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西晋统一历史经验.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西晋统一历史经验

论西晋统一历史经验   摘 要:西晋的统一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国家的分裂状态,使中国重新走向统一。西晋的统一,有不少历史经验,如注重内政,发展经济;未雨绸缪,为统一做好战前准备;审时度势,把握统一的时机;知己知彼,做好战争规划;战后安抚,稳定社会秩序等,都很值得后人借鉴。   关键词:西晋;统一;东吴   中图分类号:K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09)04―0160―03      晋咸宁五年(279)冬到太康元年(280),西晋发动了统一全国的灭吴战争。这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战争。它结束了东汉末年国家分裂割据的状态,使中国重新统一。晋灭吴的战争,也是魏晋南北朝400年间唯一成功的一次统一战争。①   对于西晋统一的原因,有学者进行了探讨。如陈长琦先生从文化的角度认为,西晋的统一,是中华文化大一统理念的胜利。②当然,文化的认同,民族的认同,是实现统一的重要条件。但在分裂时期实现国家的统一,还需要采取一定的统一策略和措施。因此,本文从统一策略的角度,探讨一下西晋实现统一的历史经验。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一、注重内政,发展经济      从嘉平元年(249),司马懿发动政变,消灭曹爽集团,掌握军政大权以来,司马氏一直都很注重内政的稳定。相对于骄奢浮华的曹魏集团来讲,司马氏集团是比较务实的。《晋书》卷一《宣帝纪》载:“初,魏明帝好修宫室,制度靡丽,百姓苦之。帝(指司马懿)自辽东还,役者犹万余人,雕玩之物动以千计。至是皆奏罢之,节用务农,天下欣赖焉。”正始三年(242)三月,司马懿“奏穿广漕渠,引河入汴,溉东南诸陂,始大佃于淮北”。正始四年,司马懿“以灭贼之要,在于积谷,乃大兴屯守,广开淮阳、百尺二渠,又修诸陂于颍之南北,万余顷。自是淮北仓庾相望,寿阳至于京师,农官屯兵连属焉”。《晋书》卷二《景帝纪》载魏嘉平四年(252):“命百官举贤才,明少长,恤穷独,理废滞。”《晋书》卷二《文帝纪》载:“帝蠲除苛碎,不夺农时,百姓大悦。”咸熙二年(265),“诸禁网烦苛及法式不便于时者,帝皆奏除之。”《三国志》卷四八《吴书#8226;三嗣主传》注引《襄阳记》载张悌之言曰:“司马懿父子,自握其柄,累有大功,除其烦苛而布其平惠,为之谋主而救其疾,民心归之,亦已久矣。”《晋书》卷三《武帝纪》载司马炎宽惠仁厚,注意民生,关心百姓疾苦。继位之初,就“下令宽刑宥罪,抚众息役”;“复天下租赋及关市之税一年,逋债宿负皆勿收。除旧嫌,解禁锢,亡官失爵者悉复之。”泰始五年(269)春正月“申戒郡国计吏守相令长,务尽地利,禁游食商贩。”泰始六年秋七月丁酉,“复陇右五郡遇寇害者租赋,不能自存者禀贷之。”   泰始八年,六月,“丙申,诏复陇右四郡遇寇害者田租。”咸宁三年(277)三月,“乙未,帝将射雉,虑损麦苗而止。”   要想完成统一大业,就必须有充足的粮食作为保障。因此,晋武帝对农业问题极为重视。《晋书》卷廿六《食货志》载:“是时江南未平,朝廷厉精于稼墙。(泰始)四年正月丁亥,帝亲耕藉田……是岁,乃立常平仓,丰则籴,俭则粜,以利百姓。五年正月癸巳,敕戒郡国计吏、诸郡国守相令长,务尽地利,禁游食商贩。其休假者令与父兄同其勤劳,豪势不得侵役寡弱,私相置名……(泰始)十年,光禄勋夏侯和上修新渠、富寿、游陂三渠,凡溉田千五百顷。”对于屯田,司马氏也是非常重视的。《晋书》卷廿六《食货志》载:司马懿当政时期,“皆如艾计施行。遂北临淮水,自钟离而南横石以西,尽?a水四百余里,五里置一营,营六十人,且佃且守。兼修广淮阳、百尺二渠,上引河流,下通淮颍,大治诸陂于颍南、颍北,穿渠三百余里,溉田二万顷,淮南、淮北皆相连接。自寿春到京师,农官兵田,鸡犬之声,阡陌相属。每东南有事,大军出征,泛舟而下,达于江淮,资食有储,而无水害,艾所建也。”邓艾在淮河屯田的举措,惠及西晋时期,这为后来的灭吴战争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早定大计,为统一做好战前准备      灭吴的计划,早在263年司马昭灭蜀时,就提出来了。《晋书》卷二《文帝纪》载:“今宜先取蜀,三年之后,因巴蜀顺流之势,水陆并进,此灭虞定虢,吞韩并魏之势也。”西晋建立后,晋武帝司马炎就积极筹划灭吴的准备工作。泰始五年,晋武帝把征东大将军卫??调往青州,宗室司马?频魍?徐州,掌管青州、徐州的军事,加强东方的军事。同时,晋武帝特地任命羊祜为荆州诸军都督,镇守襄阳(今湖北襄樊),筹措伐吴事宜。羊祜到荆州后,怀柔吴人、发展生产、训练士卒、加强防御,积极为将来的伐吴战争作准备。羊祜在荆州的军事实践中,对伐吴的策略有了新认识,他认为伐吴最好的办法是从长江上游的巴蜀出兵,顺江而下,一举灭吴。因此,他推荐王?F留任益州,负责打造战船,为伐吴作准备。王?F在益州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