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粤东客家傀儡戏考察与研究
粤东客家傀儡戏考察与研究
摘 要:在粤东民间的喜庆寿宴、节日社火等礼仪活动中,流传着一种古老的民间戏曲――“傀儡戏”。傀儡戏是一种由演员从上空提线操纵木偶进行表演的民间戏曲。粤东傀儡戏在表演上继承了中原傀儡戏的表演精髓,并吸取了当地客家文化的诸多成分,在表演风格上拟形入神、别具一格,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和人文价值。本文以粤东五华县傀儡戏为研究对象,对傀儡戏的渊源、艺术特征和生存现状进行了考察研究,为我们进一步研究客家民俗艺术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傀儡戏 粤东客家 艺术特色 拟形入神 保护
在粤东民间的婚庆、寿庆和节日社火等礼仪活动中,流传着一种古老的民间戏曲――“傀儡戏”,客家人亦称“悬丝戏”。千百年来,傀儡戏以其巫觋的文化潜质和“沟通人神”的独特功能,一度活跃在我国民间的各类民俗活动中。特别在粤东客家,客家人习重礼俗,无论是喜庆寿宴还是节日社火都喜欢邀请傀儡戏来煽情助兴、娱神娱人,傀儡戏已经成为客家人精神文化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本文调查地点位于粤东的五华县,五华县境内丘陵地貌,山多地少,经济较为落后,传统民间戏曲在这一带保存的较为完整。傀儡戏是一种由演员从上空提线操纵木偶进行表演的民间戏曲,其表演风格“拟形入神”、别具一格。粤东傀儡戏的戏棚大多不到六平米,但只要傀儡一登场,便可驰骋千万里,呈现出千百年的历史画卷。
一、“傀儡戏”的历史渊源
1.“傀儡戏”的起源
关于傀儡戏的起源,我国古代有一段趣事。相传刘邦率军队进平城休整,却被匈奴王冒顿之妻阏氏率兵围困。一个月后,汉军粮草吃尽,军心浮动。此时,谋士陈平探得,冒顿是个好色之徒,阏氏经常醋海兴波。陈平利用阏氏的心理特点,召集城中工匠制作木偶美女,再令士兵们提木偶美女在城墙孔穴之处手舞足蹈。阏氏误以为城中美女如云,当心攻下后,冒顿再选妃纳妾,便下令退军。刘邦登基后,感念“木偶美女”有功,将这些木偶作为国宝珍藏在御库中。到汉文帝时,乐舞兴盛,汉文帝命乐府仿造傀儡,在宫廷为嘉宾和达官贵人演出,还??为敬神驱邪的仪式。
在我国历史上,福建闽南一带是傀儡戏是最为兴盛的地区之一。据西班牙使者胡安?门多萨在《中华大帝国史》中记载,西班牙奥斯定会士公使团,于明万历三年(1578年),由菲律宾来泉州时,在官府宴会上就看到傀儡戏的演出。清代蔡鸿儒在他撰写的《晋水常谈录》中称:“泉人最攻此技(傀儡戏)”。
2.粤东“傀儡戏”的渊源与发展
据粤东五华县林华堂傀儡戏班的老艺人李寿添(1919―)口述,粤东傀儡戏是明朝初年由福建传入。在《广东省志――文化艺术志》第三章中也记载:“傀儡戏主要流行于兴梅、潮汕地区,潮语地区又叫柴头戏,是明朝初年由福建传入广东潮州而后在梅州、兴宁及东江一带流行。唱汉调为主,间唱客家山歌,对白一般用客家方言。”①可见傀儡戏在粤东的流传至少有600多年的历史。
粤东一带,每逢传统节日、民间喜庆、神诞庙会都要请傀儡戏班登台演出助兴,傀儡戏班也因此与日俱增。至上世纪初,五华已拥有20多个傀儡戏班,如林华堂、新华堂、应华堂、江东剧社等,表演艺人达到200多人。民国19年,五华傀儡戏班更远涉重洋,到达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演出,深受华人华侨的赞誉。2008年6月,五华傀儡戏被国务院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二、“傀儡戏”的艺术特征
1.木偶与道具
粤东傀儡戏的木偶造型精细,表演上惟妙惟肖。木偶在制作上由头像、身躯、四肢三部分组成。木偶的头像分生、旦、净、丑、公、婆等几个脸谱。木偶的身躯制作要根据剧本的要求来确定木偶的身躯大小、形态规格,确定丝线的长短,并分段用沙纸包裹丝线。木偶的四肢制作通常选用樟木,分上肢、下肢、手脚掌三个部分组成。
傀儡戏的道具在制作类型上一般分动物类、植物类和实物类三种。每种道具都根据剧情的要求来制作,各种道具表演时又千变万化。如《水漫金山》的水族制作,道具既夸张又逼真,时而各类道具又进行不同的组合,令整场表演栩栩如生、精彩纷呈。
2.演出剧目
演出剧目一般分两类,即传统剧目和杂耍剧目。传统剧目是一种以历史人物、民间传说和民间故事为题材,经过历代傀儡戏艺人不断锤炼而形成的一种规范的剧本,共有43个传统剧目,如《大闹天宫》、《宝盆乖乖》、《孟姜女》等。杂耍剧目则是一种以群众的日常生活为素材,多视角反映社会的不良现象或独特地域风情的杂耍小戏,共有12个剧目,如《盲曾有》、《卖杂货》、《藏族舞》等。
3.人物角色与音乐特征
粤东傀儡戏是一门综合的艺术,既是表演艺术,又是造型艺术;既是音乐艺术,又是语言艺术,每一种符号元素都带有浓浓的“客家特色”。
(1)人物角色
粤东傀儡戏的人物?谱常以柚木精心雕塑而成,根据人物的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