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宋词中梅花意象.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简析宋词中梅花意象

简析宋词中梅花意象   内容摘要:梅清姿神韵,是我国的传统名花。梅花有傲雪抗寒的斗争精神,与松、竹一起被誉为“岁寒三友”。梅又有孤高亮节,不同流合污之品格,所以又与兰、竹、菊一起被誉为“四君子”。但在中国的传统名花中,梅花是后起之秀,不像桃李、芍药、荷花那样显眼。“《离骚》遍携香草,独不及梅。六代及唐,渐有赋咏,而偶然寄意,视之亦与诸花等。”到了两宋时梅花最终被推为“群芳之首”,成为了崇高文化的象征。爱梅和咏梅已成为宋代社会的一种普遍风尚。   关键词:宋词 梅花 意象      一.宋词梅花意象概述      宋人爱梅,所以宋词中很多作品描写梅花的“暗香疏影”之姿,如曾?V有“清友,群芳右,万缟纷披兹独秀,天寒月薄黄昏后”(《调笑令?清友梅》)描写了黄昏后独立摇曳在寒风中的一株寒梅,词人以花孤芳自赏。贺铸《南歌子》:“傍水添新韵,横墙露粉颜。夜来和月起凭阑,认得暗香微度有无间”,写水傍墙边有一株斜梅,冰清玉洁,柔和的月光下发出淡淡幽香,神色味俱佳。宋代无名氏《南乡子》也云:“雪态冰姿巧耐寒,南北枝头香不断”,诸如此例,举不胜举。这些可谓梅花表层特性描写,寄托了词人的审美情趣与审美态度。   梅花傲雪不与众花争艳又给人孤芳之感,刘学萁《贺新郎?再韵赴梅》明言梅花“孤芳复与群芳别”,赵长卿《探春令?赏梅十首》之二曰:“芳心自与群芳别,尽孤高清洁”,李坦然《风流子》中赞梅花为“别是一般,孤高风韵”,均体现了宋人咏梅,孤芳自赏的审美心理。其次,宋人特别重视梅花的凌寒之性,喜赞赏梅花傲雪抗寒的斗争精神。如叶梦得《南乡子》:“山畔小池台,曾记幽人著意栽。乱石参差春至晚,徘徊。素景冲寒却自开。”乱石中的一株梅树,独自在严寒中盛开。贺铸《南歌子》:“心蹙黄金缕,梢垂白玉田。孤芳不怕雪霜寒,先向百花头上探春。”鲜艳的白瓣黄蕊的梅花,不怕霜雪的严寒,率先在百花之先绽放探春。而辛弃疾词中的梅花更是不畏严寒,在风雪飘零中“先出岁寒枝”,《江神子?赋梅》:“暗香横路雪垂垂,晚风吹,晓风吹。花意争春,先出岁寒枝。”宋人赞赏梅花的傲雪抗寒,深受它的高洁品格的影响,同时也用这种精神鼓舞和熏陶自己。   宋人用梅花的高洁品性,衬托自身的气节操守。苏轼满腹经纶,但遭遇十分坎坷,曾与当政者意见不合而自求外任,元丰二年还因乌台诗案入狱,险至丧命。他曾作《定风波?红梅》词,称赞红梅标格为“偶作小红桃杏色,闲雅,尚馀孤瘦雪,霜姿。”他身处逆境,宁肯自怜幽独,也不愿屈服现实,这正映衬了梅的高洁本性。梅花不嫌贫爱富,不论是在凄凉的竹篱茅舍边,还是在富贵的琼楼玉宇中,它都是一样傲雪怒放:“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横斜,野人家。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郑域《昭君怨?梅花》)梅花更无意争春,俯视群芳的标格:“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冷清的驿站旁,残断的小桥边,饱经风雪摧残的梅花在黄昏里独自开放。它无心和百花争艳,任随百花嫉妒。即便是飘落在道边,遭受车马的践踏,化作泥土尘埃,它的清香仍一如往昔。词中每一笔都将梅花品格与人的品格融合在一起,梅品即人品,表达出物人同一的审美意境。      二.宋词中的梅花典故      梅花资质幽雅,清香可人,不畏残冬的风雪,把春色带给人间。故在我们传统的审美意识中,梅花之美,不仅在于它的形貌,更在于它的精神。现实社会生活中,它一直被看作是高洁人品的象征,所以宋人甚爱梅。宋词中吟咏梅的高洁品质,也有宋人引用的几个典故,这些典故寓意很深,使得词中梅意象也上升到超越宋词本意的另一个层面之上。   1.梅妆――天真妩媚之代表   宋人女子妆扮多喜花妆,宋词中提及较多。花妆则以梅花最多。《太平御览》引《杂五行书》云:“宋武帝女寿阳公主,人日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公主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皇后留之,看得几时,经三日,洗之乃落。宫女奇其异,竞效之,今‘梅花妆’是也。”此后,寿阳公主以及她的“梅花妆”也大量的出现在历朝历代词人咏梅的诗词中。   吴文英《玉楼春》写京市舞女妆扮为“茸茸狸帽遮梅额,金蝉罗翦胡衫窄”,“梅额”即是梅妆。黄庭坚《诉衷情》写女子于霜冻后不顾天气寒冷而“呵手拭梅妆”。又如柳永《瑞鹧鸪》:“寿阳妆罢无端饮,凌晨酒入香腮。”李坦然《风流子》:“谁道寿阳妆浅,偏入时宜。”毛滂《浣溪沙?月夜对梅小酌》:“蜡烛花中月满窗。楚梅初试寿阳妆。麒麟为脯玉为浆。”王庭??《临江仙》:“闻道寿阳如许好,晨妆洗尽微殷。可怜玉骨瘦孱孱。”陈允平《花犯》:“报南枝、东风试暖,萧萧甚情味。乱琼雕缀。幻姑射精神,玉蕊佳丽。寿阳宴罢妆台倚。”周密《满庭芳?赋湘梅》:“玉沁唇脂,香迷眼缬,肉红初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