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药用真菌桑黄抗氧化研究进展
药用真菌桑黄抗氧化研究进展
摘要:从自由基清除能力,还原能力, 亚铁离子的螯合能力,DNA损伤的抑制, MDA、SOD含量等方面对桑黄(??Phellinus ??sp.)抗氧化研究进行概述;并展望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桑黄; 抗氧化能力
桑黄(??Phellinus?? sp.)俗称桑臣、桑耳、桑黄菇等,主要生长于杨、松、桑、白桦、暴马丁香、杜鹃等树的树干上,造成心材白腐[1]。它是一种珍贵的传统药用真菌,隶属于担子菌亚门(Basidiomyeotina)、层菌纲(Hymenomycetes)、多孔菌目(Polyporales)、锈革孔菌科(Hymenochaetacae)、针层孔菌属(??Phellinus??)[2]。由于桑黄分类较为复杂,目前报道过的桑黄种类有裂蹄木层孔菌??(Linteus)??,鲍氏层孔菌??(Baumii)??,火木层孔菌??(Igniarius)??、瓦尼木层孔菌??(Vaninii)??,尤地层孔菌??(Yucatanensis)??等多个种。对于桑黄种的划分,目前存在多种观点,邓叔群在《中国的真菌》中将桑黄命名为针裂蹄,应建浙等在《中国药用真菌图鉴》中则将它称为裂蹄针层孔菌[3]。目前,对桑黄的菌种分类还存在争议,有待继续深入研究。??
国内外文献报道的桑黄药理活性已引起国际医药工业界和保健品行业专家的关注,在东亚部分国家桑黄及其提取物已经进入市场,有着相当可观的前景。目前对于桑黄药理活性的研究多集中在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调节免疫能力方面。此外,还有抗菌[4]、降血糖[5,6]、抗突变[7]、抗肺炎[8]等作用。??
桑黄中提取的活性物质对人体疾病的预防和保健有着显著的作用,其中最主要的是含有能清除人体过量自由基的抗氧化活性成分。现有的抗氧化评价方法较多,目前还没有一种普遍、有效的抗氧化评价方法能够定量、精确地反应天然药物抗氧化能力,需从多方面进行验证,综合评价。因此, 笔者对现有文献报道的桑黄活性成分的抗氧化能力评价方法进行综述,为桑黄及其它抗氧化天然产物的研究、开发和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1 桑黄的抗氧化活性成分
1.1?Χ嗵?
真菌多糖在清除自由基方面有良好功效[9],对于桑黄多糖在抗氧化方面的研究也有报道,有学者[10]从桑黄??Phellinus ribis??中提取多糖,发现其能够减少血液中丙二醛含量,同时增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的活力。此外,国内也有学者[11,12]研究桑黄??Phellinus igniarius??胞内多糖在降低丙二醛 (malondialdehyde, MDA)含量及提高SOD活力方面的抗氧化作用。由于桑黄存在着不同亚种,因此其多糖组成和含量都不尽相同。有学者[13]以??Phellinus linteus??为材料,利用离子交换层析、Sephadex G-50凝胶层析和超滤等手段,分离纯化得到一种多糖和一种蛋白聚糖,两者主链均是β-(1-3)连接的葡聚糖,均含少量甘露糖和大量的葡萄糖。也有学者[14]对火木层孔菌桑黄?┆?P. igniarius????的水提多糖进行超滤,最终获得五种均一多糖组分,分子量在1.48×10????4??~2.56×10????4??之间,单糖组成主要为半乳糖、葡萄糖、甘露糖、岩藻糖,杨焱还运用离子色谱、气质联用等分析手段,发现几种多糖均包含3-O-甲基-半乳糖。葛青等[15]将??P. igniarius??水提物经DEAE-Sepharose Fast Flow离子柱和Sephacryl S-100 High Resolution凝胶柱进行纯化得到多糖单体PIFI,并确定PIFI是由葡萄糖、半乳糖以及甘露糖组成。王富伟[16]以??Phellinus baumii??菌丝为材料,通过热水、超声波及超声波酶复合法三种提取方法研究影响多糖得率的因素。用DEAE-52阴离子交换柱和葡聚糖凝胶G-100纯化后,得到PB-1、PB-2两个均一组分。理化性质研究表明,两者均为β-吡喃糖苷键,由阿拉伯糖、半乳糖、鼠李糖、葡萄糖和木糖组成;HWANG 等[17]利用对桑黄??Phellinus gilvus??发酵液的胞外多糖进行了相关研究,通过琼脂糖CL-4B凝胶过滤色谱分离得到四种组分,他们的单糖主要有葡萄糖、树胶醛糖、甘露糖、半乳糖、木糖和麦芽糖组成,其分子量在0.6×10????6??~8.63×10????6??之间。对多糖结构及组成的研究为进一步研究桑黄多糖抗氧化活性的机理奠定了基础。??
1.2??黄酮类化合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