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娜拉人格双重性对易卜生作品女性主体性表现意义
论娜拉人格双重性对易卜生作品女性主体性表现意义
摘 要:娜拉是易卜生戏剧中颇具影响和争议的女性代表人物之一。解构其女性和超越女性性格的人格双重性,我们发现娜拉是女性中颇具潜质的代表。《玩偶之家》展示了作为传统女性代表的娜拉自由情感的释放及其超越性格的变化过程,从而呼应了易卜生思想中渴求人权和性别平等的愿望。同时,也诠释了其作品中女性主体性的表现意义。
关键词:易卜生;玩偶之家;娜拉;双重性;人性平等;女性主体性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08)10-0156-4
挪威剧作家易卜生1789年创作了他的代表作《玩偶之家》。从此,正值挪威女性运动发展鼎盛时期的主人公娜拉成为了颇具影响和争议的女性代表人物。恩格斯(1977:71)曾经说过:“易卜生的剧作不仅仅属于19世纪,就是到了20世纪,他的剧作还有新鲜的意义。”易卜生的作品蕴含着现代性,其戏剧所揭示的现代社会所言的女性主体性意义令人深思。娜拉的性格具有人物性格的矛盾性,其作为潜质女性在戏剧中的双重性格具有跨时空的特质。本文拟从女性主义批评的角度分析娜拉的人格双重性及其超越传统女性的潜质能力,并讨论作品中女性主体性的表现意义。
1. 作品中的男性律法背景
在构思《玩偶之家》时,易卜生谈到了男权社会中女性面临的道德困惑:“一个女性在当今社会不能自主,这是一个绝对男性的社会,律法由男性指定,法律制度也从男性的角度判断女性的行为。”(转引自恩格斯,1977:91)女性的行动性和主体性或责任感在清晰的男性法律的遵从过程中显得极为矛盾,她们在遵循社会道德义务与追求自我人格独立的两难困境中茫然不知所措。《玩偶之家》中的男女性人物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有着明显的区别。男性在社会中实现价值,因为工作的事情是男人的事情,女性不应该插手;女性的位置在家里,要求严格遵从男性的原则和秩序行事。妻子是丈夫的附属品,完全没有家庭“政治”地位,更没有经济地位,花钱开销要靠丈夫的慷慨施舍和自己的不时乞求;男人的价值就是她的价值,女性不能表达独立的思想和见解,男人的声音是唯一主宰社会的声音。女性的价值由“主体”来决定,因为个体被粉碎而丧失了她自己的主体,无法将主体性概念与人作为主体的观念联系在一起,去实现作为主体的人的根本属性或特征。女性只能由着男性来塑造和取悦,不得不承担父权制度强加于身上的社会角色。剧中娜拉的“玩偶”就是这样形成的,她是个生活在“游戏园”中的“玩偶妻子”(Ibsen, 2004: 202),她时常被丈夫称作:“傻孩子”(Ibsen, 2004: 148)、“我的小人儿”(Ibsen, 2004: 200)、“小鸟”(Ibsen, 2004: 147)、“小松鼠”(Ibsen, 2004: 147) 、“小鸽子”(Ibsen, 2004: 200)等。易卜生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家庭里妇女没有独立的人格,她们仍然是男人的附庸、玩偶、奴隶。作者对这种不公平的状况深恶痛绝。基于这种认识,他让娜拉以出走的方式对社会表示激烈反抗。娜拉的出走犹如女性的独立宣言,是对以男性话语和男性权力体系构建的传统观念的挑战和超越。
易卜生非常清醒地意识到在男权社会话语压迫下女性的痛苦。他说:“在今天的社会里,妇女无法保持自己的本来面目,因为这个社会纯粹是男权社会,一切法律都是由男人制定,现行裁判制度总是从男性的眼光来看待这个问题。”(转引自王忠祥,2002:115)在传统的形而上学的二元对立结构中,男性与女性的关系对应于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因而,在这种二元对立结构中,女性被排斥在主题之外,不具有作为主体的主体性。男性才是作为主体的“人”(man),而女人则不被称为这样的“人”(man)(李霞,2001:87)。
2.娜拉人格的双重性
随着故事情节的层层展开,《玩偶之家》中娜拉的人物心理和人物性格得到释放。第一幕开始时,娜拉给人的印象是个美丽、活泼、无忧无虑的家庭主妇。她对女友林丹太太谈到她为拯救丈夫而自我牺牲的往事;为了丈夫和家庭她不惜忍辱负重,甚至准备牺牲自己的名誉。所有这一切都使观众感到娜拉是个善良而坚强的女性。但是,随着她同丈夫海尔茂的矛盾的加深,随着她与柯洛克斯泰的交往,人们发现娜拉的性格和思想深处的本质逐渐显现。一个头脑清醒、渴望独立、追求自由、愿为真理而奋斗的高尚的女性形象活生生地站立在观众面前。进一步解构易卜生,不难发现,作者是在试图诠释一个文化和道德观念冲突的中心问题:女性应该做什么?是选择个人独立,实现主体化和行动性,还是选择社会所赋予的“角色”?这些道德困惑为女性的思维和行为取向带来矛盾和困惑。
舞台上的娜拉向人们展示了她对传统性别规范的抗争和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