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凉山传统民间歌舞融入民族地区基础音乐教育研究
论凉山传统民间歌舞融入民族地区基础音乐教育研究
[摘要]“新课标”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提出:“地方和学校应结合当地人文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传统,开发具有地区、民族和学校特色的音乐课程资源。”①文章从教育的角度,将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普格县传统民间歌舞“朵乐荷”融入到学校基础音乐教育中,探索具有彝族地方特色的音乐课程,通过“教育”的纽带将彝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发扬。
[关键词]“朵乐荷”;基础教育;音乐课程
收稿日期:2014-10-15
基金项目:2014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中小学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14YJC880052)。
作者简介:皮 欢(1982― ),女,硕士,四川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研究中心专职研究人员。
一、凉山彝族自治州传统火把节
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中国四川省西南部,高原东缘横断山脉北段,向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北起大渡河,南临金沙,这里是中国彝族最大的聚居区。凉山彝族蕴涵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有文学、音乐
艺术、服饰、宗教、传统漆器等,其中火把节是彝族民俗活动中最盛大、最隆重的传统节日。火把节在彝族人民心里具有重要意义,它蕴涵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火神的崇拜。
火把节是彝族一年一度传统的重大祭祀性节日,在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举行。“火在彝族人们心目中占有重要位置,它是凉山彝族的灵魂。彝族谚语:‘汉人敬官,彝人敬火。’彝族火把节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火把节彝语为“都则”,意为祭火。传统的火把节是彝族人民用火驱虫避邪、期盼来年丰收。随着历史进程的变迁,由传统的习俗演变为当今的民间音乐文化体育活动。”②节日中,彝族男人们摔跤、赛马、斗羊、斗牛、斗鸡等,彝族妇女们则盛装打扮,手拿金黄色油伞,在火把广场上围成大小不一、形态各样的圆圈,手牵彩巾,一人领唱众人重复合应,顺时针随圆圈转动。这种歌舞表演形式称为“朵乐荷”。
二、传统民间歌舞“朵乐荷”
“朵乐荷”是彝族火把节歌舞的总称,彝语为“都火”。“朵乐荷”这种歌舞形式源于狩猎时代,彝族男人们狩猎归来围火堆取食,妇女围圈跳舞的场景。它是彝族妇女展现自我的方式,具有全民参与性、内容综合性、鲜明的民族民间性、文化表现形态多样性等特点,在凉山彝族地区“朵乐荷”分布广泛。
“朵乐荷”的歌舞形式、歌唱方式、舞步姿态、队形队列、道具用物等都独具魅力,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朵乐荷”的歌声质朴动听,属于原生态唱法,歌声犹如山村泥土般芳香,雄伟高山般质朴,真情流露着彝家姑娘淳朴的情感。演唱方式是由一人演唱,众人重复呼应,形成“一人领唱、众人合”的形式。“朵乐荷”演唱内容题材丰富,大致分为祭祀类、祝福类、歌舞类、劳动习俗类、生活类、诉说类等。通过材料的搜集整理,它的主要作品有《朵乐荷》《欧俄欧阿》《荣洛灯》《格拉》《约约经》《阿嫫娌惹》《依嫫霞》《各各土姿》《阿亩古》《安达尔》《阿俄阿依》等多种原始曲调和唱词。其中《朵乐荷》《阿嫫娌惹》最为经典、流传广泛;“朵乐荷”的舞蹈原始古朴,通过数人围成大小不一的圆圈,边走边唱的形式,顺时针方向随圆圈转动,以圆圈为中心变换队行,形成不同形式的大小圆圈。表演者的服饰饰品绚丽多彩,彝族姑娘们穿着各种彝族特色的服饰,头戴银饰,手拿竹制黄油伞和具有民族特色的丝绸,随着圆圈转动。“朵乐荷”是彝族人民千百年来绵延传承的古老文化。
三、“朵乐荷”在民族地区音乐教育中的应用价值
音乐课程新标准中的课程基本理念提到:“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的多样性。”③倡导我们在基础音乐教育中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即少数民族地区的音乐教育应积极开发挖掘本民族的音乐文化资源,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适用性强的、具有重要意义的音乐形式运用到音乐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热爱本民族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以及对传承本民族的音乐文化具有重大意义。教育具有文化传承的功能,具有影响社会发展以及影响人的发展功能。民族地区的音乐教育与民族地区音乐文化的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素质等方面具有密切联系。通过实地调查研究,民族地区的音乐教育状况不尽人意,存在着多方面历史遗留问题:受凉山彝族地区毕摩文化的影响,毕摩在彝族人们心目中具有高于教师的崇高地位。在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传统的封建思想严重,小孩从小辍学拜毕摩为师从事毕摩活动,造成入学率低问题;民族地区几乎很少有专职音乐教师,大多由语文、数学老师代替,从而音乐课的教学效果不佳;民族地区音乐教育目标、观念和“新课标”脱节,片面地认为音乐课就是唱歌娱乐课,培养目标为简单地唱会几首歌而已。忽略了音乐教育的本质“重在审美体验,陶冶情操,培养创造能力;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增进世界多元文化的认识与理解;促进人际交往、情感沟通”。④民族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人工智能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41899马工程考古学概论(第二版)全套PPT课件.pptx
- 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及护理.ppt VIP
- 化粪池清掏工程 投标方案(技术方案).pdf VIP
- 2025年部编人教版(统编新教材)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docx
- FANUC数控系统主轴伺服电机参数说明书.pdf VIP
- 县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工作总结计划.docx VIP
- 2025至2030年中国口腔功能检测设备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潜力预测报告.docx
- 小收纳 大世界——整理与收纳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docx VIP
- 《探索性数据分析及其应用》课件.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