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苏轼人生态度现实指导意义.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苏轼人生态度现实指导意义

论苏轼人生态度现实指导意义   【摘要】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其词开放豪迈,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苏轼亦善书,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苏轼积极用世的政治理想,执中持平的品格,飘逸洒脱的襟怀,宠辱不惊的处世姿态,开朗幽默的“坡仙”气质,超然达观的人生态度等,共同构筑成他独具魅力的人格范式,为后人景仰、倾慕,深刻地影响着一代代学子的精神与心态。   【关键词】苏轼 人生态度 理想 意义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1-0009-02   苏轼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杰出的大文豪之一。他,多才多艺,快意人生。他的词,名篇众多,脍炙人口,恣意挥洒,自开豪放一派。他的书画,自成一体,别具一格。就连饮食人生,也是亲民爱民,丰富多彩。他就是?@样一个超脱的文人、豪放的词家、浪漫的诗人、潇洒的人间过客,一个最具人格魅力的人生大师。他一生坎坷,一直处于新旧党争之中,深受两党的排挤,饱受宦海沉浮,一生经历两次在朝――外任――贬谪的过程,既经顺境,复历逆境,荣辱、祸福、穷达、得失兼于一身。这种坎坷的人生际遇,使得他在诗歌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他执着而善于变通,独特的思维和人格,无论在朝还是在野,都始终如一保持着自我,未曾有所改变,他是“中国古代最高贵,最亲切,最有魅力的文人”(余秋雨《文明的碎片?苏东坡突围》),研究他的人生态度对于指导中学生的政治、学术、生活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政治态度,以儒家的积极入世、经世济时为己任,坚持操守,勤政爱民   苏轼生活的时代,正是北宋积贫积弱的局势逐渐形成、社会危机急剧发展的时代。自22岁进士以来,苏轼一直在宦海中沉浮。神宗熙宁年间新法实施,苏轼虽然有志于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状况,但不主张遽变,反对“求之过急”,于是接连上书反对,自请外任,先后出任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处地方官。后因作诗被指为“谤讪”朝廷,在湖州被捕入狱。又于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哲宗元佑年间,保守派执政,又因反对尽废新法而再度外调。绍圣初年,新党上台,被远贬惠州、儋州,与黎族人民一起过着艰苦的生活。后遇赦北归,病死在常州。这样的经历使他的内心充满了重重矛盾。例如我们熟悉的《水调歌头》,此词比较突出地体现出了苏轼当时的心情,充满了出世与入世的矛盾。苏轼的政治改革思想与王安石的变法思想迥然有别,在改革内容上,他认为“天下之所以不大治者,失在于任而非法治之罪也”,他强调改革吏治,克服“任人之失”(《策略》第三);在改革的方式方法上,他反对骤变,主张渐变,反对鲁莽轻率,主张稳健改革,认为“慎重则必成,轻发则多败”(《拟进士对御试策》)。这一系列对国家时局的认识和判断,即使在今天亦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二、艺术态度,以深邃精微的人生体验和思考为基石,挥洒自如、不断创新   (一)苏轼的文学观点和欧阳修一脉相承,但更强调文学的独创性、表现力和艺术价值。他的文学思想强调“有为而作”,崇尚自然,摆脱束缚,“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他认为作文应达到“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的艺术境界。   苏诗题材广阔,内容丰富,风格多样,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时代风貌,真实地记录自己的生活历程,同时也发展了宋诗以文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的特色,集中代表了宋诗的特点。从内容上看,苏诗大致可分为反映现实的政治诗、表现自我的抒怀诗、歌咏自然的景物诗、因物寓理的理趣诗、咏物题画诗等五类,主要特色一是以文为诗,如《洗儿》诗云:“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吾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二是构思新颖,想象奇幻,比喻新巧,如《次韵法芝举旧诗一首》:“春来何处不归鸿?o非复羸牛踏旧踪?o但愿老师真似月?o谁家瓮里不相逢。” 三是语言清新流畅,圆熟自然。四是兼备各种体式,尤以七言诸体为妙。艺术风格以清雄豪放为主调而兼具多种特色,在不同时期、不同作品中其风格也有不同表现。   (二)苏轼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对词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苏轼是欧阳修之后的又一文坛领袖,也是诗文革新运动的集大成者,他的文学创作代表着北宋时期的最高成就,宋诗、宋文、宋词都在他手中达到了高峰,书法、绘画也有极高的造诣。他是在宋型文化滋养下,产生的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天才与全才,在他身上,也典型地体现着宋型文化的精神。无怪乎刘辰翁会感叹: “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辛稼轩词序》。)”他这种敢于在文化上创新的思维与当前坚持道路自信、文化自信的理念是一脉相通的,对引导青年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创新思维有着积极的意义。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