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成因及防治对策.docVIP

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成因及防治对策.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成因及防治对策

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成因及防治对策   【摘 要】 目的:分析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方法:选取4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钻孔引流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提出并发症防治措施。结果:本组患者治愈率为975%,死亡率25%;40例患者中血肿复发率为75%,颅内积气发生率5%,继发颅内血肿发生率5%,脑脊液漏发生率为25%。结论:钻孔引流术治疗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疗效确切,但术后可能出现多种并发症,为此需采取积极的预防对策,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预后质量。   【关键词】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并发症;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R72214+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5)05-0107-02   慢性硬膜下血肿即颅内出血在硬脑膜下腔集聚至少3个星期,表现为头痛、颅内高压等,其发生率在颅内血肿患者中占10%[1],常发病于老年人群中。目前临床上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常见的治疗手段为钻孔引流术,该方法操作简单,疗效明确,但术后易出现脑脊液漏、颅内积气等多种并发症,不仅加剧患者痛苦,而且不利于预后[2]。为此分析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发生原因,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4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病理诊断为慢性硬膜下血肿。其中男性30例,女性10例;年龄在62~84岁,平均年龄(706±14)岁;有明确外伤史33例,伴有糖尿病6例,伴有高血压13例;临床表现:头痛或头晕24例,不同程度意识障碍11例,昏迷1例,偏瘫3例,精神及行为异常13例,单侧肢体麻木12例。   12 方法 本组40例患者术前均接受颅脑CT检查,提示血肿都发生在硬膜下腔,检出双侧血肿14例,单侧血肿26例;脑中线移位超过1cm(包括1cm)者22例,移位不足1cm者18例;不均匀混杂密度13例,一等密度或略低密度27例。所有患者均接受钻孔引流手术治疗,局部麻醉,常规消毒铺巾, CT提示均一密度患者,行单孔引流;不均匀混杂密度患者,行2点对穿引流。根据颅脑CT检查结果确定钻孔位置:血肿最厚处,距离血肿后缘2厘米处,钻孔直达硬脑膜,硬膜用电凝常规止血,骨缘用骨蜡止血,硬膜呈十字形切开,慢慢进行减压操作,放置8号导管,且尽可能把尿管放到血肿前缘部位,促进排气。留置引流管,将其稳定固定,随后逐层缝合头皮。术后留置引流管3d,术后1星期拆线,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适当延迟引流管拔除、拆线时间。术后当天给予患者补液(至少2000ml)、生理盐水(至少1000ml)输注处理,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13 疗效判定[3] ①评价手术治疗效果:治愈(临床症状消失,头颅 CT 示血肿腔残液量30ml,而60ml)、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或抽出血肿不足 10ml或死亡)。②统计并发症发生率。   2 结果   21 40例患者治疗效果评价 本组40例患者中治愈39例,治愈率975%,其中一期治愈37例(925%),二期治愈2例(5%);死亡1例,死亡率25%,死于继发心力衰竭。   22 40例患者并发症统计 本组40例患者中血肿复发3例,占75%,并发脑脊液漏1例,占25%,并发颅内积气2例,占5%,并发继发颅内血肿2例,占5%,并发颅内感染1例,占25%,并发癫痫2例,占5%。   3 讨论   31 慢性硬膜下血肿成因及治疗对策 慢性硬膜下血肿是发生在硬脑膜和蛛网膜间的出血,多数人认为与Mittenzweig静脉撕裂伤相关,随后相关研究表明硬膜下损伤出血、静脉窦等也可能导致慢性硬膜下血肿,且与颅内压降低、脑萎缩、凝血障碍等因素密切相关。慢性硬膜下血肿在老年人群中比较常见[4]。本组40例患者年龄均在60岁以上。   慢性硬膜下血肿治疗的关键在于清除血肿,临床治疗有效方式以手术为主,手术指征为:①患者出现高颅压、不同程度意识障碍或大脑半球受压等症状及体征;②颅脑CT检查提示硬膜下血肿厚度(双侧或单侧)在10mm以上,单侧血肿引发的中线移位在10mm以上[5]。随着微创技术、CT技术的深入研发和利用,微创钻孔引流术因其操作简单、治愈率高等特点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但受患者年龄、操作技术等影响,术后可能出现血肿复发、颅内积气、继发颅内血肿等诸多并发症,不利于患者康复。   32 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321 血肿复发 本组血肿复发发生率为75%,主要原因是老年患者存在脑萎缩,钻孔引流术后大脑出现膨起困难,而血肿包膜比较坚硬且厚,致使硬膜下腔难以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