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后腹腔引流管护理分析.docVIP

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后腹腔引流管护理分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后腹腔引流管护理分析

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后腹腔引流管护理分析   【摘要】 目的:总结老年患者腹部手术行腹腔引流引流管的临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4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7例65岁以上患者腹部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67例老年患者腹部手术中放置腹腔引流管,恢复顺利,术后2~16 d拔管,康复良好。结论:腹部手术后放置腹腔引流管是保证手术效果的重要环节,良好有效的引流管护理可预防术后并发症、保证手术的效果和患者的快速康复。   【关键词】 高龄; 腹部术后; 引流管; 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7-0115-03   doi:10.14033/j.cnki.cfmr.2015.07.057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改善,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有了很大的提高,老年人口占社会人口比例逐渐增加,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腹部手术放置腹腔引流管,用于对病情变化的观察,同时术中放置引流管将腹腔中积聚的脓、血、积液及渗出物、消化液(胆汁、胰液)等及时引流至体外,以防止腹腔内感染,促进切口及吻合口的愈合,减少毒素的吸收,因此做好老年患者术后引流管的护理尤为重要[1]。2013年6月-2014年6月笔者所在科室共收治67例65岁以上的腹部手术行腹腔引流患者术,现将引流管护理的观察与护理整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笔者所在科室行腹部手术的65岁以上的患者67例,男48例,女19例,平均年龄(77±8)岁;其中65~75岁47例(70.1%),76~85岁18例(26.9%),85岁以上2例(3.0%);胆石征25例(37.3%),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穿孔23例(34.3%),其他12例(17.9%),其中乙状结肠1例、肠梗阻2例、结肠肿瘤4例、腹部外伤5例;术后根据手术需要均在腹腔相应部位放置引流管,平均置管4 d。   2 结果   腹腔引流管滑脱1例,患者拔脱4例,堵塞2例,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67例患者全部康复出院。   3 讨论   社会的不断发展,老龄化社会已经到来,外科临床护理上接触高龄患者不断增多。老年患者一般体质较弱,患者多有心脑血管基础性疾病,加上“怕病”的心理,至就诊时往往病程已经较久,腹腔炎症、污染较重,因此急腹症患者手术后,均需要置引流管。故做好引流管的护理,在患者康复过程中,是尤为重要的工作环节。   3.1 术后护理   床位护士与巡回护士认真交接患者手术部位、切口部位、敷料包扎情况及皮肤情况,了解引流管的种类、数目、引流部位和引流液的性状,尤其注意置管引流液的量和性状[2],核实后在登记表上签字。对引流管进行标识并妥善固定确保引流通畅。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引流管的作用及注意事项,床位护士应根据老年患者的生理特点,嘱家属定时为患者翻身、叩背,促进排痰,预防肺部感染;定时按摩四肢,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协助床上活动,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3.2 肢体的护理   评估术后患者的意识及生命休征、术后肢体的感知觉和活动度。对有躁动及神志不清的患者要采取相应的保护性约束,避免引流管被患者抓脱,避免坠落事件;常规行腹带护腹,避免老年患者咳嗽、躁动时切口裂开[3],使患者卧位舒适、肢体功能位。   3.3 引流管的观察   严密观察引流管液的情况,正?记录引流液的颜色、量及性质。腹腔引流液一般为淡红色,且引流量10~100 ml[4]。腹腔引流液出现棕黄色或绿色,提示胆漏;腹腔引流液出现食物残渣或粪便,提示肠漏;放置胰腺周围的引流管出现透明或米汤样液体,提示胰漏;引流管24 h无引流物,提示可能出现管道堵塞或脱出;术后24 h内,引流液为持续增加的鲜红血液,则提示腹腔出血。认真观察记录引流管液体的量、色、质,出现以上异常情况时,及时报告医生。   3.4 引流管的通畅   腹腔引流管要保持整体是密封通畅的,勿使其折叠、扭曲,患者翻身时勿受压,术后巡视病房时,常规挤压引流管,观察引流情况并记录。   3.5 引流管的固定   术后要记录引流管的深度,做好标记,避免移位、脱出,妥善固定于合适位置。引流管要选择合适的活动长度,以免患者翻身、活动时挣脱,妥善固定引流管及引流袋或负压盘,避免牵拉及误拔引流管。引流管应固定于低于腹壁平面,防止引流液逆行回流造成腹腔感染,协助患者翻身、活动时要给予暂时夹闭引流管,合理进行管道滑脱风险评估单的应用[5],每班定时查看妥善固定引流管。   3.6 引流管的更换   每日更换引流袋、瓶或负压球,标识日期并签名。保持腹壁置管部位的清洁、干燥,如有敷料潮湿、引流口有?B出,应及时更换敷料。观察置管部位有无发红、肿胀、渗液等情况象。更换引流袋时,要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