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美国作家生平对其写作风格及选题影响.docVIP

论美国作家生平对其写作风格及选题影响.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美国作家生平对其写作风格及选题影响

论美国作家生平对其写作风格及选题影响   [摘要]作家独特的写作风格和对题材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受到其生平经历的影响。本文以美国文学史上三位作家为例,论述了这些作家的生平经历对其独特的写作风格和题材选择的影响。   [关键词]美国作家 生平 影响 写作风格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1-0080-02   “写作风格”就是作家在创作中表现出来的写作特色和创作个性。不同的作家,他们在创作上表现出来的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都不尽相同,具有独特风格的作家,即便他的作品不写上名字,熟悉其作品的读者也一眼就能识别出来。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在他的作品中,融入了作者的本性、性格、趣味、思维方式、价值观、生活方式、习惯等特征属性,而这些特征属性的形成与作者的生平经历密不可分。本文以美国文学史上三位具有独特写作风格的著名作家为例,详细论述了这三位作家的生平对其写作风格及选题的影响。   一、纳撒尼尔?霍桑(Nathanial Hawthorne,1804―1864)   纳撒尼尔?霍桑,以下简称霍桑,是19世纪三四十年代超验主义时期最著名的作家之一,其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集《故事新编》(Twice-Told Tales)、《古屋青苔》(Mosses   from an Old Manse),长篇小说《红字》(Scarlet Letter)、《带七个尖角阁的房子》(The House of the Seven Gables)、《玉石雕像》(The Marble Faun)等。霍桑于1804年7月4日出生于马萨诸塞州的塞勒姆。他的祖辈里有人曾是17世纪新英格兰有名的清教徒,其中一个是殖民地的长官,由于参与过对贵格会成员的迫害而臭名昭著;另外一个是法官,曾参与过1692年的塞勒姆驱巫案而使家族蒙羞。逐渐地,霍桑的家族没落了。由于经历了家族的没落,霍桑对祖辈的劣行十分不满,他认识到罪恶存在于人们生活的中心,所以在他的作品中,“罪恶”成为最为突出的主题。   霍桑的短篇小说《小伙儿古德曼?布朗》(Young Goodman Brown)就是揭露人内心深处罪恶的典型作品。在这部作品中,霍桑通过邪恶的组织者之口道出了人间的种种隐罪:“今晚将允许你们知道他们不可告人的秘密:花白胡子的教会长如何向自家年轻女仆的耳朵里灌着下流的悄悄话;多少女人急于穿上寡妇的丧服,在丈夫临睡前给他灌上一杯毒酒;美丽的姑娘们如何在花园里挖出一个小小的坟坑,请我这唯一的宾客去参加私生子的葬礼。通过人类天生对罪恶的同情,你们将嗅出所有地方――无论教堂、街道、卧室、田野还是森林都发生过罪行。你们将看到整个大地就是一块罪恶的污记,一块巨大的血迹。”在霍桑看来,人类与生俱来的罪恶难以纠正,是任何社会制度和教义都无法消除的。霍桑认为先人的罪恶是导致家族没落的原因,正是这种家族没落的经历让“罪恶”成了他一贯的主题。   二、马克?吐温(Mark Twain,1835―1910)   马克?吐温(Mark Twain),美国著名作家和演说家,真实姓名是萨缪尔?兰亨?克莱门(Samuel Langhorne Clemens)。“马克?吐温”是他的笔名,原是密西西比河水手使用的表示在航道上所测水的深度的术语。马克?吐温一生写了大量作品,题材涉及小说、剧本、散文、诗歌等各方面,最有名的作品当数早期的《汤姆?索亚历险记》(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这两本书笔调轻松愉快,作为写给“孩子们的书”而迅速获得成功,成为经典之作。然而马克?吐温的写作笔调并非一直这样轻松愉快,在他的晚年,他开始对人类及整个社会进行猛烈抨击,他后期的作品便将他这种变化跃然纸上,马克?吐温开始从一个乐观的幽默家变成了一个歇斯底里的命定论者。马克?吐温之所以产生这样的变化,一方面与其资本主义理想的破灭息息相关,另一方面也与他晚年生活的悲剧密不可分:两个女儿一病一死,妻子的健康也恶化;他因投资制造自动排字机失败而破产,为了偿还债务,他无休止地外出旅行演讲,疲惫不堪。   纵观马克?吐温的一生,其早年生活辛苦但自由,充满了对上升时期的美国生活的憧憬,作品情调幽默,文笔轻捷;中期以后, 对美国的社会现实表现出不满和失望,色调逐渐暗淡低沉;晚年则随着资产阶级民主理想的破灭以及个人生活悲剧的影响,作品明显地表现出悲观与绝望的情绪,有命定论的倾向。由此可见,马克?吐温的作品风格就是其一生经历的一面镜子。   三、弗朗西斯?斯科特?菲茨杰拉德(Francis Scott Fitzgerald,1896―1940)   如果说到生平经历对写作题材的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