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林权流转过程中林农利益保护.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论林权流转过程中林农利益保护

试论林权流转过程中林农利益保护   摘要:为在林权流转过程中保护林农的经济利益,推进集体林权改革,在现有各项林权的基础上,创设了林农身份权,为被动失去林权的林农提供一个制度屏障,以防止“三无”(务农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农民的悲剧在广大林区重演。为林农分享林权改革成果,建立和谐林区提供制度创新思路。   关键词:林权流转;林农;利益保护;身份权   中图分类号:F32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1)17-3643-04      Study on the Protection of Forest Peasants’ Interests during the Forestry   Rights Transfer      LU Chang-tai1a,HUANG Wen2,LI Bin1b,KANG Qiang1a   (1a. School of Tourism; 1b.School of Economic Management,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Dujiangyan 611830,Sichuan,China;   2. College of Law,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and Law,Chongqing 400031,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protect the economic interest of forest peasants and boost collective forestry right reformation,status right of forest peasants was created based on all forestry rights existed to provide an institutional guarantee for forest peasants that losting the rights passively,to prevent the tragedy of peasants without farmlands,jobs and subsistence allowance replaying in the forest.The benefit of reform was shared by forest peasants and the ideal for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of establishing harmonious forest region was provided.   Key words: forestry rights transfer; forest peasants; proctetion of interests; status right      集体林业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更是广大农户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之一,直接关系到山区、林区农民的切身利益。目前四川省林权确权工作基本完成,在林地产业化、规模化经营的趋势下,如何在林权改革和林权流转过程中保护林农的经济利益,已经成为林区基层工作迫在眉睫的现实问题。本文立足于林农利益保护,创新性地提出林农身份权这一概念,以为被动失去林权的林农提供一个制度屏障,以防止“三无”(务农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农民的悲剧在广大林区重演。为林农分享林权改革成果,建立和谐林区提供制度创新思路。   1林权的界定与性质   一般认为,林权包括森林、林木的所有权或使用权,林地的使用权以及农村林地承包经营权等财产性权利[1]。森林、林木的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森林、林木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我们知道,任何一项民事权利都由客体、主体和内容三要素组成。因此,只有对林权的主体、客体和内容作出清楚的认识,才能准确地认清林权的性质。   1.1林权的主体   林权主体是指依法享有林权的权利人,主要包括所有权主体与使用权主体。就中国森林、林地的所有权而言,林权主体只有国家,不承认个人或农户、单位等拥有森林、林地的所有权,只承认其使用权;而林木的所有权主体可以是国家、集体或个人[2]。   1.2林权的客体   任何一项民事权利都要指向一定的对象,即客体。如果没有客体,民事权利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林权也不例外,林权的客体就是林权所指向的对象。森林、林木和林地是林权的客体。按照客体标准,林权可分为森林权、林地权和林木权。   1.3林权的内容   按照现行有效的林业法律法规,林权是一种复合性权利。对林权的具体权能,目前的资料和书籍略有阐述。林权的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