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诞想象类高考作文多元构思.docVIP

荒诞想象类高考作文多元构思.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荒诞想象类高考作文多元构思

荒诞想象类高考作文多元构思   高考作文自1999年的“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和“文体不限”之后,考生便有了更多的发挥空间。鼓励并引导学生在不损害文章内容的前提下进行的创新是符合新课程精神的。其中有一种以荒诞的内容来反映生活的“另类”高考作文,在2007年高考中又涌现出了许多。例如有陕西考生的《风筝》,甘肃考生的《落红》,江苏考生的《怀想天空――一只猪的思考》,吉林考生的《穿越百年的芬芳记忆》等等,影响较大。我们姑且把它称为“荒诞想象类作文”。   荒诞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我们的先民就曾有过各种理想化的欲求,并幻化出女娲补天、大鹏展翅、柳毅传书、西游取经、聊斋说鬼、木石前盟等许多美丽的荒诞故事,这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笔财富。这类文章在考生笔下大量的出现有许多客观的因素。今天,我们已经进入了太空时代、核子时代和细胞时代,我们的视野无论是宏观,还是微观,都远远超越了古人。这样的时代也为我们的考生提供了大量的现实信息,同时也会让人产生许多非现实的遐想。我们的考生就可以在想象中将生活世界中的这些现实因素和非现实因素进行组合,在千般变化中创造出一个个荒诞的斑斓世界。   从考生的主观方面看,打破时空界限,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将纷繁的世界重新组合,新奇而荒诞的想象就成了近几年考生用来认识社会生活的一个新视角。这种思维方式适合青少年的身心发展,他们在这种精神活动中可以保持个性释放和创新意识的生机勃勃的心理状态。   这类荒诞的想象类高考作文因为具备了上述的一些特点而呈现出勃勃生气,它在构思上的多元变化也就值得我们去探讨。下面就以2000年以来这类高考作文为例来回顾一下它们构思上的多元特点,同时提供给高三师生备考参考和借鉴。      一、极度夸张      即对现实事件故意言过其实,进行大力的渲染和极度的夸饰,以此反映生活。《关于一块香蕉皮的终极报告》是江苏2000年的高考作文,主要内容如下:   三号家属楼的楼道上出现一块香蕉皮,其个头之大实属罕见,滑度比西瓜皮更甚。楼上住户有老有小,万一有人踩上从五楼滑到底楼,不堪设想。于是打亮过道三盏灯,昼夜照明以防不测。香蕉皮又在赵钱孙李四家包干区的边界,李家上班出门就踢到赵家区内,赵家买菜回来又踢至孙家墙根。居委会以一份终极报告报上级。内容有三:一是香蕉皮在女子香蕉皮足球队的脚下位置极不稳定,二是尚不见红领巾做好事,三倘是等到爱国卫生月被戴红袖章的老太太捡起时,已是变黑发臭成泥。请求上级解决。   香蕉皮反映邻里间的生活小节,本属小事。但作者大做文章,作了漫画式的极度夸饰:香蕉皮极大、极滑、极危险,邻里极不愿意拾起,居委会极不善解决,一个极其无奈的报告。小事件,大难题,无中生有、言过其实,夸张、渲染,包含了许多非现实的因素。作者极力夸大客观对象的特定品质与形态,以造就异乎寻常的形象,达到一种怪诞的喜剧效果。它不同于其他叙述类文章中的夸饰性描写。一般文章中的夸饰性描写根据表达的需要,对生活的某个情景或感受的片断进行铺陈、渲染或夸张,使之淋漓尽致,用来表现人们的生活激情,突出文意。夸饰性描写是我们民族的传统技法之一,《水浒传》写鲁智深三拳打死镇关西,借夸饰性描写淋漓尽致,酣畅痛快。但后者是为了表达强烈的感受,是文章局部的写法,而前者是为了营造一种荒诞的情节,是文章整体的构想。      二、嫁接糅合      即为了表现乙类事物,把用于表现它的甲类事物的形式和乙类事物的内涵糅合在一起来描写生活。《一封消费者的申诉书》是2002年北京高考作文,主要情节如下:   一个母亲向消协领导投诉“巨规则”药业有限公司,理由是女儿服用了该公司出品的“速效规则冲剂”系列“八股冲剂”受到伤害。其商品说明如下:   成分:首段中心草 二钱    二段引深粉 三钱    三段举例散 四两    末段点题花 二钱   适应:高考规则极感不适者   药效:保证符合高考规则   起初女儿服了此药,作文大有起色。但高考作文“规则”说变就变,女儿仍按“点题―深入―举例―扣题”的“旧规则”,最终无法适应高考。母亲悔恨万分,要求“还我活泼可爱才思敏捷的女儿”。   为了名誉而“生产”作文“规则”的一些“名师”,其介绍各种作文教条的书籍耽误了许多学子,而作者偏要用药商为了利润而生产各种伪劣药品来损害消费者的方式来表现教育行业的事件,把医药行业的形式与教育行业的内容糅合在一起,尽管荒诞,但可以更好地揭露应试教育的弊端。将甲类事件的表现方式嫁接给乙类事件,读者则可以从甲类事物中去认识乙类事物的性质,也很怪异。2005年福建高考作文《两份病危通知单》也是这样的写法。      三、超前预设      即将未来的非现实的事物放在现实事件中来写人记事。2003年贵州高考作文《永夜――2050年第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