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软件技术专业学生实习前综合培训研究
软件技术专业学生实习前综合培训研究
摘 要: 针对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学生的综合培训进行了研究。培训主要是对软件技术的课程体系和知识框架进行分析和提炼,选取适合的软件项目作为培训教学案例,让学生体验协同开发工作场景,使之对软件技术的掌握更为系统,对知识与技能综合运用的能力更强,从而满足软件企业对技术人才的要求。
关键词: 软件技术; 综合运用; 课程体系; 知识框架; 协同开发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6)06-101-03
Abstract: The comprehensive training of software technology majored student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studied. The training is the analysis and refinement of the course system and knowledge framework, to select the suitable software project as a case for teaching and training, let students experience the work scenario of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grasp the software technology more systematically, use the knowledge and skills more expertly, so as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software enterprises for technical personnel.
Key words: software technology; integrated utilization; course system; knowledge framework;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0 引言
软件技术是一门系统性的学科,在软件工程领域里,涵盖了众多互相依赖和互相作用的分支技术。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学生在大学阶段,前前后后学习和掌握了十多门专业课程。这些课程的设置从总体上而言有一定的相关性,但由于在不同阶段学习不同的课程,授课的教师也不同,所以学生在综合运用能力方面比较欠缺。从而导致在就业上岗时,对真实软件项目的整体性的理解以及问题的解决,显得能力不足。
学生从毕业到参加工作,是否能够顺利渡过适应期,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在于对专业知识与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
本文探讨软件技术专业应届毕业生,如何通过有效的总结性、系统性的综合培训,来达到让其在知识整体理解和综合运用方面得到加强和提高。
1 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对学生在完成学业后进行一次系统的知识综合运用培训。首先要了解本专业的课程体系及其特点。以高职类院校大专学生为例,学制为三年,其中只有两年半(5个学期)是在校内的专业学习,另有半年是顶岗实习期。下面是对广州城建职业学院以及周边同类院校的软件技术专业所开设的专业课程的梳理,列举出比较有代表性的专业课程(以Java方向为例),按学习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
从以上的各门课程在各学期的分布情况来看,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⑴ 从前到后,存在纵向发展、层层递进关系。
如在编程语言方面,先是从学习型、基础型的C语言入手,让学生对计算机程序语言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和掌握,然后再过渡到Java程序语言;在Java学习期间,掌握了面向对象技术以及I/O、UI、多线程、网络、数据库五大编程技术,这有助于下一阶段学习Java Web技术;接下来是较为高端的Web应用开发框架,和Android移动应用开发[1]。
又如在数据库技术方面,以关系型数据库基础和SQL语法为先行学习;然后经过Java的数据库编程得以软件化应用;最后上升到高级数据库技术,此时可以学习大型数据应用系统的常用技术,从而使得学生对数据库方面的技术有比较全面的掌握。
⑵ 同一阶段,存在横向并行、拓展关系。
如第二学期在学习Java程序设计时,并行开设数据库技术与应用,在Java学习到了数据库编程阶段,正好可以在程序中创建JDBC数据库连接,使用在数据库课程中刚学到的SQL语法对数据库系统进行访问与操作。这样两门课程就联系在一起,从而形成完整的软件项目。
在第四学期,Web应用和Android应用的教学项目案例已经可以形成完整的软件成品,此时并行开设“软件测试技术与实践”,可以让学生利用软件测试技术对自己所写的软件进行测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湖北机关事业单位工勤技能人员技术等级考试(行政后勤管理员·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docx VIP
- 基于SWOT分析法探讨公立医院体检中心开展健康体适能检测业务的可行性.doc VIP
- 2025年中职高考中职英语二轮复习语法专项第四章代词课件(共237张PPT).pptx VIP
- AI应用行业年度报告2024-奇异因子.docx
- 产教融合视角下AI智慧营销时代广告策划教学路径研究.docx VIP
- 论意境_袁行霈.pdf
- 02S101矩形给水箱图集标准.pptx
- 二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第7单元基础复习(知识梳理+检测).pdf VIP
- 曲氟尿苷替匹嘧啶片说明书.PDF VIP
- 12J6 外装修(标准图集).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