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荨麻疹诊治策略
荨麻疹诊治策略
荨麻疹,俗称风团、风疹团、风疙瘩、风疹块(与风疹名称相似,但却非同一疾病),属于临床常见皮肤病,由各种因素导致皮肤、黏膜、血管发生暂时性炎性充血与大量液体渗出造成的局部水肿性损害。荨麻疹产生和消退迅速,表现为剧烈瘙痒,可伴有发热、腹痛、腹泻或其他全身症状。根据病程及临床表现分为急性荨麻疹、慢性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与丘疹状荨麻疹等。
荨麻疹是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较容易诊断,但因其病因复杂,临床医生在诊断和治疗上仍有一定的困惑。故我刊特邀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左亚刚医生就荨麻疹诊治策略进行详细介绍。
临床表现
荨麻疹的典型皮损表现为风团,风团常突然出现并伴严重瘙痒。风团大小不一,有时绿豆至黄豆大小,有时可连成大片(图1)。发作时间不定,与致病因素有关,如药物性荨麻疹,即口服致敏药物后发作。一般情况下,多于晚上出现,特别是在上床后,因瘙痒严重而影响睡眠。
少数患者伴随恶心、呕吐、憋气、胸闷、腹痛、头痛,甚至出现面色苍白、血压下降、心率加快等过敏性休克的表现。
[▲]图1 躯干部可见大小不一风团(图1-1为大片风团,图1-2风团较小)
常见分类
急性荨麻疹 一般皮疹仅发作1次或数次,病程<6周,常见于年轻人和有过敏史的病人。发病因素多和进食某种食物、药物或病毒感染有关。急性荨麻疹起病急、瘙痒剧烈,随后出现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鲜红色风团。风团可为圆形、椭圆形,呈孤立、散在或融合成片。风团大时,可呈苍白色,表面毛孔显著,似橘皮样。风团此起彼伏,病重者可有心慌、烦躁、恶心、呕吐,甚至血压降低等过敏性休克样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腹痛、腹泻,甚至窒息。
治疗主要以对症止痒为主,一般不需要进行过敏原检查。
慢性荨麻疹 慢性荨麻疹发病率比急性荨麻疹稍低,风团时多时少,此起彼伏,反复发生,病程可达数月至数年,40%的慢性荨麻疹患者病程长达0.5~10年,有少数患者病程甚至长达数十年。
据报道,44%慢性荨麻疹患者每天都有不同程度的发作。任何年龄都可能患慢性荨麻疹,但以40~65岁的女性最常见。慢性荨麻疹的病因常不明显,只有少数患者能找到发病因素,有时即使明确了病因,治疗效果也并不令人满意。慢性荨麻疹有时可累及内脏器官(如肺脏、肌肉和消化道)引起肌肉疼痛、气短、呕吐和腹泻等。
丘疹状荨麻疹 丘疹状荨麻疹又称荨麻疹性苔藓、婴儿苔藓或小儿荨麻疹性苔藓,是婴幼儿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皮损常为圆形或梭形之风疹块样损害,顶端可有针尖到黄豆大小的水疱,散在或成簇分布。好发于四肢伸侧,躯干及臀部。一般经过数天到1周后皮损可自行消退,留暂时性色素沉着斑。皮损常亦可陆续分批出现,持续一段时间。本病瘙痒剧烈,可因反复搔抓而引起脓皮病等。
丘疹状荨麻疹的病因比较复杂,多数认为与昆虫叮咬有关,如跳蚤、虱、螨、蠓、臭虫及蚊等,多见于居住卫生条件差(如地下室)和曾在公园草坪游玩的人群。
血清性荨麻疹 血清性荨麻疹是由药物引起的,最常见原因是注射异体血清或血清制品(如破伤风抗血清等)、疫苗、生物制剂以及药物(最常见的药物是呋喃唑酮和青霉素),这是一种由抗原-抗原复合物介导的Ⅲ型变态反应。患者通常在用药数天后出现发热、皮疹、关节痛、淋巴结肿大等四联征,并伴有明显的乏力、不适等全身症状,特征性皮疹表现为大片水肿性红斑与风团,相互融合成片,自觉瘙痒或灼感,如不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会累及肾脏或心脏。
压力性荨麻疹 压力性荨麻疹是指身体受压部位,如掌、跖、臀、上肢等处受一定压力后发生红斑、水肿,伴痒感,8~72小时后可以自行消退。它是荨麻疹中水肿发生于真皮深部的一种少见类型。
特殊类型
皮肤划痕症 亦称人工性荨麻疹。患者多先出现瘙痒,在搔抓部位出现风团或条索状红斑,稍隆起皮面(图2)。一般数分钟或数小时后消退,但反复发作。其病因未明,一般认为与体内的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过度“活跃”有关。
寒冷性荨麻疹 一般分2型:①获得性冷荨麻疹:发作年龄不定,表现为接触冷水、冷风后局部出现风团损害,轻型患者仅在接触部位发生风团,严重者可累及全身,温暖后风团消失。其病因与患者体内高IgE水平有关。冰块实验阳性。②家族性冷荨麻疹:为遗传性疾病,多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婴儿期发病,持续终生。冰块实验阴性。
延迟性皮肤划痕症 皮肤划痕后在6~8小时内出现线状风团和红斑,风团持续24~48个小时,有的患者也同时有即刻型皮肤划痕症,其皮损1条,常沿划痕形成小段或点损害,较深或宽,甚至向两侧扩散成块,局部有发热及灼痛。
胆碱能性荨麻疹 为少见类型的荨麻疹。多在运动、激动等胆碱能性神经兴奋时发生。因乙酰胆碱水平增加,使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内的环磷酸鸟苷(cGMP)水平增加,从而刺激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