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和综合康复对痉挛型双瘫患者表面肌电影响.docVIP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和综合康复对痉挛型双瘫患者表面肌电影响.doc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和综合康复对痉挛型双瘫患者表面肌电影响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和综合康复对痉挛型双瘫患者表面肌电影响   【摘要】 目的:评估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及综合康复治疗后痉挛型双瘫患儿的腓肠肌、胫前肌表面肌电的变化。方法:??80例有SPR手术指征的痉挛型双瘫患儿给予SPR、术后综合康复治疗,治疗前后评估小腿三头肌肌张力及腓肠肌、胫前肌的表面肌电。比较治疗前后患儿腓肠肌、胫前肌肌电积分值(iEMG)的变化及小腿三头肌肌张力。结果:治疗后患儿小腿三头肌的肌电积分值明显降低(P0.01),胫前肌的肌电积分值明显增高(P0.01),腓肠肌与胫前肌iEMG呈负相关(P0.01),腓肠肌iEMG与小腿三头肌肌张力呈正相关(P0.01)。结论:SPR及综合康复治疗可明显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小腿的神经肌肉功能。   【关键词】 痉挛型脑瘫;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 综合康复; 肌电积分值; 肌张力   doi:10.14033/j.cnki.cfmr.2017.29.01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29-0036-03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是儿童主要的致残性疾病之一,发病率为2‰~3.5‰[1],脑性瘫痪的分型中以痉挛型脑瘫最为常见,占60%~79%[2]。尖足是痉挛型脑瘫患儿最为普遍的问题,是导致患儿难以维持姿势和步态异常的重要因素。本研究采用SPR结合综合康复对80例痉挛型双下肢瘫患儿进行治疗,评估患者小腿三头肌肌张力及通过表面肌电检测评估小腿功能,以了解患儿功能改善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2015年1-6月收住的80例有手术指征(小腿三头肌张力≥2级)的痉挛型双下肢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MFCSⅠ~Ⅳ级,男43例,年龄4.1~6.7岁,   平均(5.13±0.42)岁,女37例,年龄4.4~6.1岁,平均(5.17±0.36)岁。诊断标准参照文献[3]2014年脑瘫临床分型、分级标准,4~6岁,患儿能进行基本的言语交流,无明显听理解障碍,能完成简单的指令动作。其监护人同意患儿参加本研究组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对象:(1)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炎症或遗传代谢性疾病等导致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2)有继发性骨与肌肉畸形,入院前行骨与肌肉矫形手术;(3)手术前后采用了肉毒素注射治疗;(4)病例失访、资料不全。   1.2 方法   1.2.1 表面肌电信号采集 手术前1周应用表面肌电测试仪(VISH SA7550),选用一次性Ag/AgCl表面电极记录sEMG信号,电极直径0.5 cm,各电极间中心间距为1 cm。测试方法:在术前、术后1周、康复后6个月进行测试。患儿测试前均未做剧烈运动。康复评定室温度保持在25 ℃左右,受测患儿在患儿安静、清醒状态下,仰卧于评估床上,双手自然放于身体两侧,双腿尽量伸直,左右相对位置各放置测量电极片,测量电极的走向与肌纤维走向平行,记录电极与参考电极的中心距离为20 mm,用酒精棉球擦拭预置电极部位的皮肤(腓肠肌:腓肠肌最膨隆处;胫骨前肌:小腿上半部胫骨上端外侧肌肉膨隆处)。测试腓肠肌:让患儿尽量使双足跖屈;胫骨前肌:让患儿双足尽量背伸,采集肌电积分值(iEMG,μV)。取5次的平均值作为结果。肌电信号收集与处理:用光纤将原始信号传输至电脑并储存。用仪器自带的信号处理软件进行信号分析。   1.2.2 肌张力评定 术前、术后3~7 d、康复后6个月进行小腿三头肌肌张力评测(modified ashworth scale,MAS)。   1.2.3 手术 在全麻肌电图监测下对患儿进行腰5骶1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患儿俯卧位,切开硬脊膜后,在显微镜下分离双侧腰5骶1神经根,按自然分束将每个后根分为3~5个神经束,应用神经阈值测定仪电刺激诱发双下肢痉挛并观察肢动,确定每条后根各小束的阈值,相应肌群的收缩情况,选择引起肌肉收缩阈值最低或者相同刺激条件下引起肌肉收缩最明显的神经束予以切断,切断比例20%~45%。   1.2.4 康复治疗 术前1周进行强化康复训练;术后3 d(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患儿腰骶部无剧烈疼痛)开始下肢被动牵伸、主动伸膝训练、足背伸练习、翻身训练等,佩戴腰椎固定带保护下1周开始“桥式”运动,2周开始坐位肌力训练、跪位训练、跟腱?N绳肌牵伸等训练,3周开始站位平衡训练、蹲起训练、步态训练等。根据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制定具体的治疗方案。神经肌肉电刺激:术后3 d开始使用KD-2A型经皮神经电刺激仪进行患肢刺激,双侧股四头肌、大腿外展肌群、胫骨前肌、腓骨长短肌。10 d为一疗程。头针:双侧顶颞前斜线、百会、神庭、双侧本神穴针刺+电针治疗,留针20 min,两周为一个疗程。   1.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