魯國,但始終未受任用 3.著述:即所謂「六經」,是儒學的文獻經典 ?刪修:《詩》、《書》、《易》、《禮》、《樂》等典籍 ?著作:《春秋》?以魯國史為主,用以彰顯其道 ◎孔子作春秋及其對史學貢獻 1.成書:以魯國歷史為基礎,運用周遊列國時所採集的史料 2.內容:紀錄統治階層人物活動的事蹟?經濟、文化很少記載 3.原則: ?據魯、親周 ?常事不書,詳內略外 ?對統治人物加以褒貶,達到正名的目的 4.貢獻: ?私人修史的開創者 ?開創編年體史書體例 ?屬辭比事?用簡單字句區分不同事態,選辭用字規定一些義例 Ex:殺無罪者曰殺、殺有罪者曰誅、下殺上曰弒 ?重人事不宣揚鬼神 5.缺點: ?記事太簡單 ?以個人主觀褒貶 ?意義: ?對古典文獻整理與傳承 ?使儒家成為中國人文精神的代表 4.病逝:因弟子顏淵、子路相繼去世,傷心過度而病倒,於魯哀公十六年辭世,享 年73歲 5.其弟子追述孔子一生的行事思想寫成《論語》一書 (二)孔子的思想: 1.中心思想:「仁」(內在德行)與「禮」(外在規範) ?「仁」的意義:主要是「愛人」,由愛自己的父母兄弟推廣到愛其他人,由家 庭擴展到社會 ?實行「仁」的方法:盡「忠恕」之道 ?忠?盡己 ?恕?推己及人 ?「仁」的表現 ?積極表現?「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消極表現?「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具體的行為表現:對父母有孝,對兄弟有悌,對朋友有信,對國家有忠,對人 有愛 2.思想的重點與價值:替人類提出一個解決問題的原則?即是「道德」 3.個人的修養方面: ?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 ?強調孝道 4.政治主張:「德治」、「正名」 ?德治: ?政治領袖應具備高尚的品德,以道德倫理來教化人民 ?必須使民「足衣」、「足食」、「因民之所利而利之」 ?治理人民不可「導之以政,齊之以刑」,這樣百姓只會求不犯法,並無羞恥之 心,要「導之以德,齊之以禮」,以培養人民的道德觀念,民風也將歸於淳正 ?正名: ?背景: A.春秋之世,禮崩樂壞?出現臣弒君、子弒父、少陵長、庶廢嫡等違背倫理的 行為 B.出現「禮樂征伐自諸侯出」、「政在大夫」、「陪臣執國命」等僭越現象 ?做法:孔子認為要維護周禮,須從「正名」開始?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 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 措手足 ?目的:使人們有一定的規範可遵循,使政治走上正常的軌道?只有名實相符使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才能防止僭越無度 5.捍衛中原文化:注重「夷夏之防」?曾言:「唯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 6.首開私人講學之風: ?精神: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啟發,言教、身教同時注意?不僅傳授知識,更重人格與道德的培養 ?特別要求士(君子)?重視道德修養,以「仁」為最基本道德規範 ?為學的態度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為學者當「多見」、「多聞」、「多識」、「學而時習」、「 溫故知新」、「舉一反 三」、「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重視思考?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重要性:終其一生「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故被尊為「至聖先師」 二、孟子生平及其思想 (一)孟子的生平: 1.師承子思:繼承並發揚孔子的思想,是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 2.周遊列國:仿孔子遊說各國,向諸侯推行其王道治國主張 3.歷史地位:是儒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但地位在宋朝以前並不高 唐朝 唐朝以前,荀子往往被認為是儒學正宗,中唐的韓愈著〈原道〉,把孟子列為唯一繼承孔子「道統」的人,孟子及其書的地位逐漸上升 宋朝 1.宋神宗熙寧四年:《孟子》一書首次被列入科舉考試科目之中,王安 石變法也推崇孟子 2.宋神宗元豐六年:孟子首次被追封為「鄒國公」,翌年批准配享孔廟。 3.南宋以後,隨著

文档评论(0)

shiyouguiz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