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纳兰容若边塞词艺术个性研究
纳兰容若边塞词艺术个性研究
内容摘要:从词的价值体现和情感表达,纳兰容若边塞词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存在物。在作词的时候,纳兰容若将闺中情与塞外风景结合在一起,体现出边塞题材与婉约词的相对统一。从而塑造出纳兰容若独有的艺术个性。纳兰容若词的表达来源于自己的人生经历情感的认同。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词中情的表述更加充分,并不过于体现塞外景物的描写。本文就纳兰容若边塞词的艺术个性展开论述。
关键词:纳兰容若 边塞词 艺术个性
在清代,纳兰容若被称为“国初第一词手”,同时也是北宋以来的第一人。纳兰容若的词不同于其他词作家。纳兰容若以其特有的作词手法照亮整个词坛,并且成为清初词学的代表人物。人们在研究他的词时,被词中缠绵悱恻的爱情所折服,感念于他所表述出来的悼亡、凄婉的词风。但是相对于而言,纳兰容若的边塞词较为豪放,有的也表现出荒寒凄苦。通过边塞词,可了解纳兰容若的另外一方面。事实上,纳兰容若是将婉约词风雨边塞题材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创造出边塞词。因而,他的边塞词不仅有传统边塞的雄扩之意,同时也通过词发现作词人的独特情感,以独特的形式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通常来说,边塞词并无严格的定义,只要是以边塞景观、边地战事为题材的词均可称作为边塞词。相对比而言,纳兰容若的边塞词形成一种独特的审美情境。
1.真实的纳兰容若边塞词
之所以说,纳兰容若边塞词的独特,有一点最主要的体现就是在边塞风景描绘上。通过纳兰容若的边塞词,可浮现出一幅真实、可触摸的塞外景象。在纳兰容若的边塞词中,可经常触略到古树烽烟、寒云衰草、黄茅野店、塞草霜风、河马跃水等等。借助这些词语,可感受到萧瑟凄凉与荒寒阴森的边塞,促使纳兰容若的词展现的视野更为开阔。词中的景风光,其实带有这浓厚的萧瑟,给人一种苍茫凄凉的情感。另外,在纳兰容若的边塞词中还有一些这样的景物,如西窗、红楼锦书、水沉暖箱、青螺秋波等。这些纤细柔弱的景物,以传统作词来说其实就是闺中情感的体现。而这种景象正好与塞外风景形成鲜明的对比,促使纳兰容若的边塞词能够与闺中情感相互结合,展现出一种独特而具有真实的词。如,“万里阴山万里沙……生怜瘦减一分花”(《浣溪沙》)。“微云一抹遥峰……却向黄茅野店听西风”(《相见欢》)。这两首词中的描绘的阴山、沙、黄茅野店以及遥峰,均属于边塞风景。而词中又出现了画眉、红蜡泪、青绫被等,将边塞景物与闺阁意象结合在一起。这样的创作手法在传统的作词方法中很少见。边塞景象与闺中情相互结合在一起,其实就是作者主观意象的展现。而这种描写方法其实就是纳兰容若对现实或现状的抗拒和逃避[3]。将自己的职责角色存在的一种貌合神离表现的淋漓尽致。
2.纳兰容若边塞词的情感体现
在上文中就已经论述了纳兰容若边塞词的一种真实性。并且这种真实性又包含着独特性。将边塞景象与闺中景物完好的结合在一起,继而表现出作者主观意象。事实上,这样一种情感表达,其实就是纳兰容若与自己承担的职责之间一种貌合神离的表现。即表面尽职尽责,内心却非常的厌恶和排斥。这种情感体现在边塞词中,就是借助闺中情意象的烘托出对边塞行为的厌倦,表现出对家的眷恋。这在他的《清平乐》中就可清醒的了解到。《清平乐》表达出一种急切而有强烈的回归愿望。“新恨暗随新月长,不辨眉尖心上”就已经真实的体现出伤怀之情,而“六花斜扑疏帘”的寒冷季节,利用“记取暖香如梦”,怀想与妻子度过的美好时光,以此来抵挡心中的寒苦,继而获取心灵的慰藉和坚守边塞的勇气。在纳兰容若行走边塞的过程中,温馨的家园、温暖的情爱是他精神的寄托。纳兰容若利用梦的意象来表述塞上与回归家园。其中《百字令?宿汉儿村》中就有一句“梦向家山绕”,形象的描绘出作者身在边塞,心系家园的情感。从纳兰容若的角度来看,归梦其实就是身心情感的表述。同时也是恋家情结心理的具体形象化。在他行走边塞的时候,妻子是他一生中非常重要的精神支撑。他与妻子之间的情感,构筑了他生命最深层的体验。在现实环境中,回归家园成为疏解思想和理解现实矛盾的一种选择。在他的笔下可见多种家园之梦。如,“塞草晚才青……相见惟珍重(卜算子?塞梦》)。在这一首词中,可看出作者对妻子的魂牵梦绕,词中的落日、塞草、绿杨烟以及箫笳,本就是几种很普通的景物,但是作者利用梦境将其串联起来,从而构造出与妻子相见的一种温馨景象,展现出一种思乡念远的情怀。
纳兰容若一生都在感叹,在坚守边塞的时候一直都在挣扎,同时一路颠簸。在此过程中,他努力借助感人的爱情来抚慰受创的灵魂,企图在梦境中能够获得安顿。实际上,在纳兰容若的眼中,梦其实就是对充满缺憾现实的一种补偿[4]。而写归梦就是一种补偿的叙述和追怀,而这反而更体现出他与传统边塞词的不同之处,展现独特的边塞情怀。事实上,读者在阅读纳兰容若边塞词的时候,根据边塞词中的梦境,就可真实感受到作者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