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明初人口政策.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论明初人口政策

试论明初人口政策   摘要:明初的人口政策,是在历经元末战乱后社会残破、百废待兴的形势下制定的,处处体现出“农为国本”和“休养生息”的时代特色。这些政策包括鼓励增殖人口、实行移民、释放奴婢、限制僧道数量、养老助残、同姓不婚等。由于推行积极的人口政策,收到了较好的成效,经过几十年的休养生息,全国人口和耕地面积均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为以后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关键词:明初;人口政策;成效   中图分类号:K24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142(2006)03-0059-06   明代是中国历史上人口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从文献记载和学术界的研究来看,这一时期的人口问题呈现出许多鲜明特色,其中的人口政策就体现了这种特色。明代的人口政策,一方面继承了中国数千年来注重人口增殖的传统做法,具有延续性;另一方面又与当时的社会形势紧密相关,尤其是明初,将人口问题作为巩固政权、发展经济、稳定社会、安抚民心的一项要务而高度重视,具有时代性。下面对这一问题略作探讨。      一      朱元璋所建明朝,是在历经元末战乱,继而削平群雄、推翻元蒙的基础上创立的。建国之初面对的是社会残破、百废待兴的艰难局面。   由于元后期统治者的贪婪腐朽,对人民实行残暴统治和敲骨吸髓的剥削,加上长期的战争,中原各地、大江南北经济凋敝、百姓流离失所的景象比比皆是,人口损失亦非常严重。在元末战乱中,河南、山东、河北是主要的战场所在地,因而遭受的破坏也最为严重。明初,中原地区到处野草丛生,“人民稀少”。[1](卷34,洪武元年十二月)从开封到黄河以北,“道路皆榛塞,人烟断绝。”[1](卷29,洪武元年闰七月)徐达、常遇春率师北伐,渡过黄河后所看到的“多是无人之处。”开封府所属延津县,当地居民只剩数十家;[2](卷9(重修大觉寺记))卫辉路所属获嘉县,“户口土著不满百”。[3](卷5)中原名城开封,因人口锐减,由上府降为下府。山东济南府一带,因人口稀少,耕种乏人,“近城之地多荒芜。”[1](卷53,洪武三年六月)兖州府则是“人行终日,目无烟火”。[4](卷9)在河北顺天府地区,当徐达所率北伐军抵达后,见到的是一派荒凉景象,“户口凋残,十室九空”。[5]作为元朝国都所在地,已不复现昔日繁华的景象。真定府一带在历经兵燹之后,土地荒芜,人口损耗,“旧有存者,十仅二三。”[6](卷6《事纪》)   中原地区人口损失严重,江淮及南方广大地区亦是如此。江淮和南方地区也是各种武装势力长期角逐的战场。唐宋以降,由于东南地区经济发展已从总体上超过北方,成为粮饷物资和财富的主要供应地,因而为各种政治势力所重视。在元末农民战争中,这里也成为元军、朱元璋起义军、各种地主武装力量不断争夺的地区。所以,战争对该地区造成的破坏也非常之大,例如常德府所属各县,由于战争,人民纷纷逃往他乡,致使“土旷人稀,耕种者少,荒芜者多。”[1](卷250,洪武三十年二月)再看扬州府,扬州在历史上长期作为一座名城而享誉天下,宋元以来更以其水陆交通便捷成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繁华商业都市。然而在元末战乱中,这里相继被各种武装势力所占据,饱受摧残,昔日繁华景象荡然无存。特别是被地主武装青军元帅张明鉴占据后,因搞不到粮食,就大肆杀戮城中百姓以充军粮。龙风三年(1357年),朱元璋部将缪大亨攻克扬州,张明鉴投降,“城中居民仅余十八家,”[1](卷5,丁酉冬十月)人口损失惨重。苏州、嘉兴历来以繁华著称,但是经过战乱后,苏州已是“邻里殆空”,[7](卷57《先世事略》)嘉兴则是“城中燔毁者三之二,民遇害者十之七。”[8](卷8《志苗》)人口史专家王育民先生以明初常州、湖州、杭州三府及浙江行省的户口数为例,与元时期上述三府的户口数进行了对比,得出的数字分别是元朝的66.8%、66.8%和52.7%,而浙江行省的户口数更是远远少于元时期。[9](p407-408)除以上所举外,全国其他经历过战争的地区也大都如此。   上述情况对创建大明基业的朱元璋来说,是深有认识的,他深知这一问题的严重性,也深知其对新兴王朝安危的重要性。因此,当务之急就是尽快使百姓得到休养生息,尽快使社会得以恢复元气。他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这一问题并下诏蠲免各地赋税:吴元年(1367年)正月,他曾对中书省官员说:“予尝亲历田野,见人民凋敝,土地荒芜,失业者多。”究其原因:“盖因久困兵革,生息未遂。”[1](卷17,吴元年正月)因而先后免除了太平、应天、宣城及徐、宿、濠、泗、襄阳、安陆等府郡税粮。其后在谈到中原地区时,他很感慨地说道:“中原之民,流离颠沛,尚无所归。吾乃积粟控弦于江左,坐视民之涂炭而莫之救,岂不负上帝好生之德,愧古圣人爱民之心哉!”[1](卷18,吴元年五月)洪武三年(1370年)在一道诏书中谈及蠲免河南、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