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脑心通胶囊与阿司匹林联用治疗反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观察
脑心通胶囊与阿司匹林联用治疗反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观察
鲁永菊 周 蜜 谢 辉 宋 微
摘要:目的观察脑心通和阿司匹林联用对反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病人血脂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51例反复短暂脑缺血发作病入随机分为试验组(26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予阿司匹林100mg,每日1次,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脑心通胶囊4粒,每日3次,治疗12周后比较两组疗效及血脂、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2.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脂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血液流变学全血高切黏度、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心通可能通过调节血脂水平,改善血液流变学等机制,与阿司匹林联用治疗反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显著。
关键词:脑心通胶囊;阿司匹林;反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血脂;血液流变学
中图分类号:R743 31 R289.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349(2007)08-0697-02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是由于局部脑或视网膜缺血引起的短暂性神经功能缺损发作,其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动脉硬化、高脂血症、血液流变学异常等。治疗TIA的首选方法是使用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但治疗效果不十分满意,有不少病人会反复发作,并进一步发展成缺血性卒中。一般认为,TIA后7d内的卒中发生率为1%~2%,而30d内为2%~4%。近年来的一些临床研究发现实际发生率远高于此,有资料显示,TIA后90d内卒中的发生率为10.5%,而各种严重血管事件(卒中、心肌梗死、死亡和TIA复发)的发生率则为25.1%。因此,临床上采取何种治疗措施来有效预防TIA的反复发作,减少卒中的发生率值得探讨。现通过随机、对照的方法,观察脑心通与阿司匹林联用治疗反复短暂脑缺血发作的疗效。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自我院2004年1月―2007年1月住院病人51例,按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均诊断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且为非首次发作。其中男27例,女24例,年龄55岁~71岁(64.8岁±6.5岁)。所有病人均常规做CT检查,部分病人根据情况加做磁共振成像(MRI)检查以确诊,排除脑梗死、脑出血、颅内肿瘤以及肝、胆、胰、肾等疾病和严重心血管疾病。将51例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26例)和对照组(25例)。两组间年龄、性别构成比、吸烟者比例、肝肾功能、血压、血脂、血糖水平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试验组脑心通胶囊(咸阳步长制药有限公司生产)4粒,每日3次,阿司匹林(宁国邦宁制药有限公司生产)100mg,每日1次。对照组予阿司匹林100mg,每日1次。共治疗12周。治疗期间定期门诊随诊或电话随访,若上述药物无法控制病情,则随时加用其他药物,并判为无效。
1.3 观察指标血脂、血液流变学、血糖及肝肾功能。血脂指标包括空腹血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脂检测使用国产Mindmy BS―3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以酶法测定TC,TG,直接法测定HDL-C,LDL-C。血样标本均为空腹12h留取。血液流变学指标为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和纤维蛋白原。血液流变学检测使用国产SOUTH全自动血液流变仪。
1.4 疗效评定标准治愈:头痛、头晕、耳鸣、姿态不稳、跌倒发作等TIA症状完全消失,12周内未再发;显效:上述症状在2周内基本消失。在剧烈活动后偶尔有症状发作,12周内再发频率减少80%;有效:平时症状已消失,只有在剧烈活动后可有头痛、头晕、耳鸣、步态不稳等短时间发作,12周内发作频率减少60%;无效:症状及体征无变化或12周内发作未减少或经CT或MRI检查后发展为脑梗死。
1.5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n 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所有计量资料均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样本均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12周后,试验组治愈8例(30.8%),显效12例(46.2%),有效4例(15.4%),无效2例(7.7%),其中1例因阿司匹林引起的胃肠道反应而停用,1例加用肝素治疗,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治愈4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胸腺肽联合抗生素对老年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治疗效果分析.doc
- 胸腺肽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耐多药肺结核临床效果评价.doc
- 胸腺肽肠溶片联合复方卡力孜然酊治疗白癜风疗效观察.doc
- 胸膜粘连术治疗老年难治性自发性气胸临床研究.doc
- 胸膜纤维板剥脱术在慢性结核性脓胸中应用效果及安全性分析.doc
- 胸膜纤维板剥脱术治疗慢性结核性脓胸临床效果分析.doc
- 胸膜纤维板剥脱术治疗慢性脓胸疗效及预后分析.doc
- 胸苷酸合酶和胸苷酸磷化酶在进展期胃癌中研究进展.doc
- 胸部CT扫描测定肺动脉与主动脉直径比值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预后中价值.doc
- 胸部CT纤维支气管镜及痰脱落细胞学检查在中央型肺癌中诊断价值.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