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查新工作在构建学术道德体系建设中作用.docVIP

试论查新工作在构建学术道德体系建设中作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论查新工作在构建学术道德体系建设中作用

试论查新工作在构建学术道德体系建设中作用    [摘要]科研监管缺失是学术不端行为产生的重要的一环。本文分析了查新工作与学术道德体系建设的关系,探讨了查新机构存在的问题,提出查新机构必须健全查新机制,扩大业务范围,为查处科研不端行为,构建学术道德体系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和监管依据。   〔关键词〕查新工作;学术道德;科研诚信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1.07.029   〔中图分类号〕G25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1)07-0126-03   On the Role of Novelty Retrieval Work in Building Academic Ethics SystemPan Yong??1 Zhang Qun??2   (1.Institute of Development,Jiangnan University,Wuxi 214122,China;   2.Library,Jiangnan University,Wuxi 214122,China)      〔Abstract〕Lack of Research supervision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factors for academic miscondu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ovelty retrieval work and academic ethics,discuss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novelty retrieval stations,proposes that the novelty retrieval station should establish a sound mechanism,expand the business scope,providing important technical support and regulatory basis for the scientific misconduct investigation and the academic ethic s system construction.   〔Keywords〕novelty retrieval work;academic ethics;research integrity      自上世纪80年代,邹承鲁等3位院士联名发表题为《开展“科研工作中的精神文明”的讨论》的文章以来,有关中国学术道德体系建设的呼吁和探讨已近三十年。科研诚信依旧是困扰中国科学界的一大顽症。著名的图书情报学专家叶继元先生早在2004年也指出,学术失范与学术腐败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历史原因和个体心理原因,必须标本兼治,自律和他律并举,必须进行学术制度、评价制度的改革[1]。科技查新是指查新机构根据查新委托人提供的有关科研资料查证其研究的结果是否具有新颖性,并做出结论。从某种程度上看,查新和查学术不端行为(以下简称“查不端”)其实是一个硬币的正反两面,查新机构完全可以扩大业务范围,为查处科研不端行为,构建学术道德体系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和监管依据。   1 查新工作与学术道德体系建设的关系   2010年,我国国际专利申请数12 337项,位居世界第4[2],科技人员发表的期刊论文数量,已经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1。总数第1的论文引用率却排在世界100名开外[3]。目前中国科研跟随远远大于创新,中国科学界缺少坚持科研的质量、潜心学术的专家教授,伪造、篡改、抄袭、剽窃等科研不端行为时有发生。用邹承鲁院士的提法,学术不道德问题大致分为7种:一是伪造学历、工作经历、论文等;二是抹煞前人成果,自我吹嘘;三是伪造成果,纂改数据;四是剽窃;五是“搭车”署名;六是为商业广告做不符实际的宣传;七是一稿两投。中国学术界至今还未能形式一套完整地、行之有效的鉴定学术不道德行为、处置学术道德失范的科研管理实施细则。科研诚信缺失,学术行为失范依旧是困扰我国科技事业健康发展的一大顽症,严重阻碍了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的步伐。   不难发现,以上列举的多数不道德行为都是可以通过文献比较,采用与查新相类似的方法,来认定责任人是否诚信,是否存在伪造、篡改、抄袭、剽窃等学术不道德行为。我国科技查新工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是我国科技管理现代化的一项重大改革措施。20多年来,查新制度在科研项目立项、科研成果鉴定评奖、科技成果转化等科研活动的全过程中都起到了一定的规范和保障作用,但是,相对于科技查新的初衷,“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着重要的信息支撑,在提高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