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俄苏文学对蒋光慈文学创作影响
论俄苏文学对蒋光慈文学创作影响
摘要:中国文学在20世纪汇入世界文学发展的大潮,其理论主张和艺术创作都体现了中外文化交融中的世界性意识,外国文学的输入与影响是20世纪中国文学得以生成乃至发展的原因之一。在多元的外来影响中,20世纪中国文学又特别受益于俄苏文学。蒋光慈在对俄苏文学作品与文艺理论的翻译介绍中,在留学苏联三年对俄国文学与社会运动的体验了解中,找到了文学思想和艺术创作的借鉴原料,从而在俄苏文学的影响下,开启了对革命文学理论的倡导和普罗文学的创作。
关键词:俄苏文学;蒋光慈;文学创作;影响
中图分类号:106
文献标志码:A
中国文学在20世纪汇入世界文学发展的大潮,其理论主张和艺术创作都体现了中外文化交融中的世界性意识,外国文学的输入与影响是20世纪中国文学得以生成乃至发展的原因之一。在多元的外来影响中,20世纪中国文学又特别受益于俄苏文学,尤其从“五四”以来,以鲁迅为代表的新文学界就不断在翻译介绍俄国、苏联的文学作品与文艺理论,吸取异域的文学果汁与艺术营养,以丰富、充实作家们的文学创作,从而推动了中国新文学的发展。而在翻译介绍俄苏文学作品与文艺理论的诸多文学家、理论家中,蒋光慈是非常执著、出色的一个。他翻译了苏联短篇小说集《冬天的春笑》“’、苏联罗曼诺夫的长篇小说《爱的分野》(1929年6月,亚乐图书馆)、苏联里别丁斯基的长篇小说《一周间》(1930年1月,北新书局)。他还编撰出版了《俄国文学史》(1927年12月,创造社出版部)。从对俄苏文学作品与文艺理论的翻译介绍中,尤其在留学苏联三年(1921年5月至1924年6月)对俄国文学与社会运动的体验了解中,蒋光慈找到了文学思想上的理论“导师”和创作实践上的艺术“朋友”,从而在俄苏文学影响下,开启了对革命文学理论的倡导和普罗文学的创作。
谈到俄国文学与中国近现代文学的关系,鲁迅说得非常精确:“俄国文学是我们的导师和朋友。因为从那里面,看见了被压迫者的善良的灵魂,的酸辛,的挣扎;还和四十年代的作品一同烧起希望,和六十年代的作品一同感到悲哀。我们岂不知道那时的大俄罗斯帝国也正在侵略中国,然而从文学里明白了一件大事,是世界上有两种人:压迫者和被压迫者!”而且鲁迅还盛赞苏联文学“在世界文坛上,是胜利的。这里的所谓‘胜利’,是说:以它的内容和技术的杰出,而得到广大的读者,并且给与了读者许多有益的东西。”是的,俄国文学也成了蒋光慈的“导师和朋友”,蒋光慈对十月革命后的苏联文学更感兴趣,受苏联文学思想和艺术的影响更深,因而他不仅明白了“世界上有两种人:压迫者和被压迫者!”而且以阶级的思想、眼光去审视一切,描绘社会人生。他初期的政治抒情诗即以浪漫抒情的革命抒唱,除了留有他自身的个性和民族的特质,还深受十月革命后的革命诗人诗情的影响。
在俄罗斯,列宁的党领导的由俄国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完成的伟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标志着世界历史的根本转折,成为二十世纪的首要事件,十月革命实现了科学共产主义的思想,使社会按照符合工人阶级和全体劳动人民利益的方向发展。十月革命后的社会主义的新社会、劳动人民的新生活、新的精神面貌,无不感动着身在此中的蒋光慈,他以无比高昂的激情写下了《新梦》中的诗篇,成就了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第一部为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新生活放声歌唱的诗集。蒋光慈在《新梦》的自序中说:“我生值革命怒潮浩荡之时,一点心灵早燃烧着无涯际的红火。我愿勉力为东亚革命的歌者!俄国诗人布洛克说:‘用你的全身、全心,全意识――静听革命啊!’我说:‘用你的全身:全心,全意识――高歌革命啊!’”这里即道出了他深受布洛克(今译勃洛克)的影响而要做“一个东亚革命的歌者”的心声。勃洛克的诗传达了革命的火热气息,他是歌颂革命的诗人,蒋光慈在《十月革命与俄罗斯文学》中称勃洛克“他不但自己把革命完全领受了,并且号召别人领受革命的一切,勿要为革命所带来的牺牲,恐慌,危险所震惊。”勃洛克的诗充满革命的情调,表达了大胆改造世界的激情。蒋光慈歌颂革命,也有着勃洛克的火热激情,但革命的情调比勃洛克高昂,这正如他在《新梦》自序中所表白的勃洛克是全身心地“静听革命”,而蒋光慈是全身心地“高歌革命”。他在《莫斯科吟》中将十月革命视为“通天火柱”,又认为十月革命是“自由神降生的纪念碑”(《十月革命纪念》);他盛赞革命领袖列宁为“伟大的红星”、“光亮的明灯”(《哭列宁》)、“光明闪烁的浪花”(《临列宁墓》);他歌颂“英雄的,而且是忠诚的”劳动的武士(《劳动的武士》),革命后返乡归农的士兵(《一个从红军退伍归农的士兵》);他以无比激动之情赞美红色的俄罗斯是“繁殖美丽的花木的新土”(《十月革命的婴儿》);他深受苏联的“赤潮红浪”的感染,自称是前来苏联取真经的人,以“回转家乡做牧师”(《西来意》)。整部《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