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晚清申报刊登京剧广告史料价值.docVIP

试论晚清申报刊登京剧广告史料价值.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论晚清申报刊登京剧广告史料价值

试论晚清申报刊登京剧广告史料价值   摘要:我国近代最早的报刊戏曲广告出现于《申报》,戏曲广告于今而言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近代戏曲广告对于上海市民戏剧欣赏习俗的养成产生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申报》;广告;上海;戏剧欣赏      《申报》,初名《申江新报》,1872年4月30日在上海创刊,是我国近现代第一张出版历时最久(1872―1949)、影响最大的报纸,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被称为近现代史的百科全书。而我国近代最早的报刊戏曲广告,就出现在这份商业性报纸上。本文从广告的角度分析近代上海人京剧欣赏习俗养成的简单历程,由此证明广告在研究近代上海文化中的重要史料价值。      一、《申报》的广告      《申报》刚一开始的广告称为告白,“那时的广告的排列和新闻一样单调,排列形式是一皮一拦的既没有显著的标题,也没有动人的词句来吸引读者”,近乎写实。   广告的作用是逐渐被华商所认识的。《申报》创刊号上只有13则广告,多是外商的广告。此后,广告的数量却在稳步上升。1872年,除创刊号外,《申报》广告数量稳定在25则左右。1873年,广告增加到每天28则左右。1874年,更增加到35则。随着上海经济的繁荣和华商广告意识的增强,《申报》广告增加的幅度大为提高。1875年为51则,1879年达到90则,1881年达到148则。广告的稳定持续的增加,给报馆带来了直接的经济利益。广告数量最少的1872年,每天25则左右,如果每则广告都以收费最低的50字计算,《申报》馆一日的广告收入就有625文,单就这个数字已超过了报纸销售本身的收入。而事实上广告每日收入的数字远不止这些。因为登在《申报》上的广告,50字以内的为数极少,绝大部分都超过50字。有些广告长达400多字。如第2号《申报》上所登的“造铁路告白”,正文长达456字,而且是西人广告,按《申报》馆对西人广告收费标准每50字收洋1元,50字外每字取洋5厘计算,这则广告的收入即达3元多,相当于报纸收入的一半以上。故姚松鹤在他的《上海报纸小史》中说:“报馆于售报之外,其宗收入,本以广告为首。……报馆营业之盈细,实以广告多少为衡”。报馆于1874年就开始盈利了。广告让《申报》不仅在艰难的处境中生存了下来,而且获得发展。今天我们看到数量繁多的广告就比较典型地反映了近代中国,特别是上海的发展历程。      二、《申报》广告的史料价值      《申报》问世后,以广大的群众为读者对象,开始冲破“宫门抄”“辕门抄”及政治公报的樊篱,重视对国内外大事的采访和记载,也逐渐关注意市井琐闻和社会变化,第一次形成一张现代意义上的中国报纸。《申报》标榜其宗旨为:“一切可惊可愕可喜之事,足以新人听闻者,靡小毕载务求其翔实无妄,使观者明白易晓。”在办报的实际中,《申报》不惜本钱,采用当时还十分昂贵的电报传递新闻,井在各地聘请记者和通讯员此外,它还公开征求新闻稿件,由于《申报》在新闻报导上比较准确,信誉大增,“销数益畅吐,求登广告者,户限几为之穿”。通过广告《申报》表达自己的声音。   报纸所记载和反映的是当时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状况,这些资料,在今天看来来是很有价值的文献。从中国近代史资料的角度来看,《申报》有很大的价值它在1872年发刊后比较注重招延“访事”(记者或通讯员),到1875年,它就在北京、南京、苏州、武昌、汉口、宁波、扬州等26个省会和重要城市聘请特约记者,专事报道当地的有关新闻同时,当一些重大事情发生时,《申报》还派出记者现场采访例如,1874年,日本借口台湾“生番”杀琉球人,乃发兵进攻台湾,《申报》就派员赴台湾采访,发表了有关消息。又如1882年朝鲜发生“壬午政变”,中日两国都派兵入朝。《申报》即派驻横滨和烟台的记者各一人,赶往朝鲜采访,就此事发表过一系列的连续报道。其它如中日甲午战争、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入侵北京、辛亥革命时期的民军进攻、武昌失守军日清帝逊位等,《申报》都作过详细报道。在今天看来,这些报道都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申报》记录了清末经济、文化、社会各方面的情况,它对近代各专史,如经济史、新闻发展史乃至广告史的研究所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申报》广告从不同的侧面反映近代来的文化艺术、教育、社会习俗情况,它依附于从传统到近代转型的中国社会,同时它又多向度、多层面的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影响,故而它的史料价值是不容忽视的。      三、《申报》京剧广告与流行习俗的传播      《申报》第一次刊登戏曲广告是在清同治壬申年即1872年阴历5月13日。此时,《申报》刚刚创刊不到两个月。该日第七页刊登“各戏园戏目告白”,预告上海几家戏园将要上演的京剧剧目,如下:丹桂茶园,十二日演:《虎囊弹》、《洒金桥》、《大卖艺》、《击掌》、《打龙袍》、《金水桥》、《胭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