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庄周梦蝶思想在新时期对大学生启示
论庄周梦蝶思想在新时期对大学生启示
摘 要:庄周梦蝶的典故,像一个美丽的传说,其所包含的梦中情思、梦中哲理、梦中诗意,成为无数文人墨客心向往之的所在。通过对庄周梦蝶的系统学习以及在参考文献的基础上,探讨庄周梦蝶所蕴含的哲理在新时期对大学生的价值意义研究。
关键词:庄周梦蝶;大学生;价值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6-0377-02
绪论
当代大学生是我国传统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大学生素质、修养的高低,从一个侧面会反映出我国文化传承的优劣。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提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推进文化创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文化发展活力,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因此大学生作为将来文化的继承和传播者,将肩负神圣而又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当代大学生的种种弊病,使得一些大学生意志消沉。本文通过庄周梦蝶的故事,以期通过期所蕴育的哲理,警醒当代大学生要珍惜光阴、勤勉为学,将来有所建树。
一、庄周梦蝶的典故及出处
庄周梦蝶,像一个美丽的神话,暖暖地敲击着我们的心房。庄周梦蝶,典出《庄子齐物论》,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主代表人物庄子所提出的一个的哲学命题:“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在这里,庄子运用浪漫唯美的想象力和奇思妙想的文笔,通过对梦中自己化为蝴蝶和梦醒后蝴蝶复化为己的故事的描述与探讨,提出了人不可能确切地区分真实与虚幻和生死物化的观点。看似简单的短短不到80字的一段话,却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千古之谜,无法参透,千百年来为无数人津津乐道。由于其渗透了庄子诗化哲学的精义,成了庄子诗化哲学的代表。也由于它包含了浪漫的思想情感和丰富的人生哲学思考,引发后世众多文人骚客的共鸣,成了他们经常吟咏的对象,而最著名的莫过于李商隐《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二、崇尚“物我合一”,善待生命和自然
“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的疑问,实际上是庄子对万事万物发展变化,作“物我合一”的思索。庄、蝶混沌不分而“又有分”的意象,可谓象征性地表现了这种“道通为一”的哲思。“胡蝶与”?“周与”?这是在问之中包含着“万物为一”的哲理,而“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则隐喻着每种人、事、物,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性,而这种个性和特性又不是僵死不变的。“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表面看似乎是讲“分”,但其深意则是在“变”和“通”。万物正由“变”而“通”而“为一”。“庄周梦为胡蝶”,正是以生动神奇之变,诗意地表现了这种“物化”。
“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不管是庄周梦到了蝴蝶,还是蝴蝶梦到了庄周,庄周和蝴蝶“物化”为彼此,也就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这也正是庄周的豁达之处,与其说是蝴蝶“物化”,不如说是与天地万物“物化”为一,因为蝴蝶也是天地万物的一分子。正是基于此,庄周梦蝶又提供了一种新的启示:善待自己,也是善待生命和自然。
新时期下,新的问题不断涌现。当前中国,牺牲环境保全经济,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当前中国,还有多少苦难的生命挣扎在生与死的边缘。这些只是社会百态的一小部分,还有多少事是我们的视觉不能触碰到的死角。社会上一些犯罪分子视别人的生命如草芥,任意践踏和蹂躏,甚至一些大学生也在做这些惨绝人寰的事情。殊不知,我是人人,人人是我,破坏别人的生命也是自我堕落的过程,因而珍视被人的生命也是一种自我拯救的过程。
三、人生如梦,寸阴必惜
庄周梦蝶在这种有待的悲观宿命论基础上,生的痛苦,人生的无常,不免在“庄周梦蝶”中隐约流露出“人生似幻化,终当归虚无”的对人生真实性的怀疑。庄周将人的存在问题设置于梦境中,其实也是借寓言影射“人生如梦”。庄子重生,珍视而执着人生,所以便觉人生的短暂与生命的易逝,短促的人生就显得难以把握和难以认清,因此便会产生虚幻的感觉。而且,当人被作为存在者对存在进行追问时确实是难以明辨的,由于个体存在的偶然性与感性因素的存在,存在的真实性很容易迷失在现象世界中,人的自我意识也会迷失其中,难辨真伪。庄子极力追寻存在的真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