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石羊传统教育研究
石羊传统教育研究
[摘 要]石羊的传统教育相对于云南其他少数民族地区起步较早,内容丰富,其文化选择趋向于满足人们生产生活需要和精神追求。随着社会发展,现代教育在石羊的兴起使传统教育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探究石羊传统教育,对于保护民族地区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传统教育;教育理念;变迁
教育是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完善的,从最初的口耳相传、模仿学习,到现在规范式教育,经历了数千年。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随其所属社会形态的变化而变化。教育也可以是一种文化传递的方式,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其成员的社会适应能力,以求得最大限度的发展,并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古代的石羊商业繁荣,文教昌明,这与教育有着密切关系。
一、石羊尊孔崇儒的教育理念沿革
教育理念是人们对教育的一种超现实的理性认识和理想状态,它可以指导人们开展各种传统教育实践活动,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反过来还可以对教育活动本身进行反思和审查。尊孔崇儒是古代石羊的教育理念,它是由当时的社会、历史、文化、经济造就的。西汉时期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得益于盐业的发展,儒家文化较早就进入了石羊地区。据《汉书》记载,汉武帝时,遣司马相如到西南彝地蜻蛉一带,设讲坛讲学,提出了“教学授经,著有贤声”。“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10年),韩说、司马相如同开益州,领弄栋、蜻蛉诸县。是时,白井属蜻蛉,沐其德化,人皆感仰焉。”这里的“德化”,就是儒家的道德教化。
早期儒家文化在石羊的影响并不大,而是以“教学授经,著有贤声”为理念兴办学校,后来提出了“造塔坊以培文风而显文明”,彰显文化的繁荣昌盛。在这种思潮影响下,东汉时,益州太守蜀郡王阜提出“政化尤异,始兴学校,渐迁其俗”。宋代已设学,唐樊绰在其《蛮书》中写道:“土地肥沃,士人务学,盐井之利,赡于列郡”。元代开始设立儒学,令诸路、府官子弟均须入学。明清时期,儒家文化在石羊蓬勃发展。明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至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明朝在楚雄彝族聚居区,增设儒学,选拔彝族土官的“子孙弟侄之俊秀者,以教之”。孔庙是传播儒家文化重要的办学场所,孔庙始建于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清康熙14年(公元1681年)年间平息了“三藩之乱”后,康熙大张旗鼓地提倡尊孔、崇儒,重教兴学,强化思想文化建设。康熙25年御赐“万世师表”这块匾后,当地的提举司便开始扩建文庙,筹备着竖孔子铜像,直到康熙52年孔子铜像历经7次铸造完成。这些举措,强化了儒家文化在石羊的地位,用儒家文化的纲常伦理来的教化和统治人民,使尊孔崇儒的理念深入到当地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从古代文化教育和科举考试的实际情况来看,尊孔崇儒的思想极其浓厚。《重修龙吟书院记》云:“井中人士学以致道,得所依归,夫士之学以心性为基,以道德为垣,以仕义廉耻为牖,士不可败其基,丧其垣……”。《提举刘公重修学宫碑》说:“盖学宫者,风俗人心之本也。……遍颜天下学宫,以彰尊崇至圣之意。亦无非欲,正人心而厚风俗也。”石羊在清乾隆年间,政府除增加土司子弟儒学进取名额外,要求在“夷倮乡村,多设义学,以为变俗之方”,允许当地的少数民族接受教育。光绪33年,在石羊创办了女子高等小学,使男女都有了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
二、石羊传统教育的形式与内容
(一)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是一种相对稳定的教育形式,人们可以循序渐近地学习一些基本知识和技能,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知识水平。在传统社会里,学校教育主要有私塾、州学、府学、县学、书院等。汉代时,教育思想在石羊开始萌芽,但一直都没有形成相对稳定的教育教学机构。直到明代,由地方官、绅举办书院、义学和社学,同时,私塾和学馆也相继出现。明洪武年间,建立了白盐井提举司学宫。学宫教学设礼、射、书、数4科。习“礼”即宫发经、史、律、诏、礼仪各书,令生员熟读精通,设“射圃”习射练武。习“书”是临人法帖,日习500字,习数“须精通《九章算术》”。明永乐十一年(公元1418年),开始出现由灶绅捐资、官方主持的社学。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1620年),陆续建立了绿萝、张公、龙吟、灵源四所书院。书院是不分班级的,阅读的书目主要是四书五经,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指导为辅。雍正年间石羊有八所义学,义学没有统一的教材,随科举考试内容而定,多为儒家经典。分蒙学和经学两个阶段施教,蒙学学习《三字经》、《百家姓》、太公家教》、《性理宇训》等,经学学习《论语》、《孟子》、《中庸》、《书》、《诗》、《大学》等,教学方法主要是朗读、背诵、抄写、然写。清末,废科举兴学校,全国各地开始大量办学。石羊当时有16所初等小学校,1所高等小学,共709名学生。初小是四年级以下的教育,相当于学前教育。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中国气泡水行业深度调研与行业竞争对手分析报告.docx
- 高等教育学教学课件电子教案全套课件.pptx VIP
- 46桂阳县方元镇秀里村和荷叶镇山田村历史遗留砷渣污染场地风险管控项目附件文本.docx VIP
- 2024人教版PEP英语三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教案含反思.pdf
- 课题材料目录.pdf
- 美好生活劳动创造-中职生劳动教育教程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pptx VIP
- 第十四届全多媒体课件大赛获奖作品名单-初中组.doc VIP
- 湖北省武汉市2020年中考英语真题(含答案).docx VIP
- 2026届高考写作指导:先行者与后来者作文主体段讲解.pptx VIP
- 《GBT_20801.1-2020_压力管道规范_工业管道_第1部分_总则》.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